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3篇
  202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张天宇  林祥发 《菌物系统》1999,18(4):349-353
报道生于夹竹桃科(Apocynaceae)植物上的链格孢新种2个、新变种2个,即络石链格孢(Alternaria trachelospermi T.Y.Zhang,X.F.Lin etW.Q.Chen)、细极链格孢络石生变种(A.634nuissima (Enees ex Fr)。Wiltshire var.trachelospermicola T. Y.Zhang ,X.F.Lin et W.Q  相似文献   
2.
城市森林分类探讨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介绍了城市森林的含义 ,城市森林的分类现状 ,阐明城市森林分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在此基础上提出城市森林分类的原则和依据 ,确定了城市森林的 4级分类单位 :城市森林类、城市森林亚类、城市森林组和城市森林型 ,最终将城市森林分为附属庭院林、道路林、风景游憩林、生态公益林和生产经营林 5个城市森林类 ,共 16个城市森林亚类。并就有关城市森林分类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3.
Peter F.M.Coesel和Koos(J.)Meesters编著,受stowa出版基金的资助,在2007年由荷兰KNNV Publishing出版,ISBN书号:9789050112659的“低地的鼓藻类一欧洲低地的中带鼓藻科和鼓藻科”一书,论述了鼓藻类的分类、形态和生殖,生态和分布,引入了最近国际上获得的新分类概念,记载了荷兰以及邻近荷兰的德国和比利时低地地区所有已知的鼓藻类分类单位,  相似文献   
4.
越桔属新分类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粉花软骨边越桔 新变种 Vaccinium gaultheriifolium (Griff.)Hook.f.ex C.B.Clarke var.glaucorubrumC.Y.Wu,var.nov. A var.gaultheriifolio recedit foliis subtus glabris,basi in utroque uniglan-dulis;pcdicellis brevioribus,4—5mm longis,c.7mm longis in fructescentiam;corollis longioribus,rubidis,8—11mm longis,extra glaucescentibus. Yunnan(云南):Maguan Xian(马关县),in fruticetis declivae,alt.1800—2560m,28 Jul.1961,S.K.Wu(武素功)61-3574(Typus,KUN);Malipo(麻栗坡),26 Maj.1962,K.M.Feng(冯国楣)22889.  相似文献   
5.
湖北省植被分类的研究 Ⅰ.自然植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论述了湖北植被分类的原则、依据,植被分类的单位和命名,并拟订了5级分类系统,以植被型、群系、群丛作为主要分类单位。根据多年来全省野外调查资料分析,湖北植被划分为8个植被型组、13个植被型、66个群系组、152个群系、10个群丛。  相似文献   
6.
报道生于夹竹桃科(Apocynaceae)植物上的链格孢新种2个、新变种2个,即络石链格孢(Alternaria trachelospermi T.Y Zhang,X,F,Lin et W.Q.Chen)、细极链格孢络石生变种[A.tenuissima(Neesex Fr.)Wiltshirevar.trachelospermicola T.Y.Zhang,X.F.LinetW.Q.Chen]、细极链格孢长春花变种[A.tenuissima(NeesexFr.)Wiltshirevar.catharanthiT,Y.ZhangetX.F.Lin]和长春花生链格孢(A.catharanthicolaT.Y.Zhang),及生于番木瓜科(Caricaceae)植物上的番木瓜链格孢(A.caricae T.Y.Zhang,W.Q.Chen et X.F.Lin).新种和新变种均有拉丁文特征描述,并附绘图.新分类单位的模式标本分别存放在西北农业大学真菌标本室(HMUABO)和山东农业大学植物病理标本室(HSAUP).  相似文献   
7.
报道生于夹竹桃科(Apocynaceae)植物上的链格孢新种2个、新变种2个,即络石链格孢(Alternaria trachelospermi T. Y. Zhang,X. F. Lin et W.Q.Chen)、细极链格孢络石生变种[A.Tenuissima (Nees ex Fr.) Wiltshire var.Trachelospermicola T. Y. Zhang,X. F. Lin et W. Q.Chen]、细极链格孢长春花变种[A. tenuissima (Nees ex Fr.) Wiltshim var catharanthi T. Y. Zhanget X. F. Lin]和长春花生链格孢(A. catharanthicola T.Y Zhang),及生于番木瓜科(Caricaccae)植物上的番术瓜链格孢(A. caricae T. Y. Zhang,W.Q Chen et X. F. Lin)。新种和新变种均有拉丁文特征描述,并附绘图。新分类单位的模式标本分别存放在西北农业大学真菌标本室(HMUABO)和山东农业大学植物病理标本室(HSAUP).  相似文献   
8.
植被志(vegegraphy)是基于植被调查资料, 全面记叙植被的群落外貌、种类组成、结构和功能、生境条件, 以及地理分布等特征, 并对同类植被进行归纳和总结的志书。“植被志”的英文译为“vegegraphy”, 是本文的新造词, 它是由“vegetation”的词头“vege-”和英文后缀“-graphy” (记叙之意)组成的合成词。《中国植被志》的研编是一项时间紧迫、内容复杂、工作量浩繁的重大科学工程。它的完成将极大提升中国植被科学和生态学的研究水平, 并为中国植被资源的合理利用、生物多样性保护及生态环境治理等提供不可或缺的基础资料。本文首先简述了植被的基本特征(主要包括外貌特征、种类组成、群落结构以及动态变化等)和国内外植被调查的进展情况, 简要回顾了中国植被分类系统的研究历史, 并对以往的分类系统进行了若干修订。在此基础上, 着重讨论并提出了《中国植被志》卷册编排体系和用于《中国植被志》研编的植被类型划分方案。在对植被分类系统的修订方面, 主要对高级分类单位及相对应的英文名称进行了讨论和修订。按照本文修订的分类系统, 中国植被的分类单位及其对应的英文名称分别是: 植被型组(Vegetation Formation Group)、植被型(Vegetation Formation)和植被亚型(Vegetation Subformation)、群系组(Alliance Group)、群系(Alliance)和亚群系(Suballiance)、群丛组(Association Group)以及群丛(Association)。在植被型组中, 划分为9类: 森林、灌丛、草本植被、荒漠、高山冻原与稀疏植被、沼泽与水生植被、农业植被、城市植被及无植被地段。关于《中国植被志》的卷册编排和“植被类型”划分, 首先按高级分类单位——植被型划分相应的“卷”; 在此框架下, 模糊“植被亚型”、“群系组”和“群系”的概念, 确定“植被类型” (Vegetation type), 并将其作为植被志各卷中的“册”。这样处理不仅保证了研编工作的可操作性, 也保持了同一卷册中特定植被类型的完整性。《中国植被志》编排体系中的“植被类型”的划分很重要, 它是指具有相同建群种及相同优势类群(如种、属)的植被组合, 但它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植被分类单位。“植被类型”的划分遵循“优势类群及生活型的同一性, 生境条件的相对重要性, 植被特征及用途的差异性, 以及突出植被志的应用性”等原则。按该编排体系, 《中国植被志》将由48卷约110册组成。  相似文献   
9.
按布郎布朗喀群落分类单位,即从群丛,群属,群目至群纲,用植物群落学或植物区系-群落学的分类方法,建立了滇川干热河谷植被群纲-群目-群属-群丛分类系统表。表上有元江,怒江和金沙江三江河谷型半萨王纳植被的1个群纲4个群目,10个群属和64个群丛,均由523个样地记录归类而成。  相似文献   
10.
邓春匡   《广西植物》1983,(1):67-76
<正> 广西硅藻羽纹纲的无壳缝目、单壳缝目和短壳缝目的种类及分布情况,过去虽然有许多藻类工作者作了大量工作,但至目前为止,还未见正式报导。现根据本人1978年参加中国孢子植物志《硅藻志》工作以来所采到的标本,选择了103号,进行酸处理及分类鉴定,初步鉴定属于羽纹纲无壳缝目的硅藻有8属11种20变种2变型、短壳缝目1属6种3变种、单壳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