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18篇 |
免费 | 247篇 |
国内免费 | 120篇 |
专业分类
785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1篇 |
2024年 | 14篇 |
2023年 | 24篇 |
2022年 | 26篇 |
2021年 | 26篇 |
2020年 | 23篇 |
2019年 | 26篇 |
2018年 | 21篇 |
2017年 | 18篇 |
2016年 | 23篇 |
2015年 | 29篇 |
2014年 | 35篇 |
2013年 | 31篇 |
2012年 | 24篇 |
2011年 | 24篇 |
2010年 | 34篇 |
2009年 | 26篇 |
2008年 | 27篇 |
2007年 | 22篇 |
2006年 | 27篇 |
2005年 | 21篇 |
2004年 | 28篇 |
2003年 | 28篇 |
2002年 | 15篇 |
2001年 | 15篇 |
2000年 | 12篇 |
1999年 | 20篇 |
1998年 | 22篇 |
1997年 | 18篇 |
1996年 | 13篇 |
1995年 | 10篇 |
1994年 | 22篇 |
1993年 | 12篇 |
1992年 | 10篇 |
1991年 | 9篇 |
1990年 | 10篇 |
1989年 | 11篇 |
1988年 | 3篇 |
1987年 | 3篇 |
1986年 | 4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1篇 |
1983年 | 2篇 |
1982年 | 1篇 |
1981年 | 2篇 |
195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贵州省植物园引种苏铁蕨成功①王用平魏德生曾莉莉陈德明(贵州省植物园,贵阳550004)苏铁蕨(Braineainsignis(Heek.)J.Sm)又称赤蕨,为乌毛蕨科苏铁蕨属单一野生蕨类,是孢子植物向裸子植物进化的一种植物。属珍稀濒危植物。我省镇宁... 相似文献
2.
2009年3~6月,采用样方法对四川省洪雅县人工林赤腹松鼠危害相关的生境因子进行了调查。共设置了240个样方。样方调查中记录了2个反应危害等级的变量(危害株数和乔木总数)和11个生境变量(森林类型、海拔、坡向、坡度、坡位、距最近道路距离、距最近水源距离、乔木均高、乔木平均胸围、灌木盖度和草本盖度)。通过广义线性模型研究这些因子与人工林赤腹松鼠危害程度的关系。结果显示,赤腹松鼠危害程度与森林类型、坡度、坡向、乔木平均胸围呈显著性相关,与其他因子无显著相关性,在柳杉-杉木林中的危害高于纯柳杉林,在阴坡的危害低于其他坡向,危害程度随坡度和乔木平均胸围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3.
中国赤螨两新种(蜱螨亚纲:赤螨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醉语言忆述赤螨科2属2新种。朱亭纤赤螨Leptus zhuingensis sp.nov.,外寄生于刺股钩臂叶甲和一种蝉,新种与L.draco Southcott近似,前感毛基部位于骨化程度较低之盾片上,但新种Vs刚毛位于足Ⅱ膝节上,而不象L.draco位于足I膝节上,新种须肢股节上刚毛为披针形,而L.draco为棒状,以资区别。湖南查丽赤螨Charletonia hunanensis sp.no 相似文献
4.
干扰会导致生物结皮斑块破碎并退化。为明确生物结皮斑块破碎诱发生物结皮退化机理,以黄土丘陵区土生对齿藓(Didymodon vinealis)结皮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干燥-复水条件下,单株和直径1 cm、2 cm、3 cm、4 cm、5 cm的藓结皮斑块内土生对齿藓的干燥速率、渗透调节物质、丙二醛和光合色素含量等的变化,以期揭示干扰后生物结皮退化的生物学机理。结果表明(1)除单株外,干燥速率随斑块面积减小而增加,直径1 cm斑块内藓的干燥速率是直径5 cm的2倍。(2)反复干燥-复水25天后,直径小于5 cm的斑块内藓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叶绿素含量低于直径5 cm斑块内藓的含量,丙二醛含量随斑块面积变化无明显规律。(3)干燥速率与斑块面积、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及叶绿素含量均呈极显著负相关。以上结果表明,藓结皮斑块面积通过影响斑块内藓类植物干燥速率进而影响其渗透调节和光合作用能力。藓结皮斑块面积减小,藓类植物干燥速率增大,生理活性降低,是藓结皮斑块破碎诱发其退化的原因。研究从藓类植物生理的角度,阐明了干扰后藓类植物衰亡的生理学原因,为生物结皮的保护和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在不同的高温胁迫条件下 ,对湿地匍灯藓 (Plagiomnium acutum)和大羽藓 (Thuidium cymbifolium)过氧化物酶 (POD)活性及其与处理时间和处理温度的关系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 ,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 ,随着温度的升高 ,POD活性增加 ,二者成线形关系。在一定温度条件下 ,一般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 ,POD活性增加。但是当超过一定的温度 (4 5~ 5 0°C)以及一定的处理时间 (4~ 6h) ,POD活性有所下降。结果还表明 ,湿地匍灯藓的POD活性显著高于大羽藓。而且在高温胁迫下 ,湿地匍灯藓 POD活性变化比大羽藓活跃 ,其变化幅度也比大羽藓大。 相似文献
6.
通过模拟高温和干旱处理,对喀斯特石漠化生境中南亚毛灰藓(Homomallium simlaense(Mitt.)Broth.Mitt)在胁迫条件下生理特征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南亚毛灰藓在高温和干旱条件下,各项生理指标均与相对含水量呈显著正相关;丙二醛、渗透调节物质和叶绿素含量均随处理时间的增加和含水量的降低而减少,但植株仍保持较高的可溶性糖含量以维持渗透压的平衡。在极端干旱和高温的条件下,南亚毛灰藓可通过降低生理活性,保持一定的可溶性糖含量度过胁迫期,同时丙二醛含量保持最低状态。高温和干旱处理结束后,进行复水处理,植株的渗透调节物质和丙二醛含量显著升高,光合作用迅速恢复。研究结果表明,南亚毛灰藓适应干旱和高温的极端条件可能与丙二醛含量有关,但复水结束后丙二醛含量升高,胁迫反而增强,说明南亚毛灰藓对高温和干旱具有一定耐受性,原因可能与其长期生存于喀斯特的石生环境有关。 相似文献
7.
8.
不同含水量下尖叶拟船叶藓光合速率对光温的响应及其模型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对不同大气温度、藓体含水量及光照条件下尖叶拟船叶藓光合速率测定研究结果表明,光合速率(Pn)与光照强度(PAR)、大气温度(Ta)及藓体含水量(PWC)之间密切相关,光合速率的光响应曲线为直角双曲线,温度、藓体含水量影响图形的曲度参数,在低含水量、高气温组合和高含水量、低气温组合的藓体高光强下都使光合速率降低.弱光下(PAR<200μmol·s^-1·m^-2),光合速率最大值Pmax出现在PWC:为50%~80%,但随着Ta的升高而增大,当Ta>25℃,Pmax随Ta升高而降低;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大,Pmax出现的PWC水平随之提高,当PAR<200μmol·s^-1·m^-2时,光合速率最大值Pmax出现在Ta比较高的范围(20~25℃),并随PWC的升高而增大,当PWC>80%时,Pmax随PWC升高而降低;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大,Pmax出现的Ta水平降低、在230 相似文献
9.
10.
该文报道了短尖拟青藓[Sciuro-hypnum ornellanum (Molendo) Ignatov & Huttunen]在新疆阿尔泰山的分布,这是该种在中国的首次记录。详细介绍了拟青藓属[Sciuro-hypnum (Hampe) Hampe]的由来,讨论了短尖拟青藓的形态特征及其地理分布,对其与形态相近种进行了比较分析,并提供了中国拟青藓属分种检索表。该种的发现不仅为中国青藓科植物研究提供了新资料,同时也进一步佐证了中国新疆植物区系与俄罗斯、中亚及欧洲的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