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204篇
  免费   4881篇
  国内免费   5527篇
  2024年   32篇
  2023年   584篇
  2022年   758篇
  2021年   720篇
  2020年   715篇
  2019年   611篇
  2018年   581篇
  2017年   525篇
  2016年   580篇
  2015年   716篇
  2014年   1275篇
  2013年   1006篇
  2012年   1391篇
  2011年   1458篇
  2010年   1427篇
  2009年   1588篇
  2008年   2001篇
  2007年   1500篇
  2006年   1482篇
  2005年   1443篇
  2004年   1356篇
  2003年   1375篇
  2002年   1328篇
  2001年   1290篇
  2000年   979篇
  1999年   796篇
  1998年   677篇
  1997年   762篇
  1996年   751篇
  1995年   726篇
  1994年   738篇
  1993年   607篇
  1992年   544篇
  1991年   513篇
  1990年   458篇
  1989年   448篇
  1988年   213篇
  1987年   158篇
  1986年   89篇
  1985年   122篇
  1984年   86篇
  1983年   77篇
  1982年   42篇
  1981年   33篇
  1980年   3篇
  1975年   3篇
  1963年   3篇
  1958年   11篇
  1953年   12篇
  1950年   1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琉璃苣根尖为材料,采用常规压片法制备琉璃苣染色体标本,并对其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表明,琉璃苣染色体数目为2n=18,核型公式为K(2n)=2sm+16t,核型不对称系数(AS.K%)为87.69%,核型类型为"3B"型。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和比较不同的治疗方式(责任节段治疗与整体治疗)治疗多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Herniation of Mutisegmented Lumber Intervertebral Disc,HMLD)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2010.01年至2013.01在我科明确诊断为多节段腰椎间盘突出且行手术治疗的共计78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责任节段组(实验组,42例)和整体治疗组(对照组,36例)。结合手术前后的随访资料,评价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模拟评分(VAS)、JOA功能评分及围手术期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地时间,花费,并发症等指标。结果: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与对照组在术后6月,12月及36月的VAS疼痛评分及JOA评分的比较中并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术后第二日实验组患者的疼痛程度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术中出血量、花费及下地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在并发症方面,术后1年内,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1年后,对照组的发生率较好,但两组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于多节段椎间盘突出症,找到责任节段并针对责任节段进行治疗较整体治疗来讲,能够在取得相似治疗效果和安全性的同时,能够有效的减少花费,手术创伤及术后疼痛指标,并能有效减少短期并发症的发生。在多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中可以作为一种推荐的手术术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分析早期介入微弹簧圈栓塞治疗脑动脉瘤破裂的疗效及预后。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至2014年期间收治的脑动脉瘤破裂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法随机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8例,观察组患者在入院3d之内实施微弹簧圈栓塞形式介入治疗,对照组治疗时间为入院3 d后。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疗效、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术后6个月的改良Rankin量表(m RS)、改良型日常生活能力(MBI)评分。结果:观察组的栓塞效果显著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的m R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且MBI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入院3d之内利用微弹簧圈栓塞对脑动脉瘤破裂实施早期介入治疗,具有较好的疗效及预后,值得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胃癌淋巴结微转移及临床病理因素对p T1-4aN1-3M0期胃癌患者术后5年无瘤生存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月至12月期间胃肠外科单一手术组行D2胃癌根治术p T1-4aN1-3M0期患者63例1427枚HE染色阴性淋巴结,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这些淋巴结中CK19表达,观察微转移的情况并分析发生微转移的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对患者5年无瘤生存率的影响。结果:临床病理分期p T1-4aN1-3M0胃癌患者中,经免疫组化染色,1427枚HE常规染色阴性淋巴结中CK19阳性表达率为15.49%(221/1427);63例胃癌患者中CK19表达阳性率39.68%(25/63);术后随访时间5.6~68.5月(平均时间43.88月),淋巴结中CK19阴性表达、阳性表达患者的总5年生存率分别为52.63%、28.00%;两者无瘤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677,P=0.003)。淋巴结CK19阳性表达与胃癌患者的肿瘤直径(P0.05)、浸润胃壁深度(P0.05)有关。COX生存回归分析显示淋巴结微转移为独立预后因素。25例患者发现淋巴结微转移并推荐再分期,再分期率39.68%(25/63)。结论:p T1-4aN1-3M0期胃癌病人,CK-19免疫组化法染色能检出常规HE染色阴性淋巴结中的微转移,有助于细化分期、判断预后及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电凝止血结合明胶海绵微填塞治疗难治性鼻出血的临床特征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 年1 月至2015 年1 月收治的203 例难治性鼻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发病季节、发病年龄、出血部位以及发病年龄与出血部位的 相关性。结果:203 例患者经鼻内镜下电凝止血结合明胶海绵微填塞治疗,全部治愈,其发病特征具有明显的季节性,40~60 岁多 见(41.9%),下鼻道出血最常见(30.0%),老年人以鼻腔后下部位出血为主,青中年以鼻腔前上部位出血为主。结论:鼻内镜下电凝 结合微填塞治疗难治性鼻出血微创、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和标准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 年1 月至2014 年5 月我院收 治的118 例肾结石患者,根据治疗方案分为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MPCNL)(M 组,62 例)和标准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SPCNL) (S组,56 例),比较两组术中术后相关指标和并发症情况。结果:与S 组相比,M组的手术时间更长,冲水量更多,但手术中出血量 更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 组术后血肌酐(Scr)、住院时间、卧床时间以及术后费用均小于或短于S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 义(P<0.05);两组结石清除率没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术后发热、出血、介入栓塞、结合穿孔、脓毒血症等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 计学意义(P>0.05)。结论:行MPCNL患者相比行SPCNL患者术后效果更好,临床上可根据结石的大小选择手术类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脓毒血症患者血清外周白细胞中的微小RNA(mi RNA)表达水平的变化及其在脓毒症患者中的表达意义以及免疫调控的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CD4+CD25+Treg细胞表达,采用实时定量PCR(RT-PCR)方法检测110例脓毒症患者以及100例正常对照外周血白细胞中mi RNA以及Foxp3 m RNA表达量,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TNF-α和IL-10浓度,序贯器官衰竭估计(SOFA)评分系统评价脓毒症患者的严重程度。对mi RNA与白细胞总数、TNF-α、IL-10和SOFA评分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实验组mi RNA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WBC、IL-10水平显著升高(P0.01)。实验组mi RNA表达水平以及SOFA评分、血清TNF-α和IL-10之间呈负相关关系(r值分别为-0.512、-0.623、-0.432,P0.05);与WBC无显著相关性(r=0.215,P0.05)。脓毒症患者外周血Treg表达率和Foxp3m RNA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随病情严重而升高,轻、中、重度实验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死亡均在重度脓毒症患者中,死亡组Treg、Foxp3 m RNA及IL-10均显著高于存活组(P0.01);mi RNA低于存活组(P0.01)。结论:脓毒症患者外周血的mi RNA表达量显著降低,表达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应机体的炎症反应情况,同时还可以判断疾病的严重度,且mi RNA参与对Treg细胞增殖的调节,在脓毒症免疫失衡机制中发挥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氢火焰气相色谱仪(GC112A)内标法测定反式脂肪酸的实验室最佳条件。方法:采用气相色谱内标-标准曲线法,通过测定反式脂肪酸标准品工作液的标准曲线、重现性和分离度来确定和验证GC112A的最佳色谱条件。结果:实验室最佳色谱条件:毛细管柱,PC-88(100 m×0.25 mm×0.2μm);进样口温度:260℃;载气:高纯N2,压力220 k Pa,流速41.0 m L/min;检测器(FID)温度:290℃,氢气压力100 k Pa,流速21.0 m L/min;空气压力160 k Pa,流速215.0 m L/min;检测器(FID)灵敏度:1010;手动进样,进样量:1.0μL。结论:该方法避免了外标法(国标方法)的国产仪器局限性和操作者人工进样的不确定性,具有受仪器参数变化的影响较小的特点,适合在基层食品检验机构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应用事件相关电位技术探讨36 h完全睡眠剥夺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9名健康被试参加36h睡眠剥夺试验,被试在36 h睡眠剥夺前后分别接受数字-符号联想测验,同时记录其事件相关电位,分析其在睡眠剥夺前后认知功能的动态变化情况。结果:1被试在睡眠剥夺前后的反应时相比[(748.16±193.27)与(775.79±205.48)ms],显著增加(t=3.86,P0.05),正确率相比[(74.56±0.11)与(67.12±0.07)],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2被试在睡眠剥夺36 h后,P3、P4、C3和C4四点潜伏期没有显著性变化[P3:(296.44±16.61)与(300.22±16.16)ms,t=1.43,P=0.19;P4:(303.33±38.48)与(308.78±38.65)ms,t=2.35,P=0.05;C3:(309.56±34.09)与(308.44±28.49)ms,t=0.45,P=0.66;C4:(317.33±64.83)与(303.33±39.42)ms,t=1.31,P=0.23],四点波幅降低,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3:(2.74±1.21)与(1.32±0.92)μv,t=2.54,P=0.04;P4:(2.34±1.27)与(0.94±0.49)μv,t=3.44,P=0.01;C3:(2.60±1.49)与(0.94±0.78)μv,t=2.65,P=0.03;C4:(2.60±0.81)与(1.11±1.03)μv,t=2.61,P=0.03]。结论:睡眠剥夺影响人的正常认知活动,损害了大脑对冲突信息的判断,睡眠对维持大脑的正常功能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口腔矫正器对错颌畸形患者口腔微生态环境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口腔科进行口腔矫正器治疗的错颌畸形患者48例,分别在矫正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对其口腔微生物进行培养,观察比较错颌畸形患者在矫正治疗前后口腔微生态环境的变化。结果:1矫正治疗后1个月口腔变形链球菌、乳酸杆菌的检出率分别为16.7%、9.3%,均高于矫正治疗前,且变形链球菌在矫正治疗前后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矫正治疗后3个月、6个月口腔变形链球菌、乳酸杆菌的检出率均较矫正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2矫正治疗后1个月牙龈卟啉单胞菌、伴放线杆菌、核酸杆菌的检出率分别为14.8%、13.0%和11.1%,均高于矫正治疗,且牙龈卟啉单胞菌、伴放线杆菌在矫正治疗前后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矫正治疗后3个月、6个月牙龈卟啉单胞菌、伴放线杆菌、核酸杆菌的检出率均比矫正前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矫正器的放置破坏口腔微生态环境的平衡,影响牙齿、牙周的健康,应引起临床重视,及早做好预防及干预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