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356篇 |
国内免费 | 176篇 |
完全免费 | 816篇 |
出版年
2018年 | 6篇 |
2017年 | 22篇 |
2016年 | 35篇 |
2015年 | 43篇 |
2014年 | 79篇 |
2013年 | 83篇 |
2012年 | 114篇 |
2011年 | 98篇 |
2010年 | 191篇 |
2009年 | 159篇 |
2008年 | 233篇 |
2007年 | 202篇 |
2006年 | 175篇 |
2005年 | 203篇 |
2004年 | 230篇 |
2003年 | 177篇 |
2002年 | 160篇 |
2001年 | 129篇 |
2000年 | 99篇 |
1999年 | 104篇 |
1998年 | 72篇 |
1997年 | 89篇 |
1996年 | 68篇 |
1995年 | 68篇 |
1994年 | 84篇 |
1993年 | 61篇 |
1992年 | 69篇 |
1991年 | 67篇 |
1990年 | 58篇 |
1989年 | 51篇 |
1988年 | 18篇 |
1987年 | 13篇 |
1986年 | 13篇 |
1985年 | 21篇 |
1984年 | 5篇 |
1983年 | 7篇 |
1982年 | 6篇 |
1981年 | 7篇 |
1980年 | 1篇 |
1978年 | 1篇 |
1977年 | 9篇 |
1975年 | 8篇 |
1960年 | 3篇 |
1959年 | 5篇 |
1953年 | 1篇 |
195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3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加拿大一枝黄花--一种正在迅速扩张的外来入侵植物 总被引:61,自引:0,他引:61
加拿大一枝黄花Solidago canadensis原产于北美,现已入侵到欧洲、亚洲和大洋洲等地,成为一种世界性的入侵性外来杂草,威胁着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和农业生产,并造成显著的环境与经济损失。1935年,该物种作为庭院植物被引入上海,后逸生成为杂草,目前正在我国境内尤其是东部地区迅速扩散。本文较系统地介绍了加拿大一枝黄花在形态学、生物系统学、遗传多样性和生活史等方面的特征,并试图从其入侵力(繁殖力、化感作用、菌根营养)、被入侵生态系统的可入侵性(适宜的气候、生境破坏、天敌释放和土壤氮水平的影响)以及人类活动的直接影响等三方面分析其入侵成功的原因。最后,提出加拿大一枝黄花的防治关键在于控制其有性繁殖,现有的人工铲除和化学防治等措施都应在其有性繁殖之前实施。 相似文献
3.
羊草种群年龄结构及无性繁殖对策的分析 总被引:60,自引:0,他引:60
天然割草场羊草 ( Aneurolepidium chinense( Trin.) Kitag.)种群的生殖枝中有 87%为冬性植株。羊草分蘖节最老为 4龄 ,其生活时间可达 5个年度。在分蘖节成株的年龄结构中 ,1、2龄株占绝对优势 ,其所占比重达 92 .5 %。 1龄株生产力最高 ,至 3龄株生活力已明显衰弱。割草场羊草种群为增长型与稳定型混合的年龄结构类型。综合分析了羊草以根茎顶端成株调节种群年龄结构的无性繁殖对策 ,以及羊草草地自然持续更新的生物生态学机制 相似文献
4.
内蒙古典型草原退化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58,自引:9,他引:49
在内蒙古冷蒿小禾草退化草原上,经过6年围栏定量的放牧,分别对9种主要植物种群的形态学特征对放牧的响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生活型和营养繁殖方式的牧草对放牧率的响应策略是不同的,从而构成了不同放牧率下群落演替的基础.匍匐以不定根行营养繁殖生长或分蘖性强的种群是较适应于重牧的,如冷蒿(Artemisiafrigida)和星毛委陵菜(Potentilaauculis);以根茎和分蘖行营养繁殖的羊草(Leymuschinense)和冰草(Agropyroncristatum)及丛生禾草克氏针茅(Stipakrylovi)属宜轻牧植物;以根茎和分蘖行营养繁殖的寸草苔(Carexduriuscula)和小丛生禾草糙隐子草(Cleistogenessquarrosa)属宜中牧植物;而以分枝行营养繁殖的扁蓿豆(Melisitusruthenica)和木地肤(Kochiaprostata)则宜轻牧.随着放牧率的增大,群落发生明显的变化,小禾草的比例逐渐减少,冷蒿小禾草退化草原最终进一步趋同于星毛委陵菜退化草原;而轻牧可以维持草原现状或使其发生恢复演替,禾草比例增加,即可达到利用式改良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文冠果(Xanthoceras sorbifolia)研究进展 总被引:58,自引:0,他引:58
综述了文冠果 (XanthocerassorbifoliaBunge .)的落花落果、雄性不育、遗传变异、快繁及药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认为造成文冠果“千花一果”的生理原因可能在于树体营养不足 ;导致雄性不育的主要原因可能在于花药难以开裂散粉 ,其次才是花粉败育 ;文冠果花瓣等突变体的发现及体细胞胚培养成功 ,为优选、快繁新品种及研究木本植物的各个器官的形态建成分子机理等提供了条件 ,但文冠果的资源在逐年减少 ,有待尽快加以保护和利用 ;文冠果的药用价值尚有待国内深入系统地研究 相似文献
6.
7.
蝴蝶兰 ( Phalaenopsis)属热带气生兰 ,多产于热带亚州 ,其株型美观、色彩艳丽、花期持久 ,在热带兰中有“兰花皇后”之美称 ,是兰科植物中栽培最广泛、最普及的种类之一。它的原生种只有 2 0多种 ,观赏性较差。商业上用于大规模生产的品种多为杂交种 ,其品种繁多 ,易栽培 ,深受人们的喜爱。但由于蝴蝶兰是单茎性气生兰 ,很难进行分株繁殖 ,常规情况下种子发育不完全 ,极难萌发 ,因此世界上多采用组织培养来繁殖种苗。台湾及东南亚一些国家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对蝴蝶兰进行了工厂化生产 ,并出口欧美获得了较大的经济效益〔1〕。近年来我国从国… 相似文献
8.
金华猪3个繁殖性状主基因的分布及其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44,自引:2,他引:42
采用PCR RFLP技术分析了金华猪 3个品系的雌激素受体基因 (ESR)、促卵泡素 β亚基基因 (FSHβ)、催乳素受体基因 (PRLR)在金华猪 3个品系中的分布情况 ,并采用SPSS程序分析了ESR、FSHβ和PRLR 3个基因对金华猪Ⅰ系母猪繁殖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 :ESR基因的 3个基因型AA、AB、BB在金华猪Ⅰ系、Ⅱ系和Ⅲ系中的频率分别为 0 0 2 37(AA)、0 36 0 9(AB)、0 6 15 4 (BB) ,0 (AA)、0 5 333(AB)、0 4 6 6 7(BB)和 0 2 90 9(AA)、0 6 (AB)、0 10 91(BB) ;PRLR基因的 3个基因型AA、AB、BB在金华猪Ⅰ系、Ⅱ系和Ⅲ系的频率分别为 0 2 5 6 0 (AA)、0 392 9(AB)、0 35 12 (BB) ,0 2 (AA)、0 2 6 6 7(AB)、0 5 333(BB)和 0 12 73(AA)、0 4 90 9(AB)、0 3818(BB) ,而FSHβ基因仅在金华猪Ⅰ系中存在多态性 ,且有利基因B的频率很低 ,仅为 0 0 12 0。ESR基因对金华母猪经产胎次产活仔数、所有胎次的产活仔数和总产仔数影响显著 (P <0 0 5 ) ,对金华母猪经产胎次的总产仔数的影响接近显著 (P =0 0 6 1)。B基因对产活仔数的加性效应为经产胎次 0 70头 胎 ,所有胎次 0 6 6头 胎 ;对总产仔数的加性效应为经产胎次 0 90头 胎 ,所有胎次 0 84头 胎。PRLR基因对金华母猪的各项繁殖性状都没有显著影响 (P 相似文献
9.
洞庭湖区东方田鼠繁殖特性研究 总被引:41,自引:10,他引:31
1992年1月~1994年12月,作者在东洞庭湖区岳阳县麻塘区调查,3年捕获并剖检东方田鼠1392只,其中雌鼠599只,雌性比♀/(♂+♀)=43.0%。该鼠全年繁殖,盛夏5~7月怀孕率较低,冬季12~2月怀孕率比同域其它鼠种显著偏高。3年合计总怀孕率为29.2%.平均胎仔数(x±SE)为5.13±0.12只,平均窝仔数4.60±0.27只,雌鼠和雄鼠的繁殖强度随年龄增长而递增。室内饲养的东方田鼠妊娠期约20天,窝仔数4.33±0.33只,雌鼠50~60天成熟,雄鼠稍迟。枯水期(11月~翌年4月)东方田鼠主要栖息于湖洲草地,汛期(5~10月)主要栖息于过垸内稻田。在不同栖息地其繁殖力差别较大,湖洲的繁殖强度最高,稻田区次之,岗地最低,反映它在各栖息地生态适合度不同。文中还对全国4个亚种的繁殖参数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