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50篇 |
免费 | 43篇 |
国内免费 | 30篇 |
专业分类
22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篇 |
2023年 | 1篇 |
2022年 | 4篇 |
2021年 | 5篇 |
2020年 | 13篇 |
2019年 | 6篇 |
2018年 | 4篇 |
2017年 | 5篇 |
2016年 | 5篇 |
2015年 | 9篇 |
2014年 | 12篇 |
2013年 | 10篇 |
2012年 | 17篇 |
2011年 | 11篇 |
2010年 | 8篇 |
2009年 | 9篇 |
2008年 | 13篇 |
2007年 | 8篇 |
2006年 | 7篇 |
2005年 | 8篇 |
2004年 | 8篇 |
2003年 | 5篇 |
2002年 | 2篇 |
2001年 | 4篇 |
2000年 | 2篇 |
1999年 | 2篇 |
1998年 | 8篇 |
1996年 | 1篇 |
1995年 | 3篇 |
1994年 | 2篇 |
1993年 | 2篇 |
1992年 | 4篇 |
1991年 | 5篇 |
1990年 | 4篇 |
1989年 | 4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2篇 |
1984年 | 1篇 |
1981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对本区茶籽象Jiao形态,生活周期,习性与外界环境条件的调查研究,弄清发生规律和生态习性,以决定对其的防治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2.
以遗传背景相似、种子颜色不同的5个甘蓝型油菜品系为材料,研究甘蓝型油菜种子发育过程中玉米素核苷(ZR)、生长素(IAA)和脱落酸(ABA)含量的动态变化及其对籽粒产量和油脂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开花授粉后10~20 d,ZR呈上升趋势,其中黄籽中ZR较黑籽积累更快含量更高,IAA在籽粒中大量积累;开花授粉后20~25 d,黄籽中的IAA含量均显著高于黑籽;ABA浓度先呈上升趋势,逐渐积累ABA,之后开始又稍有下降然后维持在一定水平。授粉后10 d油菜籽粒油酸含量逐步升高,黄籽中的油酸、亚油酸含量均显著高于黑籽,黄籽含油量极显著高于黑籽,说明籽粒发育前期和中期较高浓度的ZR和IAA有利于油酸、亚油酸和油脂的积累。 相似文献
3.
4.
为了解决西瓜重茬及西瓜枯萎病的发生,提高西瓜种植户经济价值的问题,使瓜农获得较为理想的经济效益。本文从西瓜嫁接技术到栽培管理及注意事项几个方面论述了用优质葫芦籽嫁接西瓜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本实验旨在研究茶籽皂苷对高脂血症大鼠肠道菌群的影响.60只雄性Wistar大鼠适应性喂养1周后随机分为正常组(10只,C组)和造模组(50只).C组饲喂基础饲料,造模组饲喂高脂饲料.造模成功后,将造模组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H组)、阳性对照组(P组)、茶籽皂苷高、中、低剂量组(TSH组、TSM组、TSL组),并... 相似文献
6.
对紫苏籽主要营养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紫苏籽含有丰富的脂肪、蛋白质和脂肪酸,各品种间营养成分含量大多数差异极显著,在加工利用时应注意原料品种的选择。紫苏籽粗脂肪和粗蛋白含量平均为388.00g/kg和263.78 g/kg;脂肪酸组分以亚麻酸含量最高,平均为57.68%;其次是油酸、亚油酸和棕榈酸,平均为24.67%、10.37%和6.83%;硬脂酸含量最低,平均为0.49%。各营养成分含量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计算出了拟合曲线方程。 相似文献
7.
8.
本文研究了沙棘籽渣多糖(Polysaccharides from seed residue of Hippophae rhamnoide L.,PSH)对正常小鼠及实验性2型糖尿病大鼠血糖、血脂代谢的影响.以100、200和400 mg/kg剂量的PSH连续灌胃正常小鼠20d;以50和100 mg/kg剂量的PSH连续灌胃由烟酰胺联合链脲佐菌素诱导的类似2型糖尿病大鼠3周,测定血糖、糖基化血清蛋白、血清胰岛素、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及肝糖原含量.结果显示:PSH对正常小鼠的血糖和血脂代谢没有明显影响;但能明显降低2型糖尿病大鼠的血清葡萄糖、总胆固醇和糖基化血清蛋白水平,同时显著增加糖尿病大鼠的血清胰岛素含量.上述结果表明:PSH在实验性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上具有降血糖和降胆固醇的活性.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单因素法优化红松籽油包合物的制备工艺,在最优条件下制备的红松籽油包合物固化率为70.95%,包合物含油率为26.88%。且对红松籽油和红松籽油包合物脂肪酸组分、粒径、电位和生物利用度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包合物中红松籽油的各组分含量与红松籽油中各组分含量无明显差异,其中皮诺敛酸的含量为14%~16%。红松籽油包合物的平均粒径为177.3±2.6 nm,电位为-33.01±1.4 mV。红松籽油包合物组的血药最大浓度(Cmax)是红松籽油组的1.27倍,t1/2a是红松籽油的1.42倍;AUC值是红松籽油1.56倍;平均滞留时间(MRT)是红松籽油的1.04倍。因此,通过本实验说明红松籽油包合物与水溶液形成乳剂,粒径减小,水溶性增大,增加了包合物在体内的t1/2a和平均滞留时间(MRT),提高了皮诺敛酸在体内的吸收。 相似文献
10.
本文研究了沙棘籽渣水提物(Aqueous extract of seabuckthorn seed residues,ASSR)对正常及糖尿病小鼠血糖、血脂代谢的影响。首先采用ASSR灌胃昆明种小鼠的急性毒性试验评价了ASSR的安全性;继而以250mg/kg和500 mg/kg剂量的ASSR连续灌胃正常小鼠3周;以250、500和800 mg/kg剂量的ASSR连续灌胃Al-loxan诱导的糖尿病小鼠3周,监测血糖,测定体重、血清胰岛素、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结果显示:ASSR的LD50大于9.8 g/kg体重;连续给药3周,ASSR对正常小鼠的血糖和血脂代谢没有明显影响,但能明显降低糖尿病小鼠的血清葡萄糖和甘油三酯水平。上述结果表明:ASSR的LD50大于5 g/kg体重,按WHO急性毒性分级标准属于实际无毒级,其在实验性1型糖尿病小鼠模型上具有降血糖和降甘油三酯活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