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381篇 |
免费 | 3976篇 |
国内免费 | 1731篇 |
专业分类
12088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52篇 |
2024年 | 362篇 |
2023年 | 421篇 |
2022年 | 397篇 |
2021年 | 437篇 |
2020年 | 439篇 |
2019年 | 351篇 |
2018年 | 292篇 |
2017年 | 314篇 |
2016年 | 356篇 |
2015年 | 383篇 |
2014年 | 476篇 |
2013年 | 411篇 |
2012年 | 456篇 |
2011年 | 442篇 |
2010年 | 438篇 |
2009年 | 468篇 |
2008年 | 780篇 |
2007年 | 440篇 |
2006年 | 420篇 |
2005年 | 424篇 |
2004年 | 383篇 |
2003年 | 383篇 |
2002年 | 422篇 |
2001年 | 275篇 |
2000年 | 295篇 |
1999年 | 261篇 |
1998年 | 195篇 |
1997年 | 142篇 |
1996年 | 180篇 |
1995年 | 157篇 |
1994年 | 108篇 |
1993年 | 82篇 |
1992年 | 85篇 |
1991年 | 89篇 |
1990年 | 97篇 |
1989年 | 72篇 |
1988年 | 33篇 |
1987年 | 16篇 |
1986年 | 19篇 |
1985年 | 40篇 |
1984年 | 12篇 |
1983年 | 10篇 |
1982年 | 9篇 |
1981年 | 10篇 |
1980年 | 5篇 |
1977年 | 6篇 |
1959年 | 10篇 |
1956年 | 12篇 |
1955年 | 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一九八一年在荔波县果树资源调查中,发现玉屏区时来乡石灰砌村水架村民组拉哑湾森林内零星和连片分布。群众称为野桔,经鉴定为野生宜昌橙,当地群众采集入药,近几年来用于甜桔育苗砧木。宜昌澄(Citrus ichangensis),别名:宜昌柑、罗汉柑,当地土名叫野桔。属于蟹橙类的一种。植物形态:为常绿多刺小乔木或灌木。树高1.5~4米;主杆皮色为灰绿色,征枝干上有坚锐长刺,幼技有棱角及短刺,刺长1.5~3厘米,结果枝常无刺或少刺。叶片卵圆形或长卵圆形,先端渐尖,基部圆形,长3—6.5厘米,宽1.5~3.5厘米;叶柄长,有宽大 相似文献
2.
哺乳动物输卵管卵管液为受精和早期受精卵的发育提供了一个理想的生理生化环境。人们对输卵管液的成分已进行了初步研究,其中发情相关糖蛋白(EGP)是被研究的成分之一。EGP仅存在在排卵核受精前后的输卵管液中。当受精卵进入子宫区,输卵管液中的EGP就消失了。显然,EGP是与哺乳动物的早期发育过程密切相关。尽管人们对EGP的确切生理功能尚不清楚,但作为第一步,首先弄清EGP的理化性质是十分重要的。本文目的在于研究羊输卵管液中EGP的理化性质。本文采用单向(ID)、双向(2D)SDS-聚丙烯胺凝胶电泳(PAGE)和等电聚胶电泳(IEF),结合Western blot技术对EGP的性质进行了[研究。由于单克隆抗体及花生凝集素(Peanut Agglutinin)和EGP相结合的专一性很高,不必事先对EGP进行纯化就可直接进行分析。我们的结果证明羊EGP包括两种蛋白质,一种是酸性蛋白,它的等电点为数4.5;另一种是碱性蛋白,其等电点是8:0;这两种蛋白基的分子量相同,都是10kD。从不同物种间EGP这些理化数据上比较,羊和狒狒的非常接近,但和其他动物的有很多不同。我们认为来自不同动物的EGP可能是一类性质相同的蛋白质,具有相同的生理功能,但其分子受糖基化的程度是不同的。本研究使我们对生殖过程的了解使有所增加,也对寻求一种更有效的早期胚胎体外培养基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3.
4.
本文从资源植物学角度研究了甘肃道地植物药“岷当”。考查了岷当生长的环境条件和植物学特征;分析了药材微量元素和氨基酸的含量;提出了栽培时应注意的事项和深层开发的建议。对发展甘肃名优药材,指导高寒阴湿山区开展多种经营、脱贫致富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5.
6.
虎榛子(Ostryopsis davidiana)灌丛是温带地区重要的山地中生落叶阔叶灌丛类型,分布范围广。调查虎榛子灌丛的分布、群落特征有助于为蒙古高原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屏障建设提供支持。2016–2020年在内蒙古自治区内调查37个样地,共记录到维管植物300种,隶属于52科158属;其中被子植物298种,隶属于50科156属;蕨类植物2种,隶属于2科2属。生活型谱以多年生草本为主,占73%;水分生态类型以中生植物为主,占65%;区系地理成分以温带成分为主,其中东古北极分布种最多,其次是东亚成分;大多数植物为偶见种。对内蒙古区域内虎榛子群系物种组成、生态特征和群落分类进行了详细描述和研究,后将内蒙古区域内虎榛子群系划分为3个群丛组、17个群丛。 相似文献
7.
8.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nfectious bronchitis,IB)是由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nfectious bronchitis virus,IBV)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该病主要侵害鸡的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和泌尿生殖系统,可引起雏鸡死亡,蛋鸡产蛋量和蛋品质下降,给养禽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成为影响世界各国养禽业发展的主要疫病之一。IBV是尼多病毒目(Nidovirales)冠状病毒科(Coronaviridae)冠状病毒属(Coronavirus)第三群的典型代表种[1]。其基因组为不分节段的单股正链RNA,全长约27.6kb[2]。IBV S蛋白形成病毒表面的纤突结构,翻译后的前体蛋白在跨膜时被… 相似文献
9.
水稻淀粉胚乳程序性细胞死亡中的去核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水稻品种中籼8836淀粉胚乳细胞的去核化发育阶段的细胞超微结构变化和同期籽粒灌浆速率及相关酶活性的动态进行了观察和分析。开花受精后约在第3天胚乳完成细胞化,花后第5天少数淀粉胚乳细胞启动去核发育过程。核消亡是淀粉胚乳细胞程序性细胞死亡(PCD)的第一步。同一籽粒淀粉胚乳细胞的去核进程是不同步的。花后第13天所有淀粉胚乳细胞都已完成去核过程。在去核过程中,胚乳核的形态变化特征既有动植物PCD的共性又有其特殊性。伴随核降解过程,一部分线粒体解体,表明去核化与线粒体解体有一定联系。在去核化发育阶段,与PCD有关的酶类,如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非常高;与淀粉合成有关的酶类,如ADPG焦磷酸化酶、可溶性淀粉合成酶(SSS酶)、淀粉分支酶(或Q酶)也表现出很高的活性。去核化发育阶段籽粒灌浆速率最高,籽粒增重亦最快。淀粉胚乳细胞去核之后,细胞并未立即死亡,这些无核的细胞仍维持正常有序的代谢活动,继续进行淀粉和贮藏蛋白的合成与积累,但上述酶类的活性明显降低,灌浆速率也明显趋缓。淀粉胚乳细胞最终被贮藏物质充满时成为死细胞,完成其程序性死亡过程。Evan‘s blue染色鉴定表明淀粉胚乳细胞死亡不同步,细胞死亡在淀粉胚乳组织中是随机发生的。 相似文献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