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6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25篇
  360篇
  2025年   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研究黄精(Polygonatumsibiricum)叶子中的化学成分及其对胰脂肪酶活性的抑制.主要运用Sephadex LH-20、Diaion HP20ss、Toyopearl HW-40F和ODS C18等柱色谱和中低压半制备液相对其乙醇提取物进行化学成分研究,采用胰脂肪酶抑制剂活性筛选模型对部分化合物进行活性筛选...  相似文献   
2.
《生命科学研究》2015,(6):501-504
为建立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glucagon-like peptide 1 receptor,GLP-1R)药物筛选模型,真核表达载体pCMV6/GFP/GLP-1R构建好后,转染至U2OS细胞,转染后的细胞经G418筛选获得单克隆细胞株。该细胞株经Western-blot和GLP-1类似物检测,结果表明GLP-1R在该细胞株高表达并对GLP-1类似物有着高灵敏度与特异性的反应,可以用于GLP-1受体激动剂的筛选。  相似文献   
3.
胰酶对皮肤角质细胞分离和传代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考察不同的胰酶浓度及其作用时间对角质细胞分离和传代的影响。实验发现在胰酶浓度 0.25%时作用5min可获得的总活细胞量和有克隆形成能力的细胞量均优于其它培养条件 ;而在胰酶浓度0.05%时作用 5min可获得最大的原代角质细胞贴壁率。随着胰酶浓度的提高 ,传代角质细胞的贴壁率和贴壁速率常数以及克隆形成率均随之增加 ,因此在传代培养时使用 0.25%胰酶浓度进行消化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保留灌肠清胰汤联合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pancreatic cholangiography,ERCP)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97例胆源性胰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ERCP组,46例)及观察组(保留灌肠清胰汤联合ERCP组,53例)。观察和比较两组的中医临床疗效,治疗前后7天的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s-6,IL-6)、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水平及治疗前、治疗后12 h、24 h、3 d的血清淀粉酶水平的变化,腹痛缓解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平均住院费用。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痊愈、显效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的血清TNF-α、CRP、IL-6、IL-8、IL-10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的血清TNF-α、CRP、IL-6、IL-8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的平均住院费用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腹痛缓解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12 h、24 h、3 d时的血清淀粉酶水平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治疗后12 h、24 h时的血清淀粉酶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保留灌肠清胰汤联合ERCP治疗可显著提高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治疗痊愈率及有效率,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患者血清TNF-α、CRP、IL-6、IL-8及淀粉酶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5.
胰高血糖素样肽-2对小鼠小肠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胰高血糖素样肽-2(GLP-2)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小鼠小肠的保护效应.方法:采用肠缺血/再灌注(I/R)模型,将32只小鼠随机分为4组(n=8)假手术(Sham)组、I/R组、I/R GLP-2保护组和I/R 谷氨酰胺(GLN)阳性对照组.光镜观察小肠黏膜形态学改变.检测小肠绒毛高度和隐窝深度;小肠组织二胺氧化酶(DAO)活性;肠系膜淋巴结(MLN)细菌易位率.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I/R组部分小肠绒毛坏死脱落,绒毛高度下降,隐窝变浅(P<0 01);小肠组织DAO活性降低(P<0.01);MLN细菌易位率增加(P<0.05).与I/R组比,GLP-2组肠绒毛损害明显减轻,DAO活性回升(P<0.01),细菌易位率回降(P<0.05).结论:GLP-2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小鼠小肠的形态结构及肠屏障功能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ancreatoduodenectomy,PD)术后并发症及其危险因素。方法:回顾2000年至2009年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258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病人临床资料,并通过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分析术后并发症危险因素。结果:本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2.1%(57/258)。多见的并发症包括胰漏、胆漏、腹腔感染,出血等。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与并发症有关的因素包括术前血清总胆红素>171μmol/L、术前血清白蛋白<30g/L,术中出血量>800 ML,年龄>60岁,术前血红蛋白<100g/L。结论:术前血清总胆红素>171μmol/L,术前血清白蛋白<30g/L和术中出血量>800 ML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术后并发症的高危因素,其次的危险因素为年龄>60岁、术前血红蛋白<100g/L。手术者应掌握好手术时机,加强围手术期处理,从而降低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我国3个特有的小型猪品系,巴马小型猪,五指山小型猪,中国农大小型猪胰淀素(IAPP)基因多态性分布,为我国小型猪在2型糖尿病及代谢性疾病研究中的应用提供基础资料。方法提取3个品系小型猪血液基因组DNA,针对IAPP基因外显子3~内含子3的部分序列进行PCR扩增,产物鉴定、测序,统计分析基因多态。结果在所扩增的片段中共检测出2个SNPs位点,SNPs1:43G→A,位于外显子上,未引起的氨基酸的改变,突变发生在五指山猪(G/A杂合突变为16.7%,A纯合突变为83.3%)和中国农大猪(G/A杂合突变60%,A纯合突变为20%两个品系中。SNPs2:214C→T,位于内含子上,发生在五指山猪(T/C杂合突变为16.7%,T纯合突变为83.3%)和中国农大猪(T/C杂合突变为20%,T纯合突变为60%)两个品系中。结论在IAPP基因外显子3-内含子3的部分扩增序列中发现了2个SNPs位点,在3个品系小型猪中的分布不同。  相似文献   
8.
益生菌生物药物是指通过口服表达药用多肽(蛋白)的重组益生菌活细胞达到治疗疾病的新型口服给药系统。为了构建一种能有效防治2型糖尿病的酵母生物药物,文章首先构建了酿酒酵母(S.cerevisiae)整合型表达载体pNK1-PGK,并且通过绿色荧光蛋白(GFP)证明其表达功能正常,利用该载体将10×GLP-1 (Glucagon-like peptide-1)基因转化到酿酒酵母INVSc1中,通过营养缺陷型和Western blotting成功筛选出表达10×GLP-1的长效促胰岛素降糖酵母(Long-acting GLP-1 hypoglycemic yeast, LHY)。该酵母生长迅速,外源基因10×GLP-1表达稳定,表达量达到1.56 mg/g细胞湿重。通过链脲佐菌素和高脂高糖饮食联合诱导的方法构建了2型糖尿病小鼠模型,用LHY对其进行口服灌胃治疗,证明LHY具有较好疗效,明显降低血糖水平。  相似文献   
9.
胰高血糖素样肽1:阿尔茨海默病治疗新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Wang XH  Yang W  Qi JS 《生理学报》2010,62(5):398-406
2型糖尿病(type2diabetes mellitus,T2DM)与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病理生理过程具有密切的相关性。人们正在逐步深入研究治疗T2DM的最新药物——胰高血糖素样肽1(glucagon-likepe ptide1,GLP-1)的神经保护作用,并大胆地提出了利用GLP-1治疗AD的设想。本文对T2DM与AD的发病相关性、GLP-1的合成与分泌、GLP-1受体的中枢分布及其生理效应,特别是GLP-1与AD治疗策略相关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干细胞定向分化胰岛β细胞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治疗糖尿病领域里,干细胞定向分化成胰岛β细胞是目前新颖又有前景的一种糖尿病治疗策略,不仅克服了注射胰岛素所带来的并发症,还避免了胰岛移植供体来源的短缺不足。目前供体细胞的材料主要有从胰腺中分离出的胰腺干细胞/胰腺祖细胞、胰腺导管细胞、胰腺泡细胞、肝实质细胞、小肠细胞、神经干细胞、ES细胞以及近来研究热点之一的iPS细胞。以上这些细胞都被证明或多或少具备分化成胰岛素分泌的细胞形态的潜力。在体外分化技术方面,国际上有D’Amour法、Lumelsky法等。现对干细胞定向分化胰岛β细胞的一些研究概况作简单评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