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11篇
  免费   1940篇
  国内免费   2385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253篇
  2022年   287篇
  2021年   283篇
  2020年   322篇
  2019年   296篇
  2018年   235篇
  2017年   253篇
  2016年   282篇
  2015年   326篇
  2014年   536篇
  2013年   423篇
  2012年   505篇
  2011年   592篇
  2010年   541篇
  2009年   614篇
  2008年   765篇
  2007年   492篇
  2006年   427篇
  2005年   518篇
  2004年   474篇
  2003年   411篇
  2002年   408篇
  2001年   369篇
  2000年   343篇
  1999年   294篇
  1998年   247篇
  1997年   220篇
  1996年   247篇
  1995年   238篇
  1994年   197篇
  1993年   175篇
  1992年   167篇
  1991年   171篇
  1990年   136篇
  1989年   163篇
  1988年   45篇
  1987年   35篇
  1986年   33篇
  1985年   25篇
  1984年   20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15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3篇
  1958年   5篇
  1956年   2篇
  1955年   1篇
  1953年   2篇
  195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研究康复新液联合胸腺五肽局部应用对口腔溃疡的疗效及对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介素-6(Interleukin,IL-6)、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唾液分泌型免疫球蛋白(secretory im-munoglobulin A,SIgA)、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IgG)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86例口腔溃疡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康复新液组(n=43)和联合治疗组(n=43)。康复新液组患者采取康复新液治疗,联合治疗组则采取康复新液联合胸腺五肽局部应用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症状改善情况、疼痛缓解时间和溃疡愈合时间、血清TNF-α、IL-6、SOD水平变化情况、SIgA和IgG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和复发情况。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72 h后疼痛程度均明显改善,溃疡直径显著缩小,总积分明显下降,总积分下降指数显著攀升(P0.05);血清TNF-α、IL-6水平明显下降,血清SOD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康复新液组患者相比,联合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升高(P0.05),疼痛程度、溃疡直径、总积分、总积分下降指数改善情况更优(P0.05),缓解时间和溃疡愈合时间明显缩短(P0.05),血清TNF-α、IL-6水平下降和血清SOD水平升高程度更明显(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SIgA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IgG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联合治疗组以上指标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康复新液组(P0.05),复发率明显较低(P0.05)。结论:康复新液联合胸腺五肽局部应用治疗口腔溃疡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康复新液单药治疗,可有效缓解疼痛、减轻患者相关症状、加速愈合,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清TNF-α、IL-6水平及提高血清SOD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寻一种有效地从骨肉瘤患者外周血中富集并鉴定循环肿瘤细胞的方法。方法:利用基于物理过滤与原位杂交结合的技术对骨肉瘤患者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分离并鉴定。采用直径8μm纳米滤膜截留外周血中体积较大的白细胞及肿瘤细胞,利用多重RNA原位杂交技术检测CD45、EpCAM、CK8、CK18、CK19、vimentin及twist基因表达,并根据结果对滤膜截留下的细胞进行鉴定并分型。结果:本研究所使用的基于物理过滤与原位杂交技术的循环肿瘤细胞检测方法可以高效地从骨肉瘤患者外周血中富集骨肉瘤循环肿瘤细胞,该方法富集细胞的效率超过90%。15例健康志愿者中1例志愿者检测结果阳性。20例纳入研究的骨肉瘤患者中19例患者外周血中检测出CTC,CTC计数范围为0-20。肿瘤转移患者外周血CTC计数为11.33±5.88,肿瘤未转移患者外周血CTC计数为4.36±2.9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22)。肿瘤转移患者外周血间质型CTC比例高于肿瘤未转移患者(P=0.0031)。结论:利用基于物理过滤与原位杂交结合的技术可以有效地检测骨肉瘤患者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CTC检测结果可以作为辅助判断肿瘤转移情况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自拟消水散联合利尿剂治疗癌性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恶性肿瘤伴癌性腹水患者8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分别为42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利尿剂治疗,研究组予以自拟消水散联合利尿剂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TNF-α,IL-2,IL-4,IL-6,CD3~+,CD4~+及CD4~+/CD8~+含量的变化情况以及临床疗效。结果:与治疗前对比,两组治疗后血清TNF-α,IL-2,IL-4及IL-6均降低,CD3~+,CD4~+及CD4~+/CD8~+均升高,CD8~+均降低,CEA,CA125,CA153及CA199均降低(P0.05);与对照组对比,研究组治疗后血清TNF-α,IL-2,IL-4,IL-6较低,CD3~+,CD4~+及CD4~+/CD8~+较高,CD8~+较低,CEA,CA125,CA153及CA199较低(P0.05);研究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水散联合利尿剂治疗癌性腹水的疗效确切,能显著降低炎症指标及肿瘤标志物,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高氧对雄激素敏感的前列腺癌细胞移植瘤生长及其缺氧诱导因子-1α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前列腺癌前列腺淋巴结癌(LNCa P)细胞接种于36只Foxn1小鼠的双侧腹,并将其随机放置于含氧量不同的气室中并分组如下:缺氧组11例,常氧组16例,高氧组9例。处理28天后进行称重,麻醉处死,从左心室取血样;分离出移植瘤并进行称重。采用Western blotting、免疫荧光分析、血红蛋白测定的方法对各组移植瘤生长、血管生成及血管化、缺氧诱导因子-1(HIF-1α)表达以及细胞信号转导因子表达进行检测。结果:缺氧组的移植瘤生长较常氧组快(P0.05);高氧组移植瘤生长与常氧组相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氧组移植瘤的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表达均较常氧组高,而缺氧组移植瘤的HIF-1α表达与常氧组基本相似。缺氧组移植瘤的血[HB]增长率(175%)高于常氧组(45%)。高氧组的Nrf2的表达水平较常氧组明显增加(P0.05)。结论:体内高氧诱导HIF-1α在LNCa P肿瘤高表达的同时,不会加快肿瘤的生长。  相似文献   
5.
砷是一种无处不在的有毒类金属,其强致癌性引起了人类的广泛关注。在自然环境中,砷的转化存在物理化学过程和生物过程,其中微生物介导的砷转化是环境砷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微生物的耐砷特性与砷吸收、氧化还原、甲基化、区隔化和外排等过程密切相关。砷在微生物体内的转运转化主要与砷解毒有关,但某些微生物可利用氧化还原过程产生的能量以维持其生长需求。本文综述了微生物介导的砷吸收、转化、区隔化和外排机制,这对阐明砷的地球化学循环过程及指导砷污染土壤和水体修复、阻控农作物砷吸收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一株PCBs降解菌的降解特性及发酵条件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针对一株多氯联苯的高效降解菌,考察其对多氯联苯(PCBs)的降解特性,并对降解条件进行优化。【方法】以不同浓度的2,4,4′-TCB与3,3′,4,4′-TCB为唯一碳源,研究苜蓿中华根瘤菌(Sinorhizobium melilon)对不同多氯联苯的降解转化能力,并进行发酵条件优化以及共代谢试验。【结果】接入菌株转化7 d后,随着底物浓度的增加,该菌对2,4,4′-TCB的降解能力呈下降趋势。在最低浓度1.0 mg/L时降解率最高,为93.3%;而在最高浓度50.0 mg/L时为65.1%。对于较难降解的四氯联苯3,3′,4,4′-TCB,菌株在最低浓度1.0 mg/L时降解率为56.2%,最高浓度25.0 mg/L时为22.8%。在温度30°C、pH 7.0、接种量4.5 mL、装液量25 mL时,获得菌株转化10.0 mg/L 2,4,4′-TCB的最优发酵条件,7 d的降解率由原来的54.8%提高到83.6%。柠檬烯、香芹酮及甘露醇作为共代谢底物也可较好地提高菌株降解效果。【结论】苜蓿中华根瘤菌对PCBs有很好的降解效果,研究结果对PCBs的微生物降解及环境中PCBs的生物修复具有较好的意义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前,国内普遍采用亮菌固体发酵工艺生产亮菌制剂。采用小型发酵罐液体深层发酵和液体静置发酵对亮菌发酵工艺进行优化研究。液体深层发酵采用28℃,200 r/min,通气量1∶1 v/v·m,培养7 d,亮菌干重为16.55g/L,其中菌丝体中多糖含量为5.42%,蛋白含量为1.75%;液体静置发酵采用500 mL三角瓶,28℃,150 r/min,摇瓶3 d后静置发酵14 d,亮菌干重可达10.69 g/L,发酵液中多糖含量为1.016 g/L,蛋白含量为0.320 g/L。对液体静置发酵进一步研究发现其发酵液中亮菌甲素含量可达3.118 mg/L。由此可见,两种发酵方式在保证生物量和活性成分的前提下,缩短了发酵周期,均优于传统的固体发酵工艺,值得工业生产借鉴。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微生物腈水解酶水解腈类化合物制备有机酸已逐步受到关注。本研究分离到一株表现出较高腈水解酶活力的细菌菌株,通过形态学、生理生化实验以及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将其鉴定为恶臭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utida CGMCC3830。结合单因素及响应面法对该菌株产腈水解酶的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获得最适培养条件为:甘油13.54 g/L,胰蛋白胨11.59 g/L,酵母粉5.21 g/L,KH2PO4 1 g/L,NaCl 1 g/L,脲1 g/L,初始pH 6.0及培养温度30℃。通过优化,酶活由2.02 U/mL提升至36.12 U/mL。对该菌株底物特异性的考察结果表明,恶臭假单胞菌腈水解酶对芳香族腈类化合物具有较高的水解活力。将其应用于烟酸的生物合成中,2 mg/mL游离细胞能90 min内将20.8 g/L 3-氰基吡啶彻底转化,制备得到相应烟酸。这些结果表明恶臭假单胞菌P.putida CGMCC3830在烟酸的规模化生产中具有一定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9.
10.
腺苷酸激酶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可溶性高表达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报道了鸡肌腺苷酸激酶基因的克隆和在温控启动子PRPL调控下在大肠杆菌中的可溶性高效表达.SDS-PAGE分析表明,鸡肌腺苷酸激酶的含量可占大肠杆菌细胞总蛋白含量的38%.利用Johnson等的干冰/乙醇-冰水浴反复冻融法,可将此重组蛋白进行富集,纯度可达85%以上.鸡肌腺苷酸激酶可与抗兔肌腺苷酸激酶单克隆抗体产生强的交叉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