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48篇 |
免费 | 407篇 |
国内免费 | 266篇 |
专业分类
1721篇 |
出版年
2025年 | 5篇 |
2024年 | 8篇 |
2023年 | 13篇 |
2022年 | 26篇 |
2021年 | 30篇 |
2020年 | 47篇 |
2019年 | 27篇 |
2018年 | 20篇 |
2017年 | 24篇 |
2016年 | 37篇 |
2015年 | 45篇 |
2014年 | 76篇 |
2013年 | 48篇 |
2012年 | 51篇 |
2011年 | 64篇 |
2010年 | 53篇 |
2009年 | 75篇 |
2008年 | 121篇 |
2007年 | 64篇 |
2006年 | 64篇 |
2005年 | 72篇 |
2004年 | 66篇 |
2003年 | 65篇 |
2002年 | 74篇 |
2001年 | 81篇 |
2000年 | 56篇 |
1999年 | 52篇 |
1998年 | 25篇 |
1997年 | 26篇 |
1996年 | 27篇 |
1995年 | 44篇 |
1994年 | 33篇 |
1993年 | 32篇 |
1992年 | 20篇 |
1991年 | 26篇 |
1990年 | 20篇 |
1989年 | 31篇 |
1988年 | 10篇 |
1987年 | 8篇 |
1986年 | 4篇 |
1985年 | 13篇 |
1984年 | 11篇 |
1983年 | 13篇 |
1982年 | 3篇 |
1981年 | 2篇 |
1980年 | 2篇 |
1956年 | 1篇 |
1955年 | 1篇 |
1954年 | 1篇 |
195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7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简要地介绍了病毒核酸的三级结构的超螺旋构型,并以SV_(40)的双链环状DNA分子为例,对核酸的拓扑学特征进行了描述,阐明了拓扑环绕数(L)、双链环绕数(T)及拧数(W)三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入侵杂草薇甘菊Mikania micrantha对棕榈害虫红脉穗螟Tirathaba rufivena的产卵忌避活性。【方法】采用室内生物测定法,研究薇甘菊不同溶剂提取物对红脉穗螟的产卵忌避作用和杀卵活性。【结果】产卵忌避试验结果表明,薇甘菊各提取物中,以正己烷和三氯甲烷提取物对红脉穗螟的产卵忌避效果最好,两者的选择性忌避率分别为43.64%和44.20%,非选择性忌避率分别为51.60%和59.20%。对卵孵化率的影响显示,各溶剂提取物均对红脉穗螟具有一定的杀卵活性,其中三氯甲烷提取物对卵孵化率的影响最大,校正孵化率最低,仅为53.39%,而且三氯甲烷提取物引起的1龄幼虫的死亡率最高,可达42.64%。在薇甘菊三氯甲烷提取物的不同溶剂萃取物中,正丁醇萃取物对红脉穗螟的产卵忌避和杀卵活性均显著高于其他溶剂萃取物。【结论】薇甘菊提取物具有一定的产卵忌避和杀卵活性,具有用于红脉穗螟的生态防控的潜力。 相似文献
3.
对7个不同地点的野生檵木、野生红花檵木、栽培红花檵木花的解剖结构进行了研究,浏阳大围山野生檵木花的数性遗传结构与其它地区的野生檵木有较大差异,4数性花和5~6数性花各占50%;红花檵木野生和栽培类型均以5数性花数量居多,不同于文献记载的檵木属植物4数性花的分类属征(每朵花花瓣、雄蕊、退化雄蕊及萼片均为4数).利用花的结构遗传变异探讨了红花檵木的起源和品种演化历史. 相似文献
4.
5.
测定处于不同纬度的浙江杭州和福建宁德的蓝尾石龙子(Eumeceselegans)种群的个体大小和繁殖特征。宁德种群的产卵时间为5月27日—6月22日,早于高纬度杭州种群(6月4日—7月12日)。宁德种群最小繁殖雌体及性成熟个体大小均显著小于杭州种群。宁德和杭州两种群的相对窝卵重无显著差异;当统计去除母体体长的影响之后,两地种群的窝卵数和窝卵重也无显著差异,但杭州种群的卵重量显著大于宁德种群。蓝尾石龙子窝卵数和卵重量呈负相关,窝卵数和卵大小的权衡存在种群间差异。特定窝卵数条件下,杭州种群的卵重量显著大于宁德种群。由此可见,蓝尾石龙子种群间的繁殖生活史特征存在显著差异,而且与母体大小的差异密切相关。推测不同纬度地区的蓝尾石龙子种群的繁殖策略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6.
玉米铁甲虫卵在玉米植株上的垂直分布及其二阶抽样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玉米铁甲虫Dactylispa setifera(chapuis)卵的调查技术,近年来一直沿用全株检查的简单随机抽样估计法,以一定玉米株的卵密度估计百株或全田卵量。为了达到抽样技术的“准确、迅速、简便、价廉”标准,就需对其生物学特性、作物生长期以及抽样理论进行综合研究。本文就虫卵的立体空间分布规律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卵密度调查的二阶抽样技术,为该虫的预测预报和防治提供必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8.
9.
不同孵化湿度下的乌龟卵孵化成功率及新生幼体特征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A total of 51 Chinese three-keeled pond turtle Chinemys reevesii eggs were incubated on wet and dry substrates (water potentials of - 12 kPa and - 300 kPa, respectively) at 30℃ to assess the influence of the hydric environments on egg survival and hatchling traits. Eggs incubated in the dry condition lost weight, whereas those incubated in the wet condition did not. The hydric environments did not affect incubation lengths (60.3 vs 60.7 days) as well as hatching successes (69.2% vs 88.0% ). Except for wet body mass and carapace width, which were larger for hatchlings from the -12 kPa treatment than from the -300 kPa treatment, the hydric environments did not affect most hatchling traits. These unaffected traits included dry body mass, carapace length, tail length, limb length, hatehling components (carcass, residual yolk and fat bodies), swimming performance and critical thermal minimum. In conclusion, within the water potential of -12 to -300 kPa, hydric environments have little effect on embryonic development and hatchling traits in Chinese three-keeled pond turtles [Acta Zoologica Sinica 50 (1) : 133 - 136, 2004]. 相似文献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