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10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以交通繁忙区(污染点)和相对清洁区(对照点)道路两侧的二球悬铃木〔Platanus acerifolia ( Ait.) Willd.〕为研究对象,测定了不同器官(包括主干、老树皮、2年生枝条、1年生枝条、腋芽、叶片和果实)中Cu、Ni、Pb和Zn的含量,并对污染点二球悬铃木各器官中4种重金属元素的累积量和污染指数及二者的分布比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二球悬铃木体内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因样点、器官及元素的不同而呈现不同的变化规律,污染点4种重金属元素的累积量及其分布比例、污染指数及其分布比例则因器官和元素的不同而有明显差异。总体上看,污染点各器官的Cu、Ni、Pb和Zn的含量均高于对照点且差异显著(P<0.05);4种重金属元素相比较,均以Zn含量最高,Cu含量次之,而Ni和Pb含量则较低;在不同器官中同一重金属元素的含量也有明显差异,其中,Cu、Ni和Zn含量均在腋芽中最高,Pb含量在2年生枝条中最高。4种重金属元素的累积量及其分布比例均在叶片中最高,在老树皮中次之,在1年生枝条、2年生枝条和腋芽中均较低;而4种重金属元素的污染指数及其分布比例则在老树皮中最高,在叶片中次之。研究结果显示:二球悬铃木各器官对空气中的重金属元素均有一定的吸滞能力,并且叶片和老树皮的吸滞能力明显优于其他器官。  相似文献   
2.
人类活动对北京空气质量影响的综合生态评价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周文华  王如松  张克锋 《生态学报》2005,25(9):2214-2220
为给北京未来的空气污染控制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采用基于压力-状态-响应模型框架构建的指标体系、生态服务功能估算和历史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了人类活动、人工调节措施(1983~2003年)和生命支持系统生态服务功能(北京建城初~2003年)对北京城市生态系统空气质量影响的综合评价方法,结果表明:(1)人类活动对北京城市空气质量综合影响的排序结果前3位排名为2003年(0.619)、2001年(0.598)和2002年(0.578),后3位排名为1983年(0.392)、1984年(0.395)和1985年(0.495),综合影响总体趋向积极且稳步上升;(2)1983~2003年北京市的人类活动对北京城市空气质量消极与积极影响同时增强,城市空气质量自1998年后有所改善;(3)压力指数p与响应指数r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0.995(p<0.001);(4)不同响应指数下的状态指数变化表明随着响应指数的增加,北京空气质量改善,但是在响应力度不强时其消极影响占主位;(5)1900年以前北京市人类活动对空气环境的影响很小,北京市生命支持系统的生态服务功能可以调节其影响;1975年后,北京市生命支持系统的生态服务功能显著下降,城市空气质量恶化,但随着人工调节能力的增强城市空气质量自1998年后趋于改善。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张家口市大气颗粒物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影响,并分析大气颗粒物对不同特征人群的影响。方法:从张家口市医保办公室获取张家口市2013年1月1日-2015年12月31日两家三甲医院COPD患者的住院病历资料,从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网站获取大气污染物的监测数据,从张家口市气象局获取气象资料。建立广义相加模型(GAM),在控制长期趋势、星期几效应和温湿度影响后,应用条件Logitic回归方法评估PM_(2.5)、PM_(10)对COPD住院人次的影响。根据患者不同特征(性别、年龄、季节)进行分层分析,评估颗粒物污染的高危人群。结果:研究纳入两家三甲医院,共1984例住院COPD患者,其中男性患者1258例(63.4%)、女性患者726例(36.6%),≥75岁患者678例(34.2%),60~75岁患者936例(47.2%)、芨60岁患者370例(18.6%)。2013-2015年PM_(2.5)、PM_(10)年均浓度分别为[(36.54±20.34)μg/m~3、(84.37±52.54)μg/m~3],[(34.50±27.08)μg/m~3、(78.43±69.78)μg/m~3],[(32.04±21.35)μg/m~3、(75.46±50.02)μg/m~3],两者在移动平均滞后3d时,对COPD的影响最大,即PM_(2.5)每增加10μg/m~3,COPD住院人次增加1.90%(95%CI:1.002-1.033,P0.05),PM_(10)每增加10μg/m~3,COPD住院人次增加2.10%(95%CI:1.005-1.045,P0.05)。分层分析结果显示:PM_(2.5)、PM_(10)每升高10μg/m~3,女性COPD患者住院人次增加1.09%、1.1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75岁患者,COPD住院人次增加1.03%、0.9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年龄芨60岁、60~75岁、男性以及季节分层分析中,PM_(2.5)、PM_(10)浓度与COPD住院人次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颗粒物污染会增加COPD住院率,≥75岁的老年患者及女性患者更敏感。  相似文献   
4.
韩婧  李元征  李锋 《生态学报》2019,39(8):2954-2962
近40年来,中国快速经济发展引发较为严重的大气污染,PM2.5是一种重要的空气污染物,掌握其时空分布规律是对其进行防治的重要前提。基于遥感反演出的PM2.5浓度数据集,研究了中国2000-2015年PM2.5浓度的时空分布特征,并基于界定的1376个城镇城区及对应乡村的边界分析了每年PM2.5浓度值的城乡差异,用线性趋势分析法计算城镇PM2.5浓度的年际变化速率及显著性。结果表明,研究期内,PM2.5浓度高于35 μg/m3的面积比例由18.58%增加至32.03%,低于15 μg/m3的面积从43.92%减少到25.12%。PM2.5污染最严重的地区分布在塔里木盆地、河北南部、河南北部和山东西部。从2000年到2015年,中国绝大多数城镇PM2.5浓度显著增加,尤其是在东北平原、太行山以东的河北省西南部、燕山以南的北京天津及河北唐山、鲁中南山地丘陵及周围平原地区、华北平原江苏省北部。PM2.5城乡差异在河北省、山西省两条东北-西南向S形条带区域、浙江省-福建省条带及天山北部绿洲区域较大。研究对PM2.5高浓度区域、PM2.5浓度增长较快区域以及城区PM2.5浓度对乡村影响较大区域进行图示,为中国进一步控制雾霾污染提供一定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微生物法在空气污染控制中的应用(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微生物法在空气污染治理中取得了许多成果.本文简要论述了微生物法对煤炭脱硫、除臭(H2S)和降解挥发性有机空气污染物(VOCS)的原理、工艺和应用现状与发展,为有关方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微生物法在空气污染控制中的应用(Ⅱ)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陶有胜 《生物技术》1997,7(6):39-42
根据近年来采用微生物法处理空气污染物的研究新进展,介绍了各种微生物法处理空气污染物的装置、原理、应用状况及新的研究方向,对今后的开发、研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臭氧污染与陆地生态系统生产力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空气污染的严重性、普遍性和不断发展的趋势及其对陆地生态系统生产力造成的重大影响已引起科学工作者的高度重视,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对流层臭氧(O3)在空气污染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中占据重要角色,该文重点探讨了O3对陆地生态系统生产力的光合、分配、生长和产量形成等主要过程的影响及其对整个生态系统的长期效应,并评述了相关研究方法进展。主要结论包括:O3在生产力形成过程中的每个环节中都有着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通过影响光合作用和气孔导度,减少根冠比改变碳分配量,而最终导致粮食生产和森林生物量损失率高达30%;气候变化、CO2和O3协同作用对植物影响较为复杂,有促进也有抑制;生态系统模拟已成为研究O3污染影响陆地生态系统生产力的主要方法之一,在 区域 评估和未来气候预测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采用平行同步采样法,于2012年雨季,对广州市大夫山森林公园林内外空气的总悬浮颗粒物(TSP)和细颗粒物(PM2.5)样品进行了24 h收集,测定了TSP和PM2.5的质量浓度并分析了样品中水溶性无机离子成分。结果表明:林内外PM2.5的质量浓度平均值分别为(40.18±10.47)和(55.79±13.01) g/cm3;林内外TSP的质量浓度分别为(101.32 ± 33.19)和(116.61±35.36) g/cm3。林内与林外比,PM2.5和TSP平均质量浓度都显著减少(P < 0.05),表明森林能显著改善空气环境质量。TSP和PM2.5中SO42-、Na+、NH4+和NO3-为水溶性无机离子主要成分,占总离子质量的80%以上,林外这些离子的浓度高于林内(NH4+除外)。这4种离子雨季在空气中的主要存在方式为NaCl、Na2SO4、NH4HSO4和NH4NO3。计算表明,采样期间海盐对大夫山空气TSP和PM2.5的水溶性组分中Na+和Cl-贡献最大,其它元素主要源自陆地源。林内外TSP和PM2.5c(NO3-)/c(SO42-)比值在0.3以下,表明固定源是大夫山森林公园空气主要污染贡献者,TSP中c(NO3-)/c(SO42-)的比值大于PM2.5的比值,说明移动源对TSP的贡献大于PM2.5。  相似文献   
9.
亚热带植物叶片UV-B吸收化合物的积累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供试的57种亚热带植物在自然条件下,其叶片UV-B吸收化合物在280nm~330nm有1个或2个吸收峰。以单位面积为基数表示的UV-B吸收化合物吸收率为乔木>灌木>草本;阳生植物>阴生植物。降低生长光强至自然光的40%和16%,荷木,黧蒴,黄果厚壳桂和马尾松叶片的UV-B吸收化合物减少8%~48%。化工厂和电厂附近生长的植物叶片UV-B吸收化合物吸收率呈现增高或降低两种变化类型。结果表明叶片具有抵御UV-B辐射损伤作用的UV-B吸收化合物的积累受植物基因型、生活型、生态型的控制和环境因子的调节。  相似文献   
10.
《昆虫知识》2009,(2):297-297
空气污染干扰蜜蜂和其他昆虫循香觅花采食花蜜的能力,妨碍了它们为植物授粉的必需过程。据新加坡《联合早报》援引外电6日报道,弗吉尼亚大学3名研究员的研究结果显示,大多数蜜蜂的视力很差,因此花香对它们格外重要。这项研究结果可能有助于揭开目前授粉危机的秘密。科学家正在追查美国和多个国家蜜蜂和大黄蜂不断死亡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