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制备兔抗GⅡ.17型诺如病毒(GⅡ.17norovirus,GⅡ.17 NoV)病毒样颗粒(virus-like particles,VLPs)多克隆抗体(兔抗GⅡ.17 NoV VLPs多克隆抗体),用其建立组织血型抗原(histo-blood group antigen,HBGA)-GⅡ.17 NoV VLPs阻断试验,并对其进行初步应用。方法制备并纯化GⅡ.17 NoV VLPs,采用SDS-PAGE、电镜观察和粒径检测方法对其进行鉴定。将其免疫家兔制备兔抗GⅡ.17 NoV VLPs多克隆抗体,经Western blot对其进行鉴定,并用ELISA检测其效价及特异性。筛选与GⅡ.17 NoV VLPs结合力强的唾液HBGA受体类型,优化GⅡ.17NoV VLPs质量浓度及多克隆抗体稀释度,用兔抗GⅡ.17 NoV VLPs多克隆抗体建立HBGA-GⅡ.17 NoV VLPs阻断试验,并进行特异性验证及初步应用。结果 GⅡ.17 NoV VLPs经检测纯度为95%,且颗粒形态完整,粒径均一。制备的多克隆抗体在Western blot可见特异性条带,效价可达1∶25 600 000,并对其他基因型(GⅠ.2、GⅠ.7、GⅡ.3、GⅡ.4、GⅡ.7)VLPs的交叉反应较弱。GⅡ.17 NoV VLPs和A、B、O和AB 4种血型的唾液HBGA均能结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GⅡ.17 NoV VLPs质量浓度为0.25μg/m L,多克隆抗体的稀释度为1∶160 000建立了HBGA-GⅡ.17 NoV VLPs阻断试验,并应用该方法对不同剂量GⅡ.17 NoV VLPs免疫的小鼠血清进行了半数阻断滴度检测。结论成功制备了高效价兔抗GⅡ.17 NoV VLPs多克隆抗体,建立了HBGA-GⅡ.17NoV VLPs阻断试验,且该方法特异性良好,可用于GⅡ.17 NoV VLPs免疫效果的评价。  相似文献   
2.
【背景】城市湿地和天然湿地受到人为扰动影响的程度显著不同。【目的】研究2种不同类型湿地底泥微生物多样性及种类的差异。【方法】采集冬夏两季城市湿地(龙凤湿地)和天然湿地(珰奈湿地)的底泥样品,使用16S rRNA基因测序技术测定底泥中细菌和古菌群落结构,分析2种湿地底泥的细菌、古菌差异及环境因素与微生物的相关性。【结果】龙凤湿地底泥中的硫杆菌属(Thiobacillus)、芽孢杆菌属(Bacillus)和鞘氨醇单胞菌属(Sphingomonas)丰度显著高于珰奈湿地(P<0.05);Methanoregula在珰奈湿地底泥中的丰度高于龙凤湿地;冬季厌氧绳菌属(Anaerolinea)和甲烷八叠球菌属(Methanosarcina)在珰奈湿地底泥中的丰度显著高于龙凤湿地(P<0.05)。【结论】龙凤湿地与珰奈湿地的差异主要影响湿地底泥中参与元素循环的细菌和产甲烷古菌的丰度,人为干扰和低温会降低湿地中微生物的多样性,pH、盐分和碱性磷酸酶是显著影响微生物多样性的环境因素。  相似文献   
3.
自行设计一种适合野外现场采样的病毒采集浓缩仪,采用一种新型阳离子膜NanoCeram,进行环境水体中GⅡ型诺如病毒浓缩研究。通过预实验,考察了预处理膜、不同的二次浓缩方法、不同洗脱液对病毒回收率的影响,随后优化整个浓缩过程并确定最佳的病毒浓缩方法。结果显示,预处理膜对病毒回收影响较大,PEG-NaCl沉淀、硅藻土吸附这两种二次浓缩方法的效果相当,选择0.15mol/L Na2HPO4作为硅藻土洗脱液。确定了NanoCeram阳离子膜的病毒回收率为3.02%。最后对北京市丰台区洋桥生活污水进行现场采样,成功检测到GⅡ型诺如病毒,证明该方法有效可行,适合于环境水体中诺如病毒的浓缩分离和检测。  相似文献   
4.
从植物资源、化合物骨架结构、波谱特征及生物活性等方面,综述了国内外报导的38个喹诺酸类型三萜化合物。  相似文献   
5.
巴洛沙星的合成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合成新型抗菌药——巴洛沙星。以3-溴吡啶为原料,在催化剂作用下经氨解、加氢还原制备关键中间体3-甲胺基哌啶,并考察加氢过程中催化剂类型和反应温度的影响,再以甲氧环合酯(1-环丙基-6,7-二氟-8-甲氧基-1,4二氢-4-氧代喹啉-3-羧酸乙酯)为起始物,在乙酐中与硼酸螯合,并与3-甲胺基哌啶缩合,最后水解制备巴洛沙星。合成巴洛沙星的总质量收率58.7%,合成3-甲胺基哌啶的质量收率为74.1%。使用乙腈作为缩合的溶剂和后期水解反应的碱性物质,改进合成巴洛沙星的路线,提高了收率;制备3-甲胺基哌啶的加氢反应,在选择Rh/C为催化剂、反应温度为80℃时,质量收率为78%。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盐酸多奈哌齐联合综合康复训练对老年痴呆患者认知功能、事件相关电位及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20年3月期间来我院接受治疗的120例老年痴呆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60,盐酸多奈哌齐治疗)和联合组(n=60,盐酸多奈哌齐联合综合康复训练治疗)。对比两组疗效,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的认知功能评分、事件相关电位、血清BDNF和IGF-1水平变化,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联合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1.67%,高于对照组的70.00%(P<0.05)。两组治疗3个月后日常生活能力评估量表(ADL)、临床痴呆量表(CDR)评分降低,且联合组低于对照组(P<0.05);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升高,且联合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3个月后N1潜伏期、P2潜伏期均缩短,P3波幅均升高,且联合组治疗3个月后P2潜伏期短于对照组,P3波幅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3个月后N1潜伏期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联合组治疗3个月后BDNF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3个月后IGF-1水平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与联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老年痴呆患者在盐酸多奈哌齐基础上联合综合康复训练,认知功能可得到明显改善,同时还可调节患者事件相关电位及血清BDNF、IGF-1水平。  相似文献   
7.
摘要 目的:观察心脉通胶囊联合非诺贝特对饮食控制疗法效果不佳的高脂血症患者血脂、血液流变学和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所选病例为我院2019年5月~2021年9月期间接诊的68例饮食控制疗法效果不佳的高脂血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68例患者共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例数各为34例。对照组患者接受非诺贝特治疗,联合组患者接受心脉通胶囊联合非诺贝特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总有效率、血脂、血液流变学和血管内皮功能,记录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联合组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2个月后,联合组的血清全血还原黏度、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管内皮素-1(ET-1)、血浆比黏度、甘油三酯(TG)、全血比黏度、总胆固醇(TC)、纤维蛋白原水平、血细胞比容水平低于对照组,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一氧化氮(NO)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心脉通胶囊联合非诺贝特治疗饮食控制疗法效果不佳的高脂血症患者,可有效控制血脂,调节血液流变学和血管内皮功能,应用价值较好。  相似文献   
8.
云南伊蚊属奈蚊亚属一新种及二新记录种记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报道了云南省伊蚊属奈蚊亚属Aedes subgen. Kenknightia Reinert,1990至今所发现的种类,其中包括1新种类异形伊蚊Ae.(Ken.) dissmilierodes sp. Nov.和2种中国新记录,讨论了新种与近缘种的鉴别特征,简述了2种新记录的形态特征。新种模式标本保存于云南省疟疾防治研究所。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测定注射用甲磺酸吉米沙星中甲磺酸烷基酯类基因毒性杂质的顶空气相色谱法。方法:以Supelco 毛细管柱(30m×250 μm,0.25 μm)为色谱柱,程序升温;氮气为载气,流速为0.5 mL?min -1;采用微池电子捕获检测器,检测器温度为250 ℃;顶空进样,平衡温度为60 ℃,平衡时间为30 min,进样口温度为110 ℃ , 进样量为1 mL;分流比为1:10。 结果:基因毒性杂质甲磺酸甲酯、甲磺酸乙酯和甲磺酸异丙酯在限度为20%~120% 的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定量限分别为0.010 0、0.250 0 和1.250 0 μg?L-1,检测限分别为0.002 0、0.010 0 和0.250 0 μg?L-1,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20%、99.45% 和99.98%(n=9)。结论:该方法准确、简便,适用于甲磺酸吉米沙星中基因毒性杂质的检测及限度控制。  相似文献   
10.
小鼠诺如病毒(Murine norovirus,MNV)属于杯状病毒科诺如病毒属成员,是2003年新发现的感染实验小鼠的病毒,也是目前已知的小鼠病毒中感染率最高的一种病毒。本研究利用RAW264.7细胞从MNV感染小鼠的盲肠内容物中进行病毒分离,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方法、病毒空斑试验、TCID50试验、电镜观察、间接免疫荧光试验和测序分析等方法对分离到的病毒进行鉴定,结果显示RAW264.7细胞接毒24~48h后出现明显的细胞病变,表现为细胞圆缩、变亮、聚集,最后大部分细胞死亡脱落。分离株在RAW264.7细胞上传代至第2~3代时可出现稳定的细胞病变。经病毒空斑试验获得一株纯化病毒,病毒滴度TCID50为105.25/0.1mL。电镜观察可见明显的病毒颗粒,颗粒呈球形,无囊膜,直径约30~35nm。分离株经鉴定后命名为MNV Guangzhou/K162/09/CHN。采用RT-PCR技术分段扩增基因组开放阅读框(ORF),同时应用3′-RACE和5′-RACE技术扩增基因组的3′-UTR和5′-UTR,分别对扩增片段进行克隆和测序,经拼接后获得分离株全基因组序列。结果显示分离株基因组序列全长7 380个核苷酸(GenBank登录号:HQ317203),将分离株全基因组序列与GenBank登录的国外参考毒株进行同源性比较,结果表明该毒株与其他MNV分离株核苷酸同源性为87.4%~89.7%。基于VP1蛋白核苷酸序列绘制MNV毒株系统发生进化树,结果表明该分离株与来自日本(S7-P2和S7-PP3)、美国(CR3和CR18)、韩国(K4)和德国(Berlin/04/06/DE和Berlin/05/06/DE)的毒株进化距离较近,同属一个进化分支。本研究是国内首次对MNV病毒进行分离鉴定和全基因组序列分析的报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