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819篇 |
免费 | 646篇 |
国内免费 | 534篇 |
专业分类
3999篇 |
出版年
2025年 | 27篇 |
2024年 | 39篇 |
2023年 | 33篇 |
2022年 | 55篇 |
2021年 | 93篇 |
2020年 | 75篇 |
2019年 | 65篇 |
2018年 | 43篇 |
2017年 | 49篇 |
2016年 | 60篇 |
2015年 | 70篇 |
2014年 | 116篇 |
2013年 | 127篇 |
2012年 | 165篇 |
2011年 | 147篇 |
2010年 | 127篇 |
2009年 | 142篇 |
2008年 | 204篇 |
2007年 | 182篇 |
2006年 | 178篇 |
2005年 | 160篇 |
2004年 | 189篇 |
2003年 | 168篇 |
2002年 | 188篇 |
2001年 | 132篇 |
2000年 | 118篇 |
1999年 | 110篇 |
1998年 | 79篇 |
1997年 | 92篇 |
1996年 | 95篇 |
1995年 | 84篇 |
1994年 | 80篇 |
1993年 | 73篇 |
1992年 | 80篇 |
1991年 | 87篇 |
1990年 | 67篇 |
1989年 | 73篇 |
1988年 | 39篇 |
1987年 | 21篇 |
1986年 | 19篇 |
1985年 | 21篇 |
1984年 | 8篇 |
1983年 | 5篇 |
1982年 | 4篇 |
1981年 | 2篇 |
1980年 | 1篇 |
1979年 | 1篇 |
1978年 | 1篇 |
1957年 | 1篇 |
1950年 | 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9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短茎古当归根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从短茎古当归〔Archangelicabrevicaulis(Rupr.)Rchb.〕根中分得6个结晶,采用IR、MS、NMR等方法,鉴定了4个化合物,即甲氧基欧芹素(蛇床子内酯,osthol,Ⅰ)、欧前胡素(imperatorin,Ⅱ)、古当归素(archangelicin,Ⅳ)、二十八烷酸(octacosanicacid,Ⅴ)。结晶Ⅳ和Ⅴ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出。古当归素为生物合成中最高阶段产物,是本种的特征性成分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九节龙皂苷对胶质瘤SHG-44细胞潜在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方法:用四基偶唑蓝(MTT)法检测5、7.5、10、12.5、15、20、40、80mg/L九节龙皂苷作用6、12、24、72h对人胶质瘤SHG-44细胞活性的影响和细胞流式术检测SGH-44细胞调亡情况;Hoeehst33258荧光染色法观察细胞形态的变化;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SHG-44细胞DNA的完整性。结果:九节龙皂苷明显抑制SHG-44细胞生长活性呈浓度-时间依赖性,并诱导细胞发生明显的凋亡,细胞核发生浓聚边集,DNA呈凋亡特异性“梯状”分布。结论:九节龙皂苷明显抑制SHG-44细胞的生长活性,能引起胶质瘤细胞大量凋亡,具有显著的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3.
用薄层聚丙烯酰胺凝胶等电聚焦电泳分析了上海地区202例汉族胃癌病人及202例正常对照组的运铁聋白(Tf)和α_1-抗胰蛋白酶(α_1-AT)亚型的分布,发现胃癌组Tfc_1c_1纯合子频率(0.3713)和Tfc_1基因频率(0.5718)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0.5149和0.6782),均为p<0.01,胃癌组Tfc_2c_2纯合子频率(0.2228)和Tfc_2基因频率(0.4019)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0.1436,p<0.05和0.2970,p<0.01),胃癌组和对照组的α_1-抗胰蛋白酶亚型分布无显著差异。用薄层聚丙烯酰胺等电聚焦结合免疫固定分析了上海地区200例汉族胃癌病人和200例正常对照组的组特异性成分(Gc)亚型分布,发现胃癌组Go1F表型频率(0.22)和Gc1F基因频率(0.4375)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分别为0.14和0.3600,均为p<0.05)。 相似文献
4.
黑节草从传粉到受精约需130d,精子在花粉管中形成,胚囊发育属蓼型胚囊,因反足细胞较早退化,故受精前胚囊多只由卵器和中央细胞组成。精卵核融合时,精核染色质进入卵核后凝集成颗粒状,并在原位与卵核的染色质融合,雌、雄性核仁一直维持至合子的第一次分裂期前。双受精作用正常,属于有丝分裂前配子融合类型,初生胚乳核发生2-3次分裂后逐渐退化消失,胚的发育局限于球形胚阶段。 相似文献
5.
利用SDS-PAGE和A-PAGE方法对获得的遗传稳定性逐年提高节节麦-黑麦双二倍体的麦谷蛋白和麦醇溶蛋白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在高分子量谷蛋白区域,双二倍体共检测到3条带,其中第1和第3条带与亲本节节麦的5t和10t亚基大小一致,中间的第2条带是两亲本都未出现的新麦谷蛋白条带,而黑麦的2r和6.5r亚基在双二倍体材料中未检测到;在低分子量谷蛋白区域,黑麦和节节麦分别有4条和2条带在双二倍体材料中未检测到.在醇溶蛋白的γ和β区,黑麦共有5条带在双二倍体材料中未检测到,在ω区,节节麦有1条带未检测到.研究表明,在双二倍体中两亲本控制贮藏蛋白的基因组之间发生了较大的改变,与亲本节节麦相比较,亲本黑麦控制的贮藏蛋白发生的改变更大;两亲本控制贮藏蛋白基因的遗传方式在双二倍体材料中表现为非加性效应. 相似文献
6.
刺玛蠊属Margattina Bey-Bienko,1958是玛蠊属Margattea Shelford,1911新的同物异名。记述了产于中国的玛蠊属Margattea Shelford,1911的3新种并提出1新组合:华丽玛蠊M.speciosa sp.nov.,分布于湖南、江西;岔突玛蠊M.furcata sp.nov.,分布于贵州;无斑玛蠊M.immaculata sp.nov.,分布于浙江;三刺玛蠊M.trispinosa (Bey-Bienko,1958)comb.nov.,且附中国已知种的检索表。新种模式标本保存在中国科学院上海昆虫博物馆。 相似文献
7.
等电聚焦表明,北京鸭红细胞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由等电点分别为5.0,5.3,5.9,6.1和6.5的五个主要的活性组分(电荷异构体)构成,利用分析型聚丙烯酰胺凝胶等电聚焦电泳进行电荷异构体的制备级分离,采用三氯乙酸沉淀法快速确定蛋白条带的位置,电渗洗脱法回收蛋白,获得其中两个电荷异构体,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电荷异构体的活性,氨基酸组成,二级结构等性质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8.
9.
青光眼是由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etinal ganglion cells,RGCs)死亡引起的一种疾病,最终能导致失明。近年来,关于高眼压(elevated intraocular pressure,IOP)引发的视网膜的特定分子途径等方面的信息逐渐增多。青光眼中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状态取决于视网膜神经节细胞促存活和促死亡途径之间的平衡,而有关这些反应的具体机制有较多的研究,但仍只能解释部分现象。本文综述了关于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凋亡、凋亡通路途径及可能引发损伤条件的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