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8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74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1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简述了诸城市开展小麦高产创建项目的主要技术措施,取得成效及经验启示。  相似文献   
2.
关于黑颈鹤在产卵期补产卵及人工孵化的研究,目前国内外尚未见到报道。依据我们野外观察到的黑颈鹤繁殖习性,并参考其它鹤类资料,今年5—6月在四川省阿坝藏族自治州若尔盖地区进行了黑颈鹤人工孵化试验,其结果报道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黑颈鹤产1—2枚卵,所用种卵是直接从正在孵卵的巢内两枚卵中取一枚,随即放入运卵箱内,箱内温度保持在30—36℃。每隔l—2小时开箱通气,以免胚胎室息死亡。卵在运输过程中防止振动,卵运回后,进行测量与编号。然后放入孵化箱孵化,温度逐渐上升。孵化箱与孵化室在开机前必须消毒。  相似文献   
3.
大凉螈繁殖生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龚宇舟  王刚  黄蜂  何流洋  束潇潇  谢锋 《生态学报》2019,39(9):3144-3152
大凉螈是我国特有的珍稀有尾两栖动物,其种群数量目前呈现明显下降趋势,然而涉及该物种保护的繁殖生态学研究仍十分匮乏。通过融合围栏陷阱及标志重捕的样方调查法,对大凉螈石棉栗子坪种群繁殖个体和变态登陆幼体的迁徙、繁殖群体种群大小、繁殖场内雌雄有效性比变化等进行了研究。运用Jolly-Seber法估测了繁殖种群大小,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或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比较了不同时期进入繁殖场的雄性大凉螈头体长及体重,运用t检验或者Wilcoxon秩和检验比较了雌雄性间形态上的差异,运用t检验、t′检验或Wilcoxon秩和检验比较了野外抱对雄性与非抱对雄性间的体征差别,运用Pearson相关分析探讨了雌性产卵量与其身体形态的关系,同时观察了卵的孵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大凉螈的繁殖季为每年的4月下旬到7月下旬,幼体最早于8月上旬变态登陆。估测调查地繁殖场内雄性大凉螈繁殖种群大小约为391尾,雄螈较雌螈更早进入繁殖场且在场内停留时间更长,体重较轻的雄螈较晚迁入繁殖场。有效性比明显偏雄(雌/雄:0.03—0.10)。雌雄间具明显性二型性,雌性个体的头体长、体重及肥满度均大于雄性,而雄性的尾高和尾长占全长的比例则大于雌性。对比自然抱对雄性和非抱对雄性个体发现,抱对个体在头体长、体重和尾高等体征方面显著大于非抱对个体,暗示这些形态特征可能在雄性竞争配偶的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雌螈在室内条件下平均产卵数为176枚,产卵历时2—4 d,产卵量与雌性肥满度正相关,卵的平均孵化期为15.7 d,孵出幼体平均全长为9.74 mm。  相似文献   
4.
5.
邢康南  牛翠娟 《生态学报》2020,40(21):7978-7986
周期性孤雌繁殖的轮虫靠休眠卵度过不良环境,等环境适宜时休眠卵孵化出干雌体,再次通过孤雌繁殖建立种群。通常休眠卵要经历一段休眠期再孵化,但也有些休眠卵生成后很快孵化,称为早孵化现象。有关休眠卵不同孵化对策如何影响其干雌体克隆种群的增长,目前尚不清楚。分别观测了萼花臂尾轮虫(Brachionus calyciflorus)的两个品系H1(窄温度生态位)和D1(宽温度生态位)的休眠卵在不同孵化对策和不同食物浓度下所生产的干雌体克隆群的种群增长差异。孵化对策包括早孵化(early hatching,EH)和晚孵化(late hatching,LH);食物浓度包括高食物浓度(high food concentration,HF:2×106个细胞/mL)和低食物浓度(low food concentration,LF:5×105个细胞/mL),每个品系下各设置4个实验组(LH-HF、LH-LF、EH-HF、EH-LF),每组10个重复。结果发现,对D1品系来说:孵化对策和食物浓度对最大种群数量具有显著的综合影响(P=0.002),但两因素间不存在交互作用(P=0.911);早孵化的干雌体种群在最大种群数量上显著高于晚孵化的干雌体种群(P=0.001)。对H1品系:孵化对策和食物浓度对最大种群数量综合影响显著(P<0.001),且两个因素之间存在交互作用(P<0.001);高食物浓度下,EH干雌体克隆群的最大种群数量显著低于LH干雌体克隆群(P<0.001)。高食物浓度下干雌体克隆群开始有性生殖的密度阈值,D1品系EH组显著高于LH组(P=0.041);而H1品系EH组却显著低于LH组(P=0.022)。最高种群密度下,H1品系的有性生殖率在两种孵化对策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44),EH种群的有性生殖率低于LH种群,而D品系却未见有性生殖率在不同孵化对策间存在明显差异。本研究结果显示休眠卵的孵化对策会影响其后代干雌体种群的增长特性,其影响的结果可能与种群的生境适应相关。  相似文献   
6.
中国首批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的经验与成效、问题与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是建设生态文明制度的重要内容,是解决我国自然保护地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重叠设置、多头管理、边界不清、权责不明、保护与发展矛盾突出等问题的重大举措。根据国家统一部署,2020年要设立一批国家公园,分级统一的管理体制基本建立。在跨时2年的资料收集、实地考察基础上,全面总结首批10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的经验与成效,梳理试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建议,以期全面展现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的最新进展,为国家公园深化建设提供参考和依据。结果显示,各试点区基本建立起分级统一的管理体制,创新了运行机制,保护力度持续加强,资金投入不断加大,科研合作不断深化,社会参与逐渐扩大。体制试点产生了明显的生态成效,民生改善初步显现,社会效益充分彰显。但是,仍然存在管理机构级别和类型参差不齐,法律制度不健全,资金保障长效机制未建立,人才队伍建设滞后,保护与发展的矛盾突出,空间范围不合理等问题。建议采取必要措施改进存在的问题,积极推广有效经验,加快健全国家公园体制。  相似文献   
7.
董飞  万冬梅  王娟 《生态学杂志》2020,(4):1349-1355
类固醇激素睾酮是影响鸟类繁殖最重要的性激素之一,与鸟类的繁殖行为的各个方面息息相关。睾酮通过影响鸟类的羽色、鸣声等来影响鸟类的配偶选择,同时睾酮可以调节配偶选择和繁殖投入之间的平衡。睾酮水平影响出雏数、出飞数、孵化率成功率等繁殖成效。睾酮还对个体的免疫活性和个体的存活率等产生影响。目前关于睾酮对鸟类繁殖影响的研究大多是通过外源性植入睾酮的方式来改变个体睾酮的浓度,其研究结果也常出现相互矛盾之处,对于自然状态下影响睾酮水平变化的因素尚缺乏了解,睾酮对雌雄鸟在繁殖过程中的影响也不尽相同,有必要继续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8.
对低温萌动温度和高温孵化温度变化条件下家蟋蟀Acheta domesticus卵的孵化率变化进行研究,旨在探讨温度变化对家蟋蟀卵孵化的影响,为温度影响昆虫卵孵化提供一个新的证据。在低温萌动温度(4℃和7℃)和高温孵化温度(25℃和29.5℃)下观察记录家蟋蟀卵孵化的个体数量,采用方差分析方法检验温度变化对卵孵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萌动温度显著影响家蟋蟀卵的孵化率,而高温孵化温度对家蟋蟀卵的孵化率则无显著作用,但二者存在显著的互作效应。在同一孵化时间内,不同温度处理下家蟋蟀卵孵化率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不同温度处理下,家蟋蟀卵达到最大孵化率的时间不同。说明低温萌动和高温孵化是家蟋蟀卵孵化的重要影响因素。本研究为家蟋蟀人工饲养的较有利的温度条件设置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9.
野生动物资源本底是自然保护区开展生物多样性有效管理的基础。为了掌握脊椎动物资源现状和评估保护成效,在2017和2018年,利用样线法和红外相机陷阱法等方法,对陕西青木川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脊椎动物资源进行了实地调查,并采用专家打分法对该保护区保护成效进行赋值评估。结果表明:(1)青木川自然保护区现已记录野生脊椎动物342种,隶属5纲32目91科233属,其中,国家I级、II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分别为10种和41种;与2002年保护区建立初期相比,增加了4目9科46属83种,其中,鸟类物种数增加最多,达55种,两栖类仅增加1种。(2)青木川镇游客总量从2009年的5万余人次/年,发展到2017年的162万人次/年,保护区外围的旅游开发对该保护区脊椎动物及栖息地均有一定的潜在影响。(3)过去30年内土地利用模式变化明显,2001年未建立保护区时,该区域农业用地面积约占总面积的33%,建立保护区后至2018年,农业用地仅占保护区总面积的1%,使得区域内脊椎动物的栖息地面积显著增加。(4)保护区的保护成效显著,主要干扰因素发生变化,表现为保护区脊椎动物物种总数明显增加,栖息地适宜性和区域完整性显著增强,主要干扰因素类型已由早期的农林牧渔活动转变为现在的外围旅游开发。  相似文献   
10.
鸣声蕴藏着丰富的生物学信息,是鸟类间信息交流最主要的方式之一。本文综述了鸟类鸣声行为与包括个体状态(体征、激素水平和健康状况)、社会等级及繁殖(性选择和成效)在内的个体适合度关系的研究进展。文章总结发现,鸟类的鸣声水平与单一体征参数关系的研究结果不稳定,鸣声可能受个体内部的多种激素调控,并与个体的社会等级有直接关系。雌雄个体鸣声均与繁殖有一定相关性,但双亲鸣声行为策略存在差异。鸣声对繁殖适合度的影响受到其他因素如物种、婚配制度等因素的影响。鸟类鸣声代表的生物学信息是个体身体质量的综合体现,与鸟类个体适合度的关系较为复杂。为解释鸣声所代表的生物学信息,需要从适合度的多个角度(社会等级、身体状况和繁殖情况等)来考虑多种鸣声参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