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2023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18年8月下旬,在河南省南阳市桐柏山采集到11号石龙子科(Scincidae)蜥蜴标本。经形态比较鉴定,该批标本均为刘氏石龙子(Pleistiodon liui),是河南省爬行动物分布新记录种,也是该物种在长江以北地区首次被发现。通过形态学分析,发现刘氏石龙子可能存在雌雄性二态。基于COI基因658 bp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显示,大渡石龙子(P. capito)和黄纹石龙子(P. tunganus)聚在一起,然后再与刘氏石龙子聚成一支系,支持先前基于形态数据的黄纹石龙子种组的单系性。  相似文献   
2.
2021年8月,在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牛王寨采集到东亚腹链蛇属(Hebius)蛇类标本1号。经形态比较发现,该蛇明显不同于大别山地区已有的东亚腹链蛇属物种——棕黑腹链蛇(H. sauteri)和绣链腹链蛇(H. craspedogaster)。分子系统学分析显示,该标本与东亚腹链蛇(H. vibakari)遗传关系最近,且形态上符合东亚腹链蛇特征,提示该标本应为东亚腹链蛇。东亚腹链蛇是安徽省和大别山地区爬行动物分布新记录种,这也是该物种在中国东北地区之外首次被报道。该分布新记录扩大了对东亚腹链蛇的分布范围的认知,对东亚腹链蛇的种群分化和生物地理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采集了云南宁蒗和四川盐源县交界泸沽湖的刘氏棘蛙Paa liui地模标本进行形态学研究,并与形态上相似的双团棘胸蛙P. yunnanensis、多疣棘蛙P.verrucospinosa、察隅棘蛙P. chayuensis开展分子生物学研究,结果表明:刘氏棘蛙作为一个独立物种不存在,分布于泸沽湖的刘氏棘蛙为双团棘胸蛙的一个地理居群,应作为双团棘胸蛙的同物异名进行归并.  相似文献   
4.
东亚腹链蛇消化道嗜银细胞的分布及形态学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淼  甄靓靓  李淑兰  赵文阁 《四川动物》2007,26(2):278-280,I0004
应用Grimelius银染法研究了东亚腹链蛇(Amphiesma vibakari)消化道嗜银细胞的分布密度及形态。结果表明:在东亚腹链蛇的消化道中嗜银细胞分布广泛,见于全消化道。其分布密度曲线大致呈波浪形,其中胃部是嗜银细胞分布密度的高峰,胃幽门次之,回肠分布密度最低。嗜银细胞形态多样,主要以锥体形为主,其次还有圆形、椭圆形。广泛分布于上皮细胞基部、上皮细胞之间、腺泡上皮细胞之间。结论:东亚腹链蛇消化道嗜银细胞分布型的形成与各部位消化功能有关;根据其形态,我们认为东亚腹链蛇消化道内嗜银细胞具有内分泌、外分泌、旁分泌3种功能。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道了叶胶耳属Phyllogloea的一个新种,命名为刘氏叶胶耳Phyllogloea liui Liu et Cao。新种模式标本为贵州省安顺地区卫生防疫站刘美华先生采自安顺市甘堡林场海拔1290m处山林内的朽枝上。新种种名即为纪念刘先生而取的。  相似文献   
6.
广东省蛇类新纪录——黑带腹链蛇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2008年7月,在广东省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采集到一条黑带腹链蛇(Amphiesma bitaeniata),为广东省蛇类新纪录.此新纪录的发现对于认识黑带腹链蛇的形态特征及地理分布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对链蛇属Dinodon的分类、分布现状进行了讨论,其中草绿链蛇Dinodon gammiei和南方链蛇D. meridionale为国内新纪录,粉链蛇D. rosozonatum为越南新纪录,黄链蛇D. flavozonatum为重庆市新纪录.  相似文献   
8.
2014年9月至2017年9月,在四川省境内的攀枝花大黑山森林公园、攀枝花盐边县红宝苗族彝族乡共采集到贡山链蛇(Lycodon gongshan Vogel and Luo,2011)标本2号,为四川省首次发现该物种。2号标本(标本号R20140901和PZH20170901)保存在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相似文献   
9.
2021年8月,在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牛王寨采集到东亚腹链蛇属(Hebius)蛇类标本1号。经形态比较发现,该蛇明显不同于大别山地区已有的东亚腹链蛇属物种——棕黑腹链蛇(H. sauteri)和绣链腹链蛇(H. craspedogaster)。分子系统学分析显示,该标本与东亚腹链蛇(H. vibakari)遗传关系最近,且形态上符合东亚腹链蛇特征,提示该标本应为东亚腹链蛇。东亚腹链蛇是安徽省和大别山地区爬行动物分布新记录种,这也是该物种在中国东北地区之外首次被报道。该分布新记录扩大了对东亚腹链蛇的分布范围的认知,对东亚腹链蛇的种群分化和生物地理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2022年8月,在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利川市(109°13′E,30°4′N,海拔1 179 m)采集到1号蛇亚目Serpentes水游蛇科Natricidae东亚腹链蛇属Hebius物种标本。经形态特征比较,并基于线粒体cyt b基因片段构建的东亚腹链蛇属部分物种分子系统发育树,鉴定该标本为华西腹链蛇H. maximus,为湖北省爬行动物新记录。本研究扩大了华西腹链蛇已知分布范围,并讨论了湖北省东亚腹链蛇属的多样性与分布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