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830篇 |
免费 | 1314篇 |
国内免费 | 1129篇 |
专业分类
10273篇 |
出版年
2025年 | 31篇 |
2024年 | 59篇 |
2023年 | 69篇 |
2022年 | 72篇 |
2021年 | 118篇 |
2020年 | 87篇 |
2019年 | 95篇 |
2018年 | 60篇 |
2017年 | 85篇 |
2016年 | 115篇 |
2015年 | 107篇 |
2014年 | 231篇 |
2013年 | 234篇 |
2012年 | 418篇 |
2011年 | 332篇 |
2010年 | 292篇 |
2009年 | 345篇 |
2008年 | 395篇 |
2007年 | 402篇 |
2006年 | 370篇 |
2005年 | 374篇 |
2004年 | 379篇 |
2003年 | 483篇 |
2002年 | 492篇 |
2001年 | 396篇 |
2000年 | 372篇 |
1999年 | 328篇 |
1998年 | 308篇 |
1997年 | 413篇 |
1996年 | 356篇 |
1995年 | 425篇 |
1994年 | 381篇 |
1993年 | 360篇 |
1992年 | 314篇 |
1991年 | 279篇 |
1990年 | 245篇 |
1989年 | 231篇 |
1988年 | 29篇 |
1987年 | 37篇 |
1986年 | 40篇 |
1985年 | 45篇 |
1984年 | 25篇 |
1983年 | 13篇 |
1982年 | 11篇 |
1981年 | 8篇 |
1980年 | 2篇 |
1977年 | 2篇 |
1956年 | 1篇 |
1955年 | 1篇 |
1950年 | 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球体蛛在我国首次被发现,本文记述了产于我国海南的纳尔蛛属一新种,定名为华纳尔蛛Wendilgarda sinensis sp. nov.,模式标本保存在河北教育学院生物系。 相似文献
2.
本文记述我国皿蛛科一新纪录属:前延首蛛届Archaraeoncus Tanasevitch 1987,并对天山前延首蛛A.tianshanicus(Hu et Wu,1989)n.comb.重新作了描述,本种的雌蛛系首次发现。本文还对Araeoncus tianschanica Hu et Wu 1989原学名命名的原始拚缀作了改正。文中测量数据均以mm为单位。 相似文献
3.
4.
记述采自我国云南省勐腊的盖蛛属1新纪录种-鹤嘴盖蛛Nerienemacella(Thorell.1898)。 相似文献
5.
6.
7.
盘旋线虫属一新种—细尾盘旋线虫:线虫纲:垫刃目;纽带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描述采自内蒙古自治区凉需谷子Setaria italica根部的线虫一新种,即细尾盘旋线虫Rotylenchus tenericaudatus sp.nov.。新种主要的鉴定特征是食道腺覆盖肠很短,尾细长,明显弯曲,有一个腹突。 相似文献
8.
本文记述蜘蛛目跳蛛科孔蛛属一新种,宋氏孔蛛,新种Portia songi sp.nov.,标本采自甘肃文县。 相似文献
9.
盾叶薯蓣营养器官薯蓣皂甙元含量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对盾叶薯蓣营养器官特别是根状茎中薯蓣皂甙元含量的动态变化、品种之间的差异以及雌雄株之间的差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实生苗根状茎中薯蓣皂甙元的含量,2年生高于1年生;根茎营养繁殖的2年生根状茎中皂甙元的含量高于1年生的含量;花叶品种的含量高于绿叶品种的含量;雄株的含量比雌株的含量高。在地上的缠绕茎和叶中没有检测到薯蓣皂甙元。由根茎繁殖的1年生根状茎前期皂甙元含量增加缓慢,后期增加较快;2年生根状茎盛花期含量最高,开花后期含量最低,随后含量逐渐增加。为此应在花叶品种中选择产量高、抗性强的品种作为栽培品种。合适的采挖期仍以地上缠绕茎枯萎期为宜。 相似文献
10.
报道了中国番荔枝科瓜馥木属(Annonaceae:Fissistigma)一新记录种——瘤果瓜馥木[F.thorelii(Pierre ex FinetGagnep.)Merr.]。该种在中国产于云南省红河县,凭证标本保存在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标本馆(HITBC)。该种的主要特征是幼枝、花、果均被褐色粗短硬毛,且果实表面布满瘤状突起。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