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4篇
  免费   99篇
  国内免费   415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45篇
  2022年   56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48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51篇
  2015年   60篇
  2014年   71篇
  2013年   69篇
  2012年   67篇
  2011年   68篇
  2010年   66篇
  2009年   75篇
  2008年   75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63篇
  2005年   56篇
  2004年   59篇
  2003年   52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53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55年   1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 毫秒
1.
斑须蝽生物学特性及成虫耐寒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斑须蝽Dalycoris baccarum(Linnaeus)是多种作物和苗木的重要害虫。在鲁西南一年发生3代,以成虫主要在越冬菜叶夹缝、作物根际、枯枝落叶,树皮及房屋缝隙等处越冬。其越冬成虫结冰点和过冷却点分别为-5.2℃和-8.5℃。冬季极端低温对其越冬成活率有明显影响.第一代发生较轻.第二代发生重。成虫具弱趋光性,第二代上灯量占全年总量的77.56%。  相似文献   
2.
小立碗藓冷驯化相关基因Pp-LIM only A的克隆与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植物经历冷驯化后抗冻能力会有所提高.利用cDNA-AFLP方法从经过0℃冷驯化处理的小立碗藓中筛选到差异表达的Pp-LIM only A基因片段.cDNA和基因序列比较分析表明此基因含有7个内含子和8个外显子,编码由345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蛋白质,其中只含有一个LIM结构域,与动物蛋白质PDZ/LIM家族有很高的同源性,推测是一种新的植物LIM蛋白.实时定量PCR分析显示其在冷驯化6 h后表达量即开始明显增加,并随着冷驯化时间的延长表达量大幅度提高.Pp-LIM only A蛋白可能通过LIM结构域对细胞骨架的作用而影响了细胞膜的稳定性,本研究对其在抗冻中的作用作了进一步讨论.  相似文献   
3.
血液输注是一种特殊的临床治疗手段,血液成分中的病原体灭活是降低输血风险的重要措施。临床上综合利用S-303法、PEN110法、补骨脂素S-59光化学法、核黄素光化学法、有机溶剂/去污剂法、亚甲蓝光化学法等灭活血液成分中的病原体。近年来,低温等离子体杀菌技术在水体灭菌中的显著成效引发广泛关注。对血液成分中常用病原体灭活技术进行了简述,并对低温等离子体技术的作用原理及应用进展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4.
5.
目的驯化能发酵黄芪的优良乳酸菌并研究其与黄芪的相互作用,为开发新型饲料添加剂做准备。方法选取能厌氧发酵黄芪药液的优良乳酸菌,通过在添加黄芪药液的发酵培养基中反复传代对其进行驯化,并用蒽酮-硫酸法测定发酵前后粗多糖的含量,用比浊法测定菌体浓度,并用单因素法研究了最佳黄芪添加量和最佳接种量,初步研究驯化菌株与黄芪药液的相互作用。结果经过6次传代驯化后,驯化菌株发酵黄芪药液后可使其粗多糖得率提高111.9%,而黄芪药液能促进驯化菌株的增殖,可使菌体浓度提高251%。结论驯化菌株与黄芪药液发生了良性的相互作用,有可能开发出新型饲料添加剂。  相似文献   
6.
7.
发酵黄芪的乳酸菌的驯化及其与黄芪相互作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驯化能发酵黄芪的优良乳酸菌并研究其与黄芪的相互作用,为开发新型饲料添加剂做准备。方法选取能厌氧发酵黄芪药液的优良乳酸菌,通过在添加黄芪药液的发酵培养基中反复传代对其进行驯化,并用蒽酮-硫酸法测定发酵前后粗多糖的含量,用比浊法测定菌体浓度,并用单因素法研究了最佳黄芪添加量和最佳接种量,初步研究驯化菌株与黄芪药液的相互作用。结果经过6次传代驯化后,驯化菌株发酵黄芪药液后可使其粗多糖得率提高111.9%,而黄芪药液能促进驯化菌株的增殖,可使菌体浓度提高251%。结论驯化菌株与黄芪药液发生了良性的相互作用,有可能开发出新型饲料添加剂。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颅咽部数字X线指数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行低温射频消融手术治疗效果的评价作用。方法:选择2013年10月-2015年10月在我院接受低温射频消融术的OSAHS患者74例作为研究组,另选择同期在我院接受体检的健康志愿者44例作为对照组。分别于手术前后采用X线测量两组研究对象的上齿槽座角(SNA)、下齿槽座角(SNB)、上下齿槽座角(ANB)、颌上角(NA/PA);舌根后方气道前后径(PAS)、软腭后方气道横径(U-MPW)、会厌层气道前后径(V-LPW)、后鼻棘-咽顶点距(PNS-R)、舌骨最上缘至下颌骨垂直距离(H-MP)、软腭长度(SPL)、软腭厚度(SPT)以及舌骨至颈椎前平面距(H-CVP)。结果:研究组患者ANB,NA/PA,PAS,U-MPW,PNS-R及H-CVP均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SNA、SNB、V-LPW、H-MP、SPL及SP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相比,研究组患者术后ANB、PAS、U-MPW及H-CVP均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咽部数字X线测量指数能够较好的评价OSAHS患者行射频消融术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不同驯化温度对尖头鰂(Rhynchocypris oxycephalus)热耐受特征的影响, 本研究设置4组水温(14℃、19℃、24℃和29℃), 对尖头鰂驯化两周, 采用临界温度法观察尖头鰂的耐受温度。结果显示: 尖头鰂的热耐受性受到温度驯化的影响, 表现为高温驯化可以升高最大临界温度(CTmax), 4个驯化组的平均CTmax分别为32.29℃、33.23℃、33.40℃和35.71℃; 低温驯化可以降低最小临界温度(CTmin), 平均CTmin分别为0.00、0.10℃、2.10℃和5.27℃; 在适中的温度(19℃)驯化条件下具有最高的温度耐受范围(33.13℃)。在高温条件下的温度驯化具有较高的驯化反应率, 最大值出现在24—29℃内(0.46); 低温驯化反应率最大值出现在29—24℃内, 为0.63。尖头鰂在本研究的驯化区间(14—29℃)内的热耐受区域面积为478.98℃2, 与温水性鱼类的温度耐受性相当, 说明尖头鰂具有较强的温度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0.
研究分析了广西猫儿山中山森林中3种落叶阔叶树(亮叶水青冈Fagus lucida;青榨槭Acer davidti;缺萼枫香Lktuidambar acalycina)和4种常绿阔叶树(铁椎栲Castanopsis lainontii;曼青冈Cyclobalanopsis oxyodon;桂南木莲Manglietia chingii;银木荷Schima argentea)光合特性的季节性变化。除青榨槭外,在雨季饱和光照下,落叶树与常绿树的最大净光合速率(P-)差异不明显,而落叶树的最大气孔导度(G-)要比常绿树高;在旱季,落叶树的P-和Gmax下降幅度远大于常绿树,这伴随前者暗呼吸速率和光补偿点的大幅提高。常绿树和落叶树的表观量子效率(AQY)和凌晨光系统II潜在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predawn)在雨季差异不明显;在旱季,落叶树的AQY和Fv/Fm-predawn小于常绿树,说明前者遭受较严重的光抑制。此外,光合速率与气孔导度呈显著直线相关,但常绿树的直线斜率要比落叶树大,说明前者光合水分利用效率较高,这有利于常绿植物在干旱和低温条件下生存。光合速率与电子传递速率和温度也呈显著直线相关,但常绿树的直线斜率都小于落叶树,这说明常绿植物可以调节电子传递速率的变化来适应温度的宽幅的季节性变化。总之,落叶阔叶树需要相对较高的温度和水分供应才能满足光合作用的需要,而在干旱和低温条件下,落叶阔叶树尽管可以通过气孔和光系统II的调节来适应环境的变化,但还是无法避免严重的光抑制从而导致叶片脱落;与之相反,常绿植物却可以通过气孔调节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和通过电子分配耗散多余能量来适应干旱和低温的胁迫而使叶片维持四季常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