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4篇
  免费   378篇
  国内免费   181篇
  1633篇
  2025年   3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46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51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73篇
  2011年   67篇
  2010年   61篇
  2009年   66篇
  2008年   81篇
  2007年   74篇
  2006年   62篇
  2005年   62篇
  2004年   62篇
  2003年   57篇
  2002年   58篇
  2001年   55篇
  2000年   66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40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34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38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6篇
  1981年   1篇
  1955年   1篇
  195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飞蝗解毒酶系活力测定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飞蝗Locusta migratoria是重要的农业害虫,代谢抗性是飞蝗主要的农药抗性机制之一。与代谢抗性相关的解毒酶系主要有:非专一性酯酶系(Non-specficesterases,ESTs)、谷胱甘肽S-转移酶系(Glutathione S-transferases,GSTs)和细胞色素P450单加氧酶系(Cytochrome P450 monooxygenases,P450s),解毒酶系活力的测定是研究飞蝗农药代谢机制的重要途径。本文详细介绍了飞蝗解毒酶系的测定方法,为蝗虫及其他昆虫解毒酶系的测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低棉酚棉籽为高蛋白含油的植物资源,适宜于水溶法制备油及蛋白粉,出油率一般可达95%。  相似文献   
3.
细胞色素P450氧化酶能够催化一系列具有区域特异性、立体特异性的化学步骤,并参与许多天然产物如萜类化合物、甾醇以及生物碱的合成.萜类化合物是活性天然产物中的一大类化合物,在医药、香料等领域具有重要价值.萜类化合物的生物合成及合成后修饰需要P450s,但是目前已知P450s较低的催化活性极大地限制了萜类生物合成的效率.因...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岩藻黄素(Fucoxanthin)提取效率,对16株海洋硅藻岩藻黄素的检测含量和实际含量进行了分析,并以一株牟氏角刺藻(Chaetoceros muelleri)为对象,研究了岩藻黄素与另外两种关键光合色素(即叶绿素a和β-胡萝卜素)的含量及其消长受光强和光质影响的特征。研究结果显示,不同种或同种不同株的海洋硅藻,在相同的培养条件、收获时期、提取方法下,其提取率差异大,可从不足1%到89.78%;岩藻黄素的检出含量各异,从0.03到5.02 mg/g。受不同光照强度[低:50μmol/(m2·s);中:100μmol/(m2·s);高:200μmol/(m2·s)和光质(红光、蓝光)]的影响,岩藻黄素产量呈现不同特征。在低光照强度下,单位细胞岩藻黄素的含量相对较高。在红光条件下,岩藻黄素的产量高于蓝光。在相同光强条件下,岩藻黄素含量随增殖周期变化;在单色光质条件下,几种光合色素均在生长平台期后期含量增加。岩藻黄素的含量变化与叶绿素a和β-胡萝卜素的含量及其消长关系密切。研究为筛选藻株、优化硅藻培养条件以累积岩藻黄素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
"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是中学生物学教学中的一个经典实验,人教版高中<生物>多种版本教材中均将其列为必做实验.该实验分为2步:1)是提取绿叶中的色素;2)是采用纸层析法分离绿叶中的色素.只有制备高质量的色素提取液,纸层析分离的效果才明显.  相似文献   
6.
7.
心磷脂—细胞色素C体系CD谱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8.
9.
米曲霉中的紫草色素诱导物对滇紫草细胞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滇紫草细胞培养第8天时加入来源于米曲霉的紫草色素诱导物,12h后滇紫草细胞中紫草色素含量增加,其衍生物之一的乙酰紫草素的相对含量增加,胞内可溶蛋白合成量上升,细胞对碳源消耗增多,而细胞生长受到抑制。处理12h后,培养液电导率下降,pH上升,K^+外泄和Na^+大量内流,表明离子跨膜运输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10.
细胞色素P450在各种内源和外源物质代谢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利用豌豆蚜Acyrthosiphon pisum基因组mRNA和氨基酸数据库研究P450基因功能的进化规律。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对豌豆蚜全基因组P450进行分析, 结果显示: 在豌豆蚜基因组中发现69个P450基因, 它们分别属于13个P450家族和18个亚家族, 是一个典型的多基因家族。进一步将这些基因与豌豆蚜ESTs数据库进行了比对分析, 其中39个候选基因有EST证据, 证明了这些P450基因在转录水平的真实性。以氨基酸相似度大于60%为标准对豌豆蚜基因组中P450基因进行分组, 69个P450基因中, 除18个基因序列因差异太大, 不能被归入任何一组, 其余51个可归入10个组, 其中8个组(包含47条序列)适合于正选择和基因转换分析。正选择和基因转换分析结果表明: 仅有1个组(含9个基因)显著受到正选择压力作用, 正选择概率大于95%的氨基酸位点分别是20T和27N, 20T位于底物识别位点SRS1, 27N位于D. helix; 有3个组(包含8个基因)显示显著的基因转换事件。 参与基因转换的基因均为CYP4家族成员, 分别是CYP4C, CYP4G和CYP4V亚家族。 参与基因转换的成员之间的蛋白相似度较高(70%~95%), 且XM_001944991与XM_001951794同存在于SCAFFOLD12542上, XM_001945510与XM_001944057同存在于SCAFFOLD7010上。这可能暗示豌豆蚜P450基因通过基因复制, 然后通过基因转换使P450获得新的功能, 以适应多变的生存环境。此外, 鉴定出20个不同的基序, 其中有5条基序在90%以上的基因中出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