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6篇
  免费   228篇
  国内免费   267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58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55篇
  2011年   70篇
  2010年   81篇
  2009年   64篇
  2008年   82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58篇
  2005年   53篇
  2004年   61篇
  2003年   56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50篇
  1996年   39篇
  1995年   37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37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25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粤北地区是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St?l)(BPJ)后期回迁重点区域。阐释后期褐飞虱回迁对粤北稻区的影响,可为其预测预报提供依据。【方法】利用轨迹分析平台HYSPLIT对2006—2012年粤北地区秋季回迁的褐飞虱主要峰次进行轨迹模拟,用气象制图工具Gr ADS分析2011年粤北褐飞虱回迁的降落机制,解析粤北地区后期回迁褐飞虱虫源地及其降落机制。【结论】(1)粤西北地区主要虫源地分布于湖南南部、福建南部和江西,粤东北地区虫源地主要分布于江西南部、福建南部以及广东东南沿海稻区。其中,地形因素是造成两地虫源差异的主要原因。(2)通过粤北地区2011年秋季几个迁入高峰日各气象要素分析结果显示,低空急流能为主降区输入褐飞虱虫源;低层切变线和强降雨过程是造成粤西北褐飞虱大规模降落的主要因素。(3)2011年粤北晚稻褐飞虱出现两个回迁高峰(8月下旬至9月上旬、9月下旬至10月上旬),随着晚稻进入分蘖抽穗期,良好的食料条件加之两次较大的回迁峰加重了褐飞虱对晚稻的危害。(4)8—9月份虫源地适宜的温度以及降水条件造成褐飞虱增殖暴发重要气候因素。  相似文献   
2.
利用α-吡啶羧酸为胁迫因子,研究了花药培养筛选水稻(Oryza sativa L.)抗稻瘟病(Pyricularia oryzae Cav.)细胞变异体的效果。α-吡啶羧酸可抑制水稻花药(粉)愈伤组织的形成与生长,用40mg-L α-吡啶羧酸进行诱导、继代和分化筛选,可获得抗性愈伤组织并再生绿苗,但仅有一半绿苗自然加倍结实,并具备对稻瘟病孢子悬浮液的抗性。经两代选择与鉴定,获得了抗稻瘟病 ZA_1和 ZB_(11)小种、但感 ZG_1小种的变异体2-07和4-091。  相似文献   
3.
褐稻虱(Niaparvata lugens)鸣叫行为与起飞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褐稻虱不同翅型.不同起飞特性个体的鸣叫行为及其与起飞的关系,结果表明:短翅型能较早鸣叫(雌虫)或明显比长翅型活跃(雄虫).在早期的求偶、空尾中表现出一定优势.羽化后2—3日为起飞高峰期,起飞的长翅型雄虫有SVS行为的个体明显少于短翅型.其变尾受到较多抑制.起飞的长翅型雌虫则极少鸣叫.起飞个体的鸣叫.求偶.交尾行为多发生在起飞之后.  相似文献   
4.
牦牛乳酸脱氢酶B基因突变体的克隆鉴定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证实牦牛(Bos grunniens)乳酸脱氢酶存在两种类型,根据LDH同工酶谱的特点推测牦牛LDH多态是由B基因变异所致,并由此将凝胶电泳中迁移率快的LDH同工酶谱带称为LDH-Bf类型,迁移率慢的称为LDH-Bs类型.为阐明牦牛LDH变异体的分子机制,实验从牦牛心脏组织中提取总RNA,采用RT-PCR方法分别克隆了LDH-Bf和LDH-Bs两种类型的B基因cDNA全长序列;序列比对分析发现LDH-Bf和LDH-Bs基因存在4个碱基差异;依据cDNA序列推导的氨基酸序列的比对分析,发现两者之间存在两个氨基酸差异;利用Deepview分子建模软件进行的牦牛H亚基及LDH1突变体的高级结构预测,发现突变的两个氨基酸都能产生新的H键,影响整个蛋白分子的H键网络,并进一步导致蛋白分子空间结构的变化.  相似文献   
5.
黑龙江4种铁线莲色谱指纹特征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化学计量学方法,比较分析黑龙江4种铁线莲植物,辣蓼铁线莲、棉团铁线莲、褐毛铁线莲、齿叶铁线莲根及根茎石油醚提取物的色谱指纹特征。色谱-光谱数据的多元分辨结果表明4种铁线莲的色谱指纹特征中,总计至少有45种化学成分存在,共有的化学成分为14种,单独的化学成分分别为3、6、2及2种。聚类分析显示,辣蓼铁线莲与棉团铁线莲间的相似程度在4种铁线莲全部两-两组合的相似程度中最小。  相似文献   
6.
郄亚栋  滕德雄  吕光辉 《生态学报》2019,39(8):2899-2910
全球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功能的影响决定着种群地位和群落演替,由于干旱区的特殊性成为研究生物响应环境变化的热点地区。为探索艾比湖流域荒漠区植物生态位对土壤水盐梯度的响应,在研究水、盐含量和植物生态位特征的基础上,应用变系数模型,分析了土壤水盐梯度下的群落组成和生态位响应趋势。结果显示:(1)随土壤水盐梯度的降低,艾比湖流域群落的物种组成呈倒"V"型分布,说明土壤水盐交互作用影响着植被分布和群落类型。(2)高水盐环境下,胡杨(Populus euphratica)、琵琶柴(Reaumuria soongorica)和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等生态位宽度值(B_i)较大,柽柳(Tamarix ramosissima)、骆驼刺(Alhagi sparsifolia)和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等B_i较小;中水盐环境下,白刺(Nitraria schoberi)和琵琶柴的B_i较大,铃铛刺(Halimodendron halodendron)、甘草和盐节木(Halocnemum strobilaceum)的B_i较小;低水盐环境下,梭梭、花花柴(Karelinia caspica)和琵琶柴等B_i较大,盐节木的B_i较小;说明土壤水盐环境和物种生态学特性是影响B_i的重要因素。(3)物种水平上,B_i较大的种群与其他物种的生态位重叠(O_(ij))一般较大,但B_i较小的物种间的O_(ij)不一定小(例如:高水盐土壤环境下柽柳和骆驼刺的O_(ij)为1);群落水平上,B_i与O_(ij)具有一定的正相关性;说明由于资源纬度的相似性增大了低B_i物种间的O_(ij),并且B_i和O_(ij)由物种向群落尺度转换时,两者之间的关系存在冗余。(4)土壤水盐梯度与群落生态幅呈现一种非线性相关特征,高水盐格局对群落B_i有一定的促进效应,而低水盐模式对B_i具有一定的限制作用,表明土壤水盐的协同效应影响着物种在群落的地位,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群落向正负两极演替的方向。  相似文献   
7.
刘泽文  韩召军 《昆虫学报》2003,46(2):250-253
对室内筛选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 Stal对马拉硫磷抗性及羧酸酯酶、乙酰胆碱酯酶的连续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抗性发展在不同世代之间存在一定的变化。LD50的最大变化发生在第3代和第5代之间。在筛选的前5代,羧酸酯酶活性上升与马拉硫磷抗性变化存在很好的相关性,而乙酰胆碱酯酶敏感性在第6代和第8代间的变化与抗性发展存在很好的相关性。可见,羧酸酯酶活性的上升在抗性发展的早期阶段起重要作用,而乙酰胆碱酯酶不敏感在抗性发展的后期阶段起更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多胺类物质在‘砀山酥梨’芽变品系‘锈酥’果皮褐色形成中的作用,以‘砀山酥梨’和‘锈酥’花后不同时期果皮为试材,采用HPLC方法测定果皮中多胺类物质的含量,利用RACE技术克隆多胺合成过程中的关键基因,通过Protparam网站与MEGA5.0软件分析相关基因蛋白的理化性质及其系统进化,用荧光定量qRT-PCR方法分析不同时期果皮中相关基因的相对表达量。结果表明:(1)除花后50和150d外,其它时期‘砀山酥梨’果皮中腐胺含量均显著高于‘锈酥’,花后50d、75d、150d时,‘锈酥’果皮中的亚精胺、精胺含量显著高于‘砀山酥梨’果皮。(2)克隆出多胺合成的基因ADC、SPDS和SPMS(GenBank登录号分别为KM923903、KM923905和KM923906),预测ADC和SPMS均为水溶性蛋白、SPDS为疏水性蛋白,它们与苹果的亲缘关系最近。(3)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花后50d,多胺合成中ADC、SPDS和SPMS在‘锈酥’果皮中表达量均显著高于‘砀山酥梨’。研究推测,‘锈酥’果皮中多胺代谢及相关基因的上调表达可能与‘锈酥’的果皮褐色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9.
褐头鸫是国际受胁物种,繁殖地仅分布在我国的华北山地,迄今有关该物种的生态研究尚无专门报道.我们于2005 年5 月至2006 年8 月对北京和河北两地褐头鸫的巢址选择和活动区进行了初步研究.调查共发现褐头鸫的巢7 个,其中北京百花山6 个,河北雾灵山1 个.巢址平均海拔1805 m±86 m(1730~1930 m),巢树均为华北落叶松 Larix principis-rupprechtii ,巢树高度11.3 m±2.2 m(8~14 m).巢距地的平均高度为5.3 m±1.5 m(4~7 m),巢址周围隐蔽性较好,天敌很难发现.2006年6~7月,利用无线电遥测技术在河北雾灵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一只褐头鸫的雌鸟进行了无线电遥测,采用95%调和平均数法来计算,其繁殖期的活动区面积为1.93 hm2±0.76 hm2.  相似文献   
10.
鸟类鸣声地理变异的形成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鸣声在鸟类的通讯和性选择中具有重要的意义.鸣声地理变异广泛存在于鸟类中,对其研究有助于了解近缘种的分类和演化历史.鸣声地理变异格局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可能是某一因素起主导、多因素协同作用的结果.主要影响因素有奠基者效应、鸣声漂变、遗传差异、性选择、生境等.年际间鸣声的稳定性和种群内鸣声的变异性,是鸣声地理变异研究中应该重视的问题,通过鸣声学习和扩散机制来研究鸣声地理变异,可能是将来本领域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