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3篇
  免费   592篇
  国内免费   328篇
  2043篇
  2025年   16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43篇
  2020年   55篇
  2019年   51篇
  2018年   47篇
  2017年   54篇
  2016年   71篇
  2015年   73篇
  2014年   79篇
  2013年   86篇
  2012年   87篇
  2011年   103篇
  2010年   80篇
  2009年   74篇
  2008年   174篇
  2007年   71篇
  2006年   65篇
  2005年   81篇
  2004年   75篇
  2003年   61篇
  2002年   56篇
  2001年   55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47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36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29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79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2篇
  1955年   1篇
  1953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4年至2005年MRSA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调查龙岩市第一医院2004年至2005年各病区各类标本MRSA分离率及对常用抗生素耐药率。方法用VITEK 32细菌仪GPI卡鉴定及Slidex Staph-k it、MRSA胶乳凝集试验确认,用VITEK 32细菌仪GPS101做药敏,并统计分析。结果共检查229株SA,其中2004年MRSA为56.6%,耐药率苯唑西林、青霉素G为100%,优力新、头孢噻吩为100%,红霉素79%,四环素73%,环丙沙星71%,氯洁霉素36%,万古霉素0%;2005年MRSA为59.4%,耐药率苯唑西林、青霉素G、优力新、头孢唑啉为100%,红霉素94%,环丙沙星89%,氧氟沙星88%,四环素76%,氯洁霉素50%,利福平43%,万古霉素0%。结论该院SA耐药性监测显示临床分离SA的耐药性和交叉耐药性已相当严重,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严密监测、控制和预防MRSA感染,严格执行院内消毒隔离制度,防止MRSA扩散,定期对临床分离菌株的耐药性进行分析,避免万古霉素过度使用,防止耐万古霉素SA产生。  相似文献   
2.
具有阶段结构和非线性接触率的SI传染病模型的渐近性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一类具有阶段结构和非线性接触率的传染病模型的渐近性态,得到了传染病最终消除和成为地方病的阀值.  相似文献   
3.
北带马尾松毛虫灾害发生级别的气候因子预报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河南省四县马毛尾松毛虫灾害20多年的观测数据及相应27项气象资料为研究材料,采用双重筛选逐步回归的方法,通过计算机处理,建立了15个我国北带马尾松毛虫灾害的预报模型.经回测历史符合率为60%~90%.本研究的创新在于以方差为权重客观地将三个预报指标加权平均为一个综合指标,并据此划分出灾害的3个等级,使其更具科学性.  相似文献   
4.
齐鲁  袁理  吴萍  冶亚平  丁彦青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2,12(34):6607-6610,6614
目的:HPV有许多类型,其大致可分为高危型和低危型,高危型HPV感染是导致宫颈癌发生的首要原因,在HPV基因组中,E6基因是促进宫颈细胞癌变的关键基因,本文主要研究HPV中的E6基因在各种不同型别的HPV中的进化关系,并对E2基因碱基替换率进行分析,探讨高危型HPV与低危型HPV的区别.方法:本文对不同类型HPV E6氨基酸序列构建系统发生树,探讨识别高危型HPV可能的一致序列,对E6基因其中一处能导致恶性程度增加的突变进行分析.并对HPV16与其位于同一颗树的HPV35和HPV31计算相对碱基替换率.结果:高危型HPV均源自同一株病毒株的进化.各种HPV型别中,高危型HPV E6蛋白对应于HPV16E6蛋白的第83位氨基酸为缬氨酸更为保守,HPV中除E2以外的其他基因的非同义替换率均小于同义替换率.结论:HPV E6蛋白对应于HPV16E6蛋白的第83位氨基酸为缬氨酸能更好地实现HPV E6蛋白的致癌作用.HPV基因中除E2以外的基因在进化过程中都较为保守,是HPV增殖生长的关键基因,而E2部分区域非同义替换率大于同义替换率,说明E2这部分区域的突变能够更好的促进HPV的增殖和生长.  相似文献   
5.
研究2010至2011年我院鲍曼不动杆菌的分布特征及耐药性变化,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取自2010至2011年我院各科室送检的全部标本(包括血、尿、便、痰、分泌物等),经培养后,挑取纯菌落,进行菌种鉴定及药物敏感性分析.2010至2011年我院鲍曼不动杆菌的检出率不断上升,由2010年的4.6%上升到2011年的6.8%,以ICU病房鲍曼不动杆菌的上升最快.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检出率也不断增加,从2010年的1.7%上升到2011年的2.8%.鲍曼不动杆菌对多粘菌素B的耐药率为0%;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对多粘菌素B的耐药率2 a分别为0%和7.8%.鲍曼不动杆菌及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检出率越来越高,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率也越来越高,多粘菌素B联合β-内酰胺类抗生素是目前针对鲍曼不动杆菌的最佳药物.临床应重视鲍曼不动杆菌及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感染,合理应用抗茵药物,以避免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流行.  相似文献   
6.
南美鲱鱼的含肉率及肌肉营养评价   总被引:23,自引:5,他引:2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测定了 6尾南美鲱鱼的含肉率及其营养成分 ,并对其营养价值进行综合评定。该鱼 (鲜样 )含肉率 83.6 5 % ;肌肉中含粗蛋白 1 7 74 % ,粗脂肪 5 2 5 % ,粗灰分 1 0 2 % ,水分 74 73% ,无氮浸出物 1 2 6 %。干物质中水解氨基酸总量 70 36 % ,其中必需氨基酸 2 7 90 % ,占氨基酸总量的 39 6 5 % ;游离氨基酸总量1 2 6 5 1 8mg 1 0 0g;必需氨基酸指数为 4 0 33;矿物质含量丰富 ,尤其是硒。认为南美鲱鱼是一种营养价值和养殖价值都比较高的淡水养殖新品种 ,具有良好的开发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通过5个土壤Cu2+水平(0,20,50,100,150mgkg-1)的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土壤Cu2+水平接种AM真菌对紫云英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随着土壤Cu2+水平升高,紫云英生物量下降,与未接种相比,接种AM真菌明显提高了紫云英的生物量,接种G.intraradices对紫云英生物量的提高比接种G.mosseae更为明显,两者间呈显著性差异。(2)随着土壤Cu2+水平升高,紫云英根段浸染率下降,菌丝琥珀酸脱氢酶、碱性磷酸酶活性也下降。(3)在相同土壤Cu2+水平接种不同的AM真菌,紫云英根段浸染率有显著差异,接种G.intraradices的紫云英根段浸染率显著高于接种G.mosseae的处理,其菌丝琥珀酸脱氢酶活性及碱性磷酸酶活性也显著高于接种G.mosseae的处理。(4)接种G.intraradices能显著抑制Cu2+从紫云英地下部分向地上部分的运转,降低Cu2+的毒害,接种G.mosseae相对促进了Cu2+的运转。以上结果显示,Cu2+污染土壤中接种G.intraradices对紫云英生长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气候变化背景下我国东北三省农业气候资源变化特征   总被引:42,自引:5,他引:42  
基于1961-2007年中国东北三省72个气象台站的气象资料,分析了东北三省全年及温度生长期内的平均气温、≥10 ℃积温、降水量、日照时数和参考作物蒸散量等农业气候资源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研究期间,东北三省年均气温总体呈升高趋势,其气候倾向率为0.38 ℃·10 a-1;温度生长期内≥10 ℃积温同样呈上升趋势,且积温带逐渐北移东扩,全区高于3200 ℃·d积温带面积增加了2.2×104 km2,2800~3200 ℃·d积温带北移0.85°、东移0.67°,2400~2800 ℃·d积温带北移1.1°;东北三省年日照时数显著下降,且以松嫩平原东部、吉林省中西部平原、辽河平原西部的减少尤为明显,全区年日照时数高于2800 h的区域面积由13.6×104 km2缩小到4.1×104 km2,2600~2800 h的区域向西推进了1.5°;全区温度生长期内日照时数平均为1174 h,与1961-1980年相比,1981-2007年温度生长期内的日照时数高值区明显减少,日照时数1200~1400 h的区域向西推进了0.9°;1961-2007年间,研究区年降水量及温度生长期内降水量均呈下降趋势;黑龙江省全年参考作物蒸散量整体呈增加趋势,吉林省中西部平原区有所减小、东部山区呈增加趋势,辽宁省均呈减小趋势,与1961-1980年的年均值相比,1981-2007年年参考作物蒸散量高于900 mm区域向西推移了约1°;黑龙江省和吉林省绝大部分区域温度生长期内参考作物蒸散量逐年增加,而辽宁省绝大部分区域以小于14 mm·10 a-1的幅度在减少.  相似文献   
9.
五种鳗鲡的含肉率及肌肉营养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  &#  &#  &#  &#  &#  &#  &# 《水生生物学报》2015,39(4):714-722
研究利用营养测试方法对日本鳗鲡、欧洲鳗鲡、美洲鳗鲡、花鳗鲡和太平洋双色鳗鲡共5种养殖鳗鲡的含肉率及肌肉营养成分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 5种鳗鲡含肉率61.77%69.22%, 日本鳗鲡和太平洋双色鳗鲡显著高于欧洲鳗鲡和花鳗鲡 (P0.05); 水分含量为62.34%71.80%, 粗蛋白含量为11.31% 18.47%, 脂肪含量为8.62% 24.48%, 灰分含量为0.92%1.06%; 均含有18种氨基酸, 其中包括8种人体必须氨基酸, 总氨基酸含量存在差异, 鲜味氨基酸含量占37.43%38.77%, 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为65.2574.77, 其构成比例符合FAO/ WHO的标准, 色氨酸、异亮氨基酸和缬氨酸等氨基酸为限制性氨基酸; 富含磷、钾、铁和锌等多种矿物元素, 日本鳗鲡和花鳗鲡含量最高; 均含有16种脂肪酸, 其中饱和脂肪酸(SFA) 7种, 不饱和脂肪酸(UFA)9种; 脂肪酸中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含量较高, 分别占总量的41.92%48.27%和6.63%16.87%。研究结果表明: 5种鳗鲡的肌肉为高蛋白、鲜味氨基酸与必需氨基酸含量高的优质蛋白源; 富含磷、钾、铁、锌等矿物元素, 可作为补充人体矿物质营养的膳食来源; 脂肪酸以不饱和脂肪酸为主, 多不饱和脂肪酸和DHA比值高。因此, 5种鳗鲡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且有益人体健康, 均是优良的水产养殖种类。  相似文献   
10.
溪流广泛分布于高寒森林地表, 凋落于其中的林木凋落物的分解是整个森林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重要环节, 水体流动过程中的冲刷和淋洗作用及其他独特的环境条件可能显著影响凋落物中木质素的降解。该研究采用凋落袋法对比研究了岷江上游高寒森林4种典型且初始质量差异显著的凋落叶, 即康定柳(Salix paraplesia)、高山杜鹃(Rhododendron lapponicum)、方枝柏(Sabina saltuaria)和四川红杉(Larix mastersiana), 在不同生境(林下、溪流和河岸带)下分解过程中木质素残留质量和浓度(质量百分率)的动态变化特征。经过两年的分解, 发现溪流显著促进了凋落叶中木质素的降解; 同一物种凋落叶在不同生境下木质素残留质量差异显著(p < 0.05), 整体表现为溪流<河岸带<林下; 在凋落叶分解的初期木质素有明显的降解, 其浓度表现为先降低后升高, 但不同物种之间存在显著(p < 0.05)的差异; 在整个分解过程中, 木质素残留质量总体呈现出了降低的趋势。此外, 生境类型、分解时期和区域性环境因子(温度、pH值和营养元素的有效性)能显著影响木质素的降解率。这些结果表明, 传统上认为木质素在凋落叶分解初期相对稳定的观点可能并不准确, 其浓度很可能是先下降后升高, 这也与有关木质素动态的最新研究结果相一致。另一方面, 在不同分解时期和不同生境下, 凋落叶木质素降解率表现出了显著差异, 表明区域性环境因子在凋落叶分解和木质素降解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