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704篇 |
免费 | 279篇 |
国内免费 | 251篇 |
专业分类
2234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3篇 |
2024年 | 24篇 |
2023年 | 16篇 |
2022年 | 26篇 |
2021年 | 45篇 |
2020年 | 36篇 |
2019年 | 37篇 |
2018年 | 31篇 |
2017年 | 21篇 |
2016年 | 26篇 |
2015年 | 44篇 |
2014年 | 41篇 |
2013年 | 86篇 |
2012年 | 104篇 |
2011年 | 83篇 |
2010年 | 84篇 |
2009年 | 81篇 |
2008年 | 116篇 |
2007年 | 97篇 |
2006年 | 98篇 |
2005年 | 92篇 |
2004年 | 81篇 |
2003年 | 87篇 |
2002年 | 98篇 |
2001年 | 78篇 |
2000年 | 62篇 |
1999年 | 56篇 |
1998年 | 60篇 |
1997年 | 100篇 |
1996年 | 65篇 |
1995年 | 47篇 |
1994年 | 46篇 |
1993年 | 40篇 |
1992年 | 39篇 |
1991年 | 40篇 |
1990年 | 34篇 |
1989年 | 42篇 |
1988年 | 10篇 |
1987年 | 10篇 |
1986年 | 10篇 |
1985年 | 8篇 |
1984年 | 11篇 |
1982年 | 3篇 |
1981年 | 1篇 |
1980年 | 1篇 |
1979年 | 1篇 |
1978年 | 1篇 |
1957年 | 1篇 |
195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2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贵州省植物园引种苏铁蕨成功①王用平魏德生曾莉莉陈德明(贵州省植物园,贵阳550004)苏铁蕨(Braineainsignis(Heek.)J.Sm)又称赤蕨,为乌毛蕨科苏铁蕨属单一野生蕨类,是孢子植物向裸子植物进化的一种植物。属珍稀濒危植物。我省镇宁... 相似文献
2.
刺玛蠊属Margattina Bey-Bienko,1958是玛蠊属Margattea Shelford,1911新的同物异名。记述了产于中国的玛蠊属Margattea Shelford,1911的3新种并提出1新组合:华丽玛蠊M.speciosa sp.nov.,分布于湖南、江西;岔突玛蠊M.furcata sp.nov.,分布于贵州;无斑玛蠊M.immaculata sp.nov.,分布于浙江;三刺玛蠊M.trispinosa (Bey-Bienko,1958)comb.nov.,且附中国已知种的检索表。新种模式标本保存在中国科学院上海昆虫博物馆。 相似文献
3.
D2蛋白是植物光系统Ⅱ复合体(PSⅡ)核心蛋白之一,由叶绿体psbD基因编码。为了深入理解核心薄囊蕨类植物在阴生环境下的“辐射”式演化,我们对12种蕨类植物的psbD基因进行了克隆和测序,然后联合已公布的其他8种蕨类植物的psbD序列,基于ω值(非同义替换率ds和同义替换率ds的比值)探讨了该基因经受的选择压力。发现D2蛋白在大多数分支和位点受到强烈的负选择,但是树蕨类分支的psbD进化速率低且ω值较高。借助多种模型进行的共进化分析显示,树蕨类D2蛋白的168R、245H和272M两两组成具有共进化关系的氨基酸位点对。 相似文献
4.
《昆虫知识》2008,45(6)
美国生物学家最近在巴西境内的亚马逊雨林发现了一种新蚂蚁,初步认定这可能是最古老蚂蚁的后代。由于这种蚂蚁有许多前所未见的特征,生物学家称之为“火星来的蚂蚁”。来自得克萨斯大学的克里斯蒂安·拉伯尔等人在新一期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上介绍说,这种蚂蚁通体呈金黄色,在土壤中生存,体长2到3mm,没有眼睛,但有很大的大颚。由于它是肉食性蚂蚁,拉伯尔等人猜测它的大颚是捕食的利器。经过形态学和基因分析,拉伯尔等人将这种蚂蚁归入单独一个亚科。这是自1923年以来,科学家第一次发现隶属于新亚科的活蚂蚁,其他的新亚科蚂蚁都是以化石形式被发现的。 相似文献
5.
在形态分类研究的基础上,利用RAPD技术,对黑龙江省蹄盖蕨科植物6属9种共15个种群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分析结果表明:(1)假冷蕨属应包括在蹄盖蕨属中(2)角蕨属与蹄盖蕨属,羽节蕨属与冷蕨属亲源关系较近(3)短肠蕨属为独立一属,与其它属亲源关系较远。根据黑龙江省蹄盖蕨科植物的DNA水平的研究结果,再结合其形态学特征,建议将黑龙江省蹄盖蕨科划分为3个亚科:冷蕨亚科(Cystopterioideae)包括2个属:冷蕨属(Cystopteris)和羽节蕨属(Cemnocarpium)。蹄盖蕨亚科(Athyrioideae)包括3个属:蹄盖蕨属(Athyrium)、假冷蕨属(Pseudocystopteris)和角蕨属(Cornopteris)。双盖蕨亚科(Diplazioideae)包括短肠蕨属(Alhntodia)。 相似文献
6.
甘肃、青海花尺蛾亚科新种记述(鳞翅目:尺蛾科)薛大勇(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北京100080)孟锋(甘肃省永登县连城实验林场730333)本文记述采自青海东北部至甘肃境内祁连山地区的三个花尺蛾亚科新种,模式标本保存在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1.邻库尺峨K... 相似文献
7.
记述采自中国海南省的长吻蚜蝇属Lycastris 1新种:黄盾长吻蚜蝇L. flaviscutatis, sp. nov..新种模式标本保存于陕西理工学院陕西省资源生物重点实验室. 相似文献
8.
利用光镜、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对朝鲜介蕨[Dryoathyrium coreanum(Christ)Tagawa=Lunathyrium coreanum(Christ)Ching]孢子周壁的发育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朝鲜介蕨孢子两侧对称,单裂缝,表面具粗大的脊状褶皱,褶皱形成网状或拟网状纹饰。孢壁包括内壁、外壁和周壁。孢子外壁表面光滑,在四分孢子时期就已发育成熟。四分孢子分离后,周壁开始形成,周壁来源于孢子囊的绒毡层,是由原质型绒毡层的残余物在外壁上沉积而成。成熟的周壁很厚,可分为外层和内层。周壁内有大的空腔,主要是由周壁外层向外隆起形成的,隆起进而形成了孢子的脊状褶皱和表面纹饰。 相似文献
9.
记述中国西藏莱甲属LaenaDejean1新种Laenazhengisp nov.,提供了整体和阳茎的照片以及足、触角和肛节的线条图,模式标本保存于河北大学博物馆。郑氏莱甲,新种Laena zhengisp.nov.(图1~9)新种与Laena hingstoniSchuster,1926(模式产地:西藏与锡金接壤的Jelap La)在外型上相似,两者的共同点是前胸背板基缘都有饰边,前胸背板盘区和鞘翅行间都有直立长毛,但前胸背板的形状不同;前者的中后足胫节端部内侧有细钩,后足胫节中部内侧有小刺,而后者没有这样的特征。正模♂,西藏墨脱县汗密,海拔2200m,2005-08-19,唐亮采。(原采集标签记录是:Hanmi Moto Coun.XizangA.R.alt.2200m,19-08-2005,TANG Liang leg.)。副模1♀,纪录同正模。词源学:新种种名以昆虫学家郑哲民教授的姓氏命名。 相似文献
10.
鹿类动物的系统演化关系一直存在争议,特别是獐亚科的设立与否.通过测定獐的线粒体16S rRNA基因,并从GenBank获得鹿类另外14种动物的线粒体16S rRNA基因全序列,以水牛和绵羊作双外群,构建系统进化树,探讨鹿类动物系统发生关系及獐亚科的有效性.结果分析表明:(1)支持鹿科分为鹿亚科、麂亚科、獐亚科和美洲鹿亚科,麝科成立;(2)獐亚科有效,支持獐与原属美洲鹿亚科狍共同组成獐亚科;(3)毛冠鹿的分类地位还有待进一步确定.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