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81篇 |
免费 | 276篇 |
国内免费 | 136篇 |
专业分类
993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1篇 |
2024年 | 13篇 |
2023年 | 19篇 |
2022年 | 38篇 |
2021年 | 33篇 |
2020年 | 30篇 |
2019年 | 30篇 |
2018年 | 23篇 |
2017年 | 32篇 |
2016年 | 37篇 |
2015年 | 43篇 |
2014年 | 46篇 |
2013年 | 41篇 |
2012年 | 37篇 |
2011年 | 48篇 |
2010年 | 50篇 |
2009年 | 34篇 |
2008年 | 70篇 |
2007年 | 44篇 |
2006年 | 44篇 |
2005年 | 43篇 |
2004年 | 41篇 |
2003年 | 24篇 |
2002年 | 24篇 |
2001年 | 19篇 |
2000年 | 13篇 |
1999年 | 16篇 |
1998年 | 9篇 |
1997年 | 7篇 |
1996年 | 8篇 |
1995年 | 6篇 |
1994年 | 8篇 |
1993年 | 7篇 |
1992年 | 9篇 |
1991年 | 12篇 |
1990年 | 9篇 |
1989年 | 6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2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2篇 |
1975年 | 1篇 |
1959年 | 1篇 |
195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引起过敏反应的食品必须作为特定原材料进行标识,食物过敏原测查市场发展势头良好。国家规定的检查法(通知法1)的市场扩大也出现了界限。在这样的背景下,便捷式试剂盒登场,在以质量管理为目的的市场咨询方面发挥优势。[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从能量角度粗谈人体的几个定量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构思源于线粒体的功能研究,从能量角度,分析了静息状态下裸露的人体散热及功耗,其中辐射散热占1/2以上,对流散热约1/3,排泄散热约1/8;进而讨论了人体所需食物、氧和水;同时探讨人体生理温度的维持,粗略计算了人体理想最低功耗及负熵量,提供了满足个体需求的简便算法,为越来越流行的节食减肥或节食长寿留下可供参考的红线。 相似文献
5.
在20℃和25℃培养温度下研究了3种食物浓度对老年低额(Simocephalus vetulusOF Müller)生长与生殖的影响。结果表明:老年低额有4个幼龄(在20℃、低食物浓度下有5个)和10-13个成龄。成龄的龄期明显高于幼龄,第一成龄的发育时间一般最长。在相同温度下,老年低额的首次怀卵所需时间及各龄期一般随食物浓度的增加而缩短,而各龄的平均体长及其生殖量则呈相反的趋势。在相同的食物条件下,25℃老年低额在生长后期的平均体长明显高于20℃,而各龄期却小于20℃。最大体长是2.82mm,出现在25℃、高食物浓度下的第16龄。老年低额的平均最大生殖量和最大内禀增长率分别为144个和0.41/d,均出现在25℃和高食物浓度下。统计分析显示老年低额的生殖量与体长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老年低额的食物浓度域值小于1×104cells/mL(Scenedesmus obliquus)。作者探讨了老年低额在渔业生产中作为活体饵料养殖对象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6.
7.
8.
植物生长季节不同栖息地高原鼠兔的食物选择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本文采用胃内容物镜检分析法,对栖息于青藏高原矮嵩草草甸、垂穗披碱草草甸和杂类草草甸中的高原鼠兔的主要食物组成进行了比较分析,旨在探讨栖息地变化对高原鼠兔食物组成的影响,揭示高原鼠兔对栖息地变化的生存对策和适应性.研究结果表明:在矮嵩草草甸,高原鼠兔主要取食垂穗披碱草、早熟禾、蓝花棘豆和甘肃棘豆;在垂穗披碱草草甸,主要选择垂穗披碱草、甘肃棘豆、蓝花棘豆、矮嵩草和二柱头蔗草;在杂类草草甸,喜食植物种类为垂穗披碱草、蓝花棘豆、甘肃棘豆、早熟禾、弱小火绒草、长茎藁本、兰石草和红花岩生忍冬.在整个植物生长季节,高原鼠兔在3种栖息地共取食27种植物,其中垂穗披碱草、甘肃棘豆和蓝花棘豆在不同栖息地中选择指数较高,为高原鼠兔优先选择的食物;在不同栖息地,高原鼠兔取食植物有差别,垂穗披碱草草甸为16种、矮嵩草草甸为22种,杂类草草甸为24种;喜食食物比例也存在着明显差别,在垂穗披碱草草甸,垂穗披碱草比例高达40.5%,在矮嵩草草甸,甘肃棘豆比例也达到23.7%,而在杂类草草甸,选食比例最高的兰石草仅为14.6%,说明在该草甸高原鼠兔食物选择呈现泛化趋势.相似性指数分析结果也表明,杂类草草甸中高原鼠兔主要食物组成与其它两种栖息地有较大的区别.从而说明当栖息地植物群落种类组成发生变化后,高原鼠兔可以通过改变其食物组成而适应新的栖息地. 相似文献
9.
抗冻蛋白结构与抗冻机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抗冻蛋白(amifreeze proteins,AFPs)是20世纪60年代从极地鱼血淋巴中分离的一种大分子抗冻剂,迄今为止科学工作者已从陆地昆虫、植物、细菌和真菌等各类生物中分离到多种抗冻蛋白,并测得了它们的基因序列及一些晶体结构,近些年的工作主要集中在该类蛋白质抗冻机制的研究上。抗冻蛋白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它不但可以应用于食物的冷鲜贮存及移植器官的低温保存,还可通过转基因提高经济作物的抗冻能力。 相似文献
10.
内蒙古库布齐沙地黑线仓鼠食物构成的季节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线仓鼠 (Cricetulusbarabensis)是广泛分布于我国华北和中原地区草原、农田的一种农牧业害鼠[8] ,在这些生境中 ,其食物以各种农作物和牧草种子为主 ,并取食大量昆虫[1,3 ,5,6 ] 。在鄂尔多斯高原库布齐沙地环境中 ,由于该种耐受高温环境的能力相对较低 ,仅分布在郁蔽程度较高的固定沙地和农田。研究表明 ,本地区该种的数量近年呈上升趋势[2 ] 。结合研究其数量变动规律 ,我们于 1996年 4~ 10月对其食物构成的季节变化进行了研究 ,以分析其生态适应对策。1 研究方法研究点设在库布齐沙地东段的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