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4篇
  免费   120篇
  国内免费   651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52篇
  2019年   48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75篇
  2013年   80篇
  2012年   99篇
  2011年   94篇
  2010年   70篇
  2009年   75篇
  2008年   90篇
  2007年   74篇
  2006年   87篇
  2005年   74篇
  2004年   72篇
  2003年   80篇
  2002年   91篇
  2001年   85篇
  2000年   86篇
  1999年   67篇
  1998年   68篇
  1997年   61篇
  1996年   51篇
  1995年   64篇
  1994年   55篇
  1993年   53篇
  1992年   41篇
  1991年   48篇
  1990年   36篇
  1989年   35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4篇
  1980年   1篇
  195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抗蚜基因及其转基因植物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我国目前的环境条件下,蚜虫作为农业害虫和植物病毒的传播者,已经成为严重威胁农业生产发展重要的害虫之一。抗蚜植物基因工程可以有效抑制蚜虫危害,并且随着对生命科学的深入理解和技术手段的日益成熟,得到广泛的关注和重视。抗蚜植物基因工程的核心是抗蚜基因的筛选、转抗蚜基因植物的培育以及生物安全性。本文讨论了多种抗蚜基因,并重点论述雪花莲凝集素和苋菜凝集素基因在目前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温度和光周期对斑翅食蚧蚜小蜂发育与繁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斑翅食蚧蚜小蜂是橡副珠蜡蚧的重要寄生性天敌之一。研究了温度和光周期对斑翅食蚧蚜小蜂发育、寄生及繁殖等方面的生态学特性。研究表明:温度和光周期对斑翅食蚧蚜小蜂种群增长影响明显。在32℃下不能完成世代发育,在温度为18-27℃范围内随温度升高发育加快,18℃发育历期最长(54.0d),27℃最短(22.8d);世代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分别为12.76℃和307.62日度。高温和低温均不利于斑翅食蚧蚜小蜂寄生,21℃时寄生率最高为(36.0%),30℃时寄生率最低(4.5%)。结合发育历期、体长、产卵、抱卵、寄生率等参数,该蜂发育繁殖的适宜温度为21-27℃度范围内,30℃以上不利于小蜂的发育及存活。斑翅食蚧蚜小蜂对长光的刺激比较敏感,随光照时间增长,发育加快、产卵量明显增加,长日照条件(LD16∶8h)的发育历期最短(24.8d),短日照条件(LD10∶14h)的最长(27.8d),产卵量在长日照条件(LD16∶8h)时最多(119.6粒),短日照条件(LD10∶14h)时最少(86.2粒)。结合发育、产卵、寄生等参数,长日照条件(LD14∶10-LD16∶8h)有利于种群增长。  相似文献   
3.
概述基因序列在双翅目蚤蝇科分子系统学研究中的应用。对蚤蝇科已测序的分类单元和基因序列进行了总结,12S rDNA和16S rDNA应用最广泛,涉及蚤蝇科17个属;获得基因序列最多的是Melaloncha属。蚤蝇科分子系统学研究内容为高级阶元系统发育分析、物种鉴定和隐存种发现。今后蚤蝇科分子系统学研究应增加蚤蝇标本的种类与数量,选择标准化基因。  相似文献   
4.
《植物杂志》2010,(12):4-4
对体形极小的豌豆蚜来说,它们的身体颜色关乎生死:其身体的红色和绿色变化决定了它们对野外不同的掠食者及寄生虫的易感性。如今,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名为立克次氏小体的细菌,能够将豌豆蚜的身体颜色从红色变成绿色,这一发现清楚地表明,遗传学之外的因素也会影响这种重要的身体特征。  相似文献   
5.
用网捕法对四川名山蒙顶山山区有瓣蝇类进行了调查,共采集成蝇标本18873只,隶属7科19亚科62属132种,其中古北区+东洋区种占34.8%,东洋区种占29.5%,特有种占9.8%,跨多区种占25.9%.紫翠蝇Neomyia gavisa,肥躯金蝇Chysomya pinguis及反吐丽蝇Calliphora vomitoria为该山区优势种,其构成比分别为24.4%、19.8%和11.2%;毛胫厕蝇Fannia hirtitibia等13种为当地特产种.紫翠蝇Neomyia gavisa、巨尾阿丽蝇Aldrichina grahami、反吐丽蝇Calliphora vomitoria及紫绿蝇Lucilia porphyrina常年均可见成蝇出没.  相似文献   
6.
【目的】自然天敌在农田生态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生物功能,明确捕食性天敌对害虫猎物的控制能力是充分发挥天敌控制作用的前提。【方法】本文基于肠道内含物分子检测方法,以华北花生与玉米组成的微景观系统中的花生/玉米-花生蚜-龟纹瓢虫为研究主线,对龟纹瓢虫Propylaeajaponica肠道内含物进行了分子检测。【结果】结合室内和大田取样两种途径,通过测定龟纹瓢虫肠道内含物中花生蚜的阳性检出率,显示龟纹瓢虫体内检测到花生蚜的扩增,阳性检出率最高时达到26.25%。【结论】基于天敌肠道内含物的分子标记技术可作为定量评价田间实际天敌控害作用的有效方法之一,玉米作为功能植物(作物)可通过涵养天敌瓢虫实现对花生蚜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7.
四川雅安常见住区蝇类密度监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全国常见住区蝇类密度监测课题组关于“全国常见住区蝇类密度监测实施计划”安排,雅安地区定力全国七个监测点之一,作者承担了这一任务。该项工作尚在继续进行中,现将1988年监测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9.
本文记述了在采自中国东洋区的蝇科标本中,发现棘蝇属中仿棘蝇种团二新种:残金刺蝇和残股棘蝇。该种团主要特征是:雄性下眶鬃分布在额在下半部;前中鬃缺如,后背中鬃4(少数为3),背侧片具小毛,小盾不带棕色;前足跗节无明显的感觉毛,腹部无闪光斑。模式标本保存在沈阳师范学院昆虫研究所。  相似文献   
10.
温度对食蚜瘿蚊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洁  杨茂发  王利爽 《昆虫知识》2008,45(2):256-259
在19,22,25,28,31℃和RH为80%的组合下,测定食蚜瘿蚊Aphidoletes aphidimyza Rondani的发育历期,分析发育速率与温度的关系,并且测定各温度下食蚜瘿蚊的化蛹率和羽化率等生物学参数。实验结果表明:温度对食蚜瘿蚊的生长发育有较大影响。在19~28℃范围内,食蚜瘿蚊各虫态的发育历期随温度的升高而缩短,而在28~31℃范围内,食蚜瘿蚊各虫态的发育历期随着温度的升高而略为延长。采用线性日度模型和Logistic模型对卵期、幼虫期、蛹期和全世代的发育速率进行模拟分析,2种模型均能较好地反映各虫态的发育速率。不同温度下食蚜瘿蚊的5天化蛹率和总羽化率差别较大,但以25℃下为最高,分别为88.00%和94.70%;而22℃下的化蛹率和羽化率与25℃下较为接近,分别为84.00%和90.66%,经分析差异不显著。食蚜瘿蚊最适生长发育温度为22~2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