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马锐强  常鹏  万冬梅  鞠静  张雷  李东来 《生态学报》2015,35(15):5018-5025
婚配制度作为一种进化稳定对策是动物对某一环境包括种群内部环境适应的结果。据统计,约92%的鸟类为社会性单配制,但单配制鸟类中很多都存在婚外父权现象,表现出社会性婚配制度与遗传性婚配制度的不一致性。杂色山雀(Parus varius)是一种社会性单配制的小型森林洞巢鸟,其是否存在婚外父权现象至今尚未见报道。通过对杂色山雀进行亲权鉴定以确定其有无婚外父权现象及婚外父权的比例,结果显示:45.45%(20/44)的巢存在婚外父权,14.39%(38/264)的后代为婚外子代,说明杂色山雀具有较高的婚外父权水平。进一步探究其婚外父权的发生原因,结果如下:(1)有、无婚外父权巢的社会性亲本之间的遗传相似性无显著差异(P=0.504);(2)有婚外父权巢中婚内子代和无婚外父权巢中子代的杂合度(P=0.118)以及有婚外父权巢中婚外子代与婚内子代的杂合度(P=0.206)均无显著差异。(3)有婚外父权巢中的婚内子代与婚外子代间8项体征指标比较,差异均不显著(Ps0.05)。综上,社会性单配制杂色山雀婚外父权的发生与配偶间的遗传相容性无关,还有待从其他角度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2.
岛屿常被生态学家和进化生物学家视为研究生物进化的天然实验室。本研究利用微卫星分子标记技术,分析了舟山群岛优势鼠种——黄毛鼠(Rattus losea)刺山岛种群、六横岛种群、桃花岛种群3个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并探讨该物种是否存在多重父权现象。研究结果表明,(1)黄毛鼠种群的平均观测等位基因数(NA)和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Ne)分别为8.792和5.494,平均期望杂合度(He)和平均观测杂合度(Ho)分别为0.821和0.956,多态信息含量(PIC)均大于0.5,说明3个种群均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2)3个种群的平均遗传分化系数(Fst)为0.040,其中桃花岛种群与刺山岛种群的分化最大,分化系数为0.052,呈中度分化水平,不同种群间所贡献的变异百分数为3.98%,说明遗传变异主要发生在种群内,而种群间仅存在很小的遗传变异;(3)14只孕鼠中,有6只孕鼠的胚胎存在多重父权现象,占43%,最小父本值为2,其余8个孕鼠的胚胎均只有唯一父本。本研究提出黄毛鼠存在多重父权现象,为该物种繁殖策略及鼠害控制的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为了扩大朱鹮(Nipponia nippon)种群的数量和分布区,于2018年7月从洋县引进20只朱鹮在北戴河建立了朱鹮野化种群。2020年繁殖期,北戴河共有22只朱鹮,其中成年朱鹮17只,雌雄性比为1.1;实际繁殖密度为37.8只/hm2;人工巢的密度为40.0巢/hm2,人工巢筐内径为50 cm。2020年繁殖期,北戴河朱鹮共配对8对,其中6对繁殖成功,营巢成功率为75%;共产卵33枚,平均窝卵数为(4.1±1.8)枚;出壳18只,孵化率54.5%;出飞13只,出飞率72.2%,繁殖成功率为39.4%,繁殖生产力为2.2±1.2。与洋县饲养种群相比,北戴河种群首枚卵的产卵时间晚17 d,与两地温差相吻合。北戴河朱鹮的窝卵数显著高于洋县种群,这可能是由种内巢寄生所致。监控录像表明,北戴河1巢朱鹮的窝卵数高达6枚,超过野生种群平均窝卵数(2或3枚)的2倍,推测发生了种内巢寄生行为。此外,还观察到8号巢朱鹮同时发生了婚外配和种内巢寄生行为,婚外配雌鸟将卵产在该雄鸟的巢中,使得窝卵数高达7枚。此后在该巢中发现3只朱鹮轮流孵卵,以及2只雌性朱鹮并排孵于同一巢中的异常情况。北戴河朱鹮的种内巢寄生行为可能是因网笼内人工巢址密度较高但隐蔽性较低所致,而婚外配行为可能与种群密度和繁殖密度过高有关。本文有关朱鹮异常繁殖行为的研究结果可为野化网笼内人工巢筐的设置和野化种源的选择提供参考,并提示我们进一步关注朱鹮在环境压力下的表型可塑性和生态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鉴定武汉白鱀豚馆及安徽铜陵淡水豚保护区两个豢养长江江豚繁殖群体中出生的6头幼豚的生物学父亲.方法:选择8对江豚物种特异性微卫星引物对两个待鉴定群体的14个DNA样品进行了荧光标记PCR扩增,将纯化后的扩增产物在ABI3130遗传分析仪上进行基因分型,并根据GeneScan Rox 500内标确定不同等位基因的大小,随后对待鉴定对象进行等位基因分析,并计算主要多态性参数.结果:所采用的8个微卫星座位在待鉴定的两个江豚群体中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多态性.在母本已知的条件下,利用其中6个微卫星座位的等位基因数据,通过排除法成功地鉴定出两个繁殖群体中出生的6头幼豚的生物学父亲.结论:本研究首次成功地将6个物种特异性微卫星标记应用于豢养长江江豚的父权鉴定,从而为该物种微卫星亲子鉴定技术体系的建立及迁地保护繁殖群体遗传谱系的构建奠定了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5.
婚配制度作为一种进化稳定对策是动物对某一环境包括种群内部环境适应的结果,在动物生殖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大山雀(Parus major)是一种广域分布物种,研究显示广域分布物种的形态、生理、行为、生态特征及婚配制度在不同地区或种群间存在显著差异,因此,该文选择了分布于中国辽宁仙人洞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大山雀(P.m.minor)种群开展其婚配制度研究.野外共采集了22巢大山雀亲代和子代血液样本.结果如下:(1)从11个微卫星位点中筛选出了8个多态性较好的微卫星位点用于大山雀父权鉴定,在母本已知的情况下确定父权的准确率可达99.98%;(2)巢内父权鉴定结果显示,31.8% (7/22)的巢包含婚外父权,8.12% (16/197)的子代为婚外子代.与其他森林雀形目鸟类相比,大山雀婚外子代的比例明显偏低(<10%),每个存在婚外父权巢的婚外子代比例各异(55.6%~9.1%),且无明显规律.  相似文献   
6.
典型的猕猴(Macaca multta)社群为多雄多雌型,雌性留群并形成母系单元,雄性多在亚成年或成年期离开出生群,而群内成年雄性多为外部迁入个体。雄性的迁出被认为可降低近亲繁殖或提升繁殖成功。然而,诸多野外数据显示,少数本群出生雄性个体会居留于出生群一年或数年。尽管驱动雄性离群的因素较复杂(如社会关系、近亲回避、繁殖成功),但繁殖成功的差异可能是驱动雄性离群的主导因素。为探讨居留于出生群是否影响雄性的繁殖成功,于2010年3月至2014年1月,在太行山猕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王屋山地区,以一群野生太行山猕猴为研究对象,采用非损伤取样法并结合分子生物学方法,分析了群内出生和迁入成年雄性个体的繁殖成功(以子代数量评估)。研究发现:(1)群内51只子代个体中有36只个体可以匹配到其遗传学父亲;(2)4个迁入雄性繁衍了34个子代,仅1只群内出生雄性ZM繁衍了2只子代,但群内出生的雄性BB未匹配到子代。本研究提示,迁入雄性较本群出生雄性的繁殖成功较高,即迁移有助于繁殖成功的提升。  相似文献   
7.
一雌一雄单配制鸟类中,雌性个体与配偶外雄性发生交配的行为称为婚外交配,继而导致了婚外受精产生婚外子代的现象称为产生了婚外父权婚外父权广泛存在于鸟类中,针对其发生和影响因素已经成为了鸟类行为生态学研究的热点。本文收集了近十年社会性单配制鸟类婚外父权方面的研究文献,从婚外父权的发生及其影响因素两个方面综述了单配制鸟类婚外父权的研究进展。婚外父权发生原因的探讨主要包括:1、从两性的角度探讨雌雄两性在婚外行为中不同的进化繁殖策略。雄性策略旨在增加自身的繁殖输出;有关雌性策略则提出了确保受精假说、食物供给假说、遗传利益假说等,但目前尚存争议;2、在遗传利益假说中较常见的又分为3个假说:“优秀基因”假说、“遗传相容性”假说和“遗传多样性”假说,该三种假说是针对雌性从遗传方面获得的利益而提出的,不断有报道指出雌性配偶选择会被潜在的雄性遗传特性所影响;3、非遗传利益——母系效应影响婚外父权的进化。一些研究指出遗传质量参数,如体重、身体大小、存活率和免疫应答等方面可能会存在母系效应。婚外父权发生的影响因素这里主要指环境因素,包括繁殖同步性、繁殖密度、栖息地环境、产卵及孵化时机等。由于物种不同,受到环境压力不同,导致婚外父权发生率千差万别。最后本文针对未来的研究方向做出了展望。尽管近十年的研究进一步解释了鸟类婚外父权现象,但是该领域仍然存在并且产生了许多新的未解决的问题,而相关实验操作和理论的完善是深入探讨这些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