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6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7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是中华穿山甲(Manis pentadactyla)历史分布区面积和野生种群数量最大的国家。中华穿山甲曾广泛见于我国长江以南各省, 但20世纪中期以来, 由于其甲片被作为贵重的中药材原料, 加之地下野味市场的需求, 大量非法捕猎使得我国野生穿山甲经历了剧烈的分布区缩减和种群下降。目前, 中华穿山甲已被列为我国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在IUCN红色名录中被评估为极危(CR)等级。中华穿山甲分布范围广、种群密度低、活动隐秘、调查难度大, 摸清其野外分布现状是当前穿山甲研究与保护中的首要任务。为此, 本研究通过检索2010-2020年间全国范围内中华穿山甲的发现记录, 统计中华穿山甲的目击数量、空间分布以及后续状态, 制作物种分布地图, 并与历史分布情况进行对比, 以评估其野生种群的分布现状与分布区变化。2010-2020年共在11个省级行政区收集到中华穿山甲确认记录142条, 主要集中于大陆华东地区及台湾岛, 台湾、浙江、广东三省记录位点数占全部位点数的67.6%; 相较其历史分布区, 西南、华南地区近年来野外确认较为匮乏。近10年来我国的中华穿山甲记录呈逐渐增多趋势, 86%被发现的实体穿山甲得到救助、放归或未被干扰。本研究结果表明, 目前中华穿山甲在我国, 尤其是华东及台湾地区, 仍具有一定数量的野生种群分布, 且近年来民众对于穿山甲的认知和保护意识有了较大提高。 然而, 现有调查和资料仍不足以对该物种进行全面的现状评估, 亟需加强对我国野生穿山甲种群的调查、监测和保护。  相似文献   
2.
根据美国癌症学会的《CANCER Facts & Figures》报告.2006年度美国新诊断为乳腺癌的患者约为21万人.预计死亡人数为4.1万人。现在.美国女性所患的癌症中乳腺癌的患者数量排名第二.仅次于肺癌。  相似文献   
3.
《生物学通报》2005,40(9):43-43
由中国科学家领导的一个研究小组日前宣布,他们首次绘制了人类纤维原细胞的基因组启动子分布图:这一研究不仅将加深对人类基因组信息的理解和利用,也将对疾病机理等的研究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4.
k-长DNA子序列频数分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详细阐述了生成DNA序列分形图像的Hao方法后,提出一种能够直观显示k-长DNA子序列频数分布差异性的三维频数分布图生成方法。把3D频数分布图转化为1D对数频谱图,突出显示了频数分布的局部特征,提出k-长DNA子序列频数区划分准则,并详细研究了甚高频数区的n阶零间隔现象,指出n阶零间隔分布就是基因组进化过程所留痕迹的假设,并给出对数频谱图特征的生物学解释。实验发现许多DNA序列频数概率分布近似服从非中心F分布,对于分布呈多峰现象的基因组序列,可采用多个非中心F分布的叠加来拟合。在比较非中心F分布与Gamma分布后,提出一种结合二者在拟合方面具有互补优势的新分布,实验证明这种新分布能够更好地吻合实际DNA序列的频数分布。最后研究了两种特异出现频数(最高出现频数与出现频数为1的k-长子序列个数)与k值的关系,发现不同物种的这两种关系具有良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5.
人体躯干模型中肺的存在对体表电位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所建三维人体躯干模型的基础上,给出了如何应用边界元方法对非均匀人体场域进行求解。在设定心外膜电位分别呈现为单偶极子和双偶极子时,求出相应非均匀场域中的体表电位分布,并将它们与相同情况下均匀场域的体表电位分布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躯干模型中肺的存在虽然对体表电位中极值的大小和位置没有太大影响,但却较大程序地改变了整个体表电位的分布状况,具体地说,就是由于肺的存在使得体表电位值较均匀时的相对误差高  相似文献   
6.
中国人群的等位基因地理分布图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发表了我国首批绘制的人类基因地理分布图,包括12个等位基因,即ABO系统的I^B,I^O,MNS系统的m,Rh-D,HLA系统的A1与A11,人体免疫球蛋白的Gm^1;21与Gm^1,3;5,AK^1,G6PD缺陷型,以及PTC味盲基因。这些基因地理不仅显示了等位基因的地理分布状况,也可用于研究某些等位基因的起源与扩散,基因流动以及某些环境因子通过选择对某些等位基因频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MapGene2Chrom基于Perl和SVG语言绘制基因物理图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遗传图谱表现形式简洁明了,为分析遗传规律、克隆基因提供了便利。Gbrowse、MapViewer等工具虽然能够协助研究人员绘制相似形式的物理图谱,但有很大的局限性:(1)数据需提前布置好;(2)输出结果无法灵活修改。鉴于此,文章基于Perl和SVG语言,开发了一款生物辅助作图软件MapGene2Chrom的本地版与网页版,该软件能够依据输入数据快速绘制相应的物理图谱。该软件输入数据格式简单,输出结果易于修改,图片格式为SVG矢量图,具有很好的移植性,以期为研究人员绘制物理图谱提供便利。  相似文献   
8.
混浊介质后向散射特性的Mueller矩阵实验测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Mueller矩阵是一种公认的能很好地表述介质偏振特性的方法.由于散射光偏振在生物组织无创伤诊断技术等诸多领域中的重要应用价值,对组织散射特性的Mueller矩阵的研究成为国际上组织光学的热点之一.与现有测量Mueller矩阵的实验方法相比,斜入射正接收装置用来测量Mueuer矩阵是一个更加行之有效的方法,再结合一种新的算法来处理后续数据,由此所获得的Mueller矩阵空间分布图的清晰度不亚于其它文献的报道.这种测量方法结构更简单,具有测量更方便、准确等优点.结果表明:入射角影响Mueller矩阵的空间分布图.随着介质浓度的增大,随机介质后向散射Mueller矩阵各元素的空间分布图样减小.  相似文献   
9.
中国的主要山脉和山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基于我国的地貌特征、数字高程模型(DEM)以及数字地形模型(DTM)等资料,参考以往的研究文献,给出了我国主要山峰和山脉的分布图及相关的地理信息,为我国的宏观生态学和生物地理学研究提供基本的山地资料。  相似文献   
10.
用PC-ORD4.0软件对保护区内31个毛竹(Phyllostachys pubescens)林样方进行聚类分析,把毛竹林划分成9类。利用保护区1980年航空相片、1998年和2000年Lnndsat TM卫星影像,并结合保护区森林资源调查资料,绘制武夷山保护区毛竹林分布图。利用保护区1:50000的地形图数字化100m等高距生成数字高程模型(DEM),并从中获取海拔、坡向、坡度等地形参数,对毛竹林分布进行空间叠加分析。结果表明:保护区内毛竹纯林和毛竹一甜槠(Gastanopsis eyrei)林面积最大,分别占毛竹林总面积的40.6%和20.3%。分析毛竹林与海拔的关系时得出,海拔500-700m范围内毛竹林面积最大;随着海拔升高,毛竹林面积逐渐减少,Shannon-Wiener指数(H‘)增加;毛竹最大胸径减小。毛竹在东南坡和西北坡分布的面积比例最大。随着坡度的增加,毛竹分布的面积减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