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0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28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啤酒酵母对杀假丝菌素抗性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杀假丝菌素(Candicidin)在0.8μ/ml的YEPG平板上能完全抑制呻酒酵母(Saechar-mycescerevisiae) H802-1B (a,lys2)及H802-5D(a,ade,ural)的生长。将H802-1B涂布在含有5—70μg/ml的抗生素平板上分离得到抗性突变体。第一次突变体的最高抗性水平是50μg/ml,从5—50μg/ml 抗生素平板上共获得39株自发突变株,第二次抗性突变株是将第一次突变体涂布在更高浓度(70—90μg/ml)的抗生素平板上分离到的。部分抗性突变株(70μg/ml和90μg/ml)与亲株H802-5D交配,测其分离子的抗性,所有杂合二倍体表现:抗性:敏感性为2:2分离现象。H1121-1A(a,lys2,CADR9)XH113-8A(a, ural,CADR30)的杂种抗性分离行为:PD(17个子囊),NPD(2个子囊)T(4个子囊)口遗传分析证明,实验用的抗性突变体有两个显性抗性基因CADHr30和CADR90.  相似文献   
3.
黑龙江晚白垩世植物区系及东亚、北美区系的关系   总被引:24,自引:5,他引:19  
本文记载了黑龙江嘉荫县乌云组所产植物化石,计有53种,隶属39属、28科。其中蕨 类植物7种,裸子植物8种,被子植物38种(包括单子叶植物1种),10个种为新种。 乌云组植物化石的区系及植被的分析结果表明,在植物区系成分中,大多是亚热带至暖温 带分子,具少数温带成分,由此组成的群落有暖性针叶林,落叶阔叶林和常绿阔叶林等,共同组 成暖性针阔叶混交林,指示当时气候温暖潮湿,大约是暖温带向亚热带过渡的气候特点。再从 植物化石叶子外貌特征来分析,其中全缘叶占40%; 叶的体积以中型的占大多数,大型和小型 的均少数; 脉序以具掌状脉的占多数。这些特征说明,沉积时期亦为温暖潮湿的气候。 晚白垩世在东亚出观的35属化石中,其中27属和北美共有,约占总属数的77%,这种区 系组成的相似程度,表明其区系具有密切的亲缘关系。这种亲缘随着时间的推移,在进入第三 纪或向更晚发展的进程中而逐渐减弱。主要由于大陆漂移和板块运动,使欧亚、北美在第三纪 初完全分离,此后这两块大陆隔离发展,植物区系的相同分子逐渐减少,以至现在生存植物中 的相同属仅占总数的4.1%,其中草本植物还占有相当大的比例。 根据我国东北地区晚白垩纪所产植物化石及同时代南方所产化石,大致可把晚白垩世的 植物区(带)划分为三个:(1)暖温带至亚热带植物区,主要代表植物是Metasequoia,Trochoden- droides,Platanus,Ampelopsis,Protophyllum,Pterospermites,Menispermites; (2)亚热带至热 带植物区,植物有Brachyphyllum,Cinnamomum,Nectandra和棕榈科植物; (3)亚热带或干 旱植物区,兼有南北过渡的植物或呈干旱性的植物。 乌云组植物大化石共有33属,和东亚,北美同时代植物群对比,出现不少相同属种,其中 15个属种出现在苏联晚白垩世的察加扬组及东锡霍特阿林,11个属种出现在日本晚白垩世 的Kuji地区,若与加拿大晚白垩世植物群比较,有11个相同属种; 与阿拉斯加晚白垩世植物 对比,则有12个相同属种; 若与乌云组同属一区的太平林场组比较,相同属种更多。再从孢粉 组合成分看,和本区松辽盆地明水组相同的属有15个,并具有少数晚白垩世代表性的花粉如 鹰粉、沃氏粉和山龙眼粉,表明乌云组的时代和明水组接近。同时在乌云组大化石中绝灭类型约占70%,证实该植物群的古老性。其时代属于马斯特里赫特期至达宁期而不是古新世。  相似文献   
4.
灵芝(Gesoderma lucidum)远在东汉(纪元102—200)年间的《神农本草经》中就有记载。中国劳动人民认识它远在此之前。国外最早的记载是1781年W. Curtis的“Boletuslucidus W.Curt,t. no 224’此种模式标本已不存在。Karsten (1881)在赫尔辛基植物博物馆留下一号标本作为新模式(neoty pe)。 不同的分类学家认为在同一种不同的标本上皮壳构造可能有变化,甚致在同一号标本中也有变化。菌肉的颜色也有变化。或许菌肉颜色变暗是由于纬度和海拔高度的不同,平均温度渐渐增加所致(Steyacrt,1972)。有些分类学家认为菌柄的有无不能作分类的依据。Stcyaert(1975)证明甚致硬皮灵芝(Gonoderma tornatum complex)的孢子因纬度和海拔高度的不同有改变。总而言之,我们可以说灵芝复合种(Ganoderma complcx)在自然界的存在是不稳定的。诚然,这是一条自然规律。在自然界每一个生物种都是连续不断的变化着。但也相对的稳定。它们在自然界的矛盾中生长和发育。本文作者同意其他分类学家的意见,即在灵芝属中孢子诸性状是唯一地分类根据。种与种之间孢子的性状是清楚的不同。同时他建议应用每一个种的综合性状作分类依据或许是正确的。因为不同的分类学家对灵芝有人持广义的概念,也有人持狭义的概念。对它的亲缘种自然也有不同。下列种类现作者认为可能是它的亲缘种类。它们是:无柄灵芝;弱光泽灵芝;四川灵芝;紫芝以及松杉树芝。现作者假定灵芝在本组中是一个中心种。其它亲缘种围绕它而诞生。于是形成一个较大的种群。也有分类学家称之为灵芝复合种。长期以来灵芝复合种已经成为分类上的困难问题。有人认为成了本组分类的绊脚石。作者研究本组真菌已有多年。根据他的经验认为持种的狭义概念大概更合乎自然规律。对于以上观点作者拟在另文中阐述。本文因限于篇幅,只报道{个新种。其中1新种应隶属紫芝组。它们是:大青山灵芝(Ganoderma daiqingshanense Zhao),昆明灵芝(G. kun-mingense Zhao),多分枝灵芝(G.Ramosissimum),澄海灵芝(G. chenghaiense Zhao)。以上所有引证标本都保藏于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真菌标本室。  相似文献   
5.
用DNA磷酸钙盐沉淀方法把含人PDGF(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A链cDNA的表达质粒pSV_2neo-A转染CHO细胞(中国仓鼠卵巢细胞),然后经G 418(400-800 μg/ml)筛选分离20个转染细胞株。选出其中At_1和Aot7细胞株所进行的实验结果表明,这些细胞的形态和生长行为均发生明显的变化,PDGF-A链mRNA的表达水平比CHO细胞明显增高,胞质有强阳性的PDGF荧光反应,显示有PDGF样蛋白的合成。这些细胞不但生长速率加快,有高密度持续生长的特性,而且能在软琼脂培基上形成大集落和在裸鼠体内接种形成纤维肉瘤,提示外源PDGF-A链基因的表达有使CHO细胞生长失控和发生细胞恶性转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本文分析了人肝癌细胞株7404,7721细胞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表达和EGF对肝癌细胞生长的促进作用。~(125)Ⅰ-EGF对7404细胞的结合试验表明结合是可饱和的和专一的,从~(125)Ⅰ-EGF对7404、7721细胞结合浓度曲线作Scatchard作图和计算,提示每个7404和7721细胞表面分别有1.1×10~5和0.7×10~5的EGFR分子。Northern杂交分析证明EGFR基因在7404,7721细胞中的转录产物主要是5.6 kb EGFR mRNA,免疫印迹分析证明7404细胞和7721细胞的EGFR为170kd的蛋白。EGF对培养于含10%或0.5%小牛血清的RPMI-1640培液中的7404、7721细胞的贴壁依赖性生长有促进作用,促进作用的程度与培液中CS含量有一定关系,提示EGF的促生长作用可能是EGF与血清中其他成分协同作用的结果。EGF对培养于软琼脂中的7404,7721细胞的贴壁不依赖性生长也有明显促进作用。综合上述实验结果说明EGFR基因在人肝癌细胞中是活跃表达的,EGF可能是肝癌细胞生长依赖的一个重要有丝分裂原。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了人胃低分化粘液性腺癌细胞MGC 80-3不同周期时相中ConA受体的分布与侧向运动。MGc 80-3细胞经同步化培养,用F-ConA标记。被标记细胞中G_1、S和G_2期呈不连续的分布,但它们之间又存在显著的差异。M期呈较均匀的强荧光分布(与其它时相细胞比较)。荧光漂白恢复方法测定ConA受体复合物侧向运动表明:各个周期时相之间不仅运动方式不同,而且运动速率也有显著差异。M期与G_1期主要表现出扩散型运动;而S期与G_2期表现为流动型运动。G_1期的扩散系数大干M期的;S期的流动速率大于G_2期的。但可动分子百分比以G_2期最高。这些结果表明了ConA受体的动力学性质。它受到细胞周期的调节。  相似文献   
8.
本文根据采自黄山的标本描记翅目昆虫(plecoptera)一新种东方华钮SinacroneuriaorientalisYangetYang,并以此为模式种在科(Perlidae)钮亚科(Acroneuriinae)中建立一新属(sinacroneuria),模式标本保存在北京农业大学昆虫标本室。  相似文献   
9.
本文用N ̄(15)标记水稻和绿肥研究了稻田土壤-作物-家畜系统中氮的循环。N ̄(15)标记稻草喂羊,羊体回收饲料稻草N31.16%,羊粪28.26%,羊尿5.72%,总回收65.14%,损失34.86%。将羊粪尿单施,稻谷回收饲料稻草N3.19%,水稻全株回收4.82%,土壤残留19.00%,损失10.14%。故羊体、水稻及土壤残留共回收饲料稻草N54.98%.将羊粪与尿素配施,则饲料稻草N的总回收率为55.88%。N ̄(15)标记绿肥喂猪;猪体回收饲料绿肥N23.51%.猪粪23.85%,猪尿28.76%,总回收率76.12%,损失率23.88%。将猪粪、尿还田,稻谷回收饲料绿肥N6.69%,水稻全株回收10.05%,土壤残留19.17%,故猪体、水稻和土壤残留共回收饲料绿肥N52.73%,将猪粪与尿素配施,则饲料绿肥N的总回收率为52.75%。  相似文献   
10.
纵纹腹小鸮的繁殖生态学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雷富民 《生态学报》1994,14(2):205-208
本文报道了纵纹腹小(Athenenoctuaplunipes)的繁殖和生活习性等,繁殖期雌雄成对活动。巢位于陡峭悬崖壁的土洞或裂缝里,内无巢材.雌鸟产卵于洞内松软的沙土上。每窝产5一6枚卵,由雌鸟孵化.卵化率平均92.7%,幼鸟成活率58.3%.雌雄共同育雏,育雏期39d.繁殖期食物以鼠和甲壳类昆虫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