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48篇 |
免费 | 73篇 |
国内免费 | 12篇 |
专业分类
333篇 |
出版年
2025年 | 8篇 |
2024年 | 6篇 |
2023年 | 9篇 |
2022年 | 14篇 |
2021年 | 14篇 |
2020年 | 12篇 |
2019年 | 17篇 |
2018年 | 8篇 |
2017年 | 10篇 |
2016年 | 6篇 |
2015年 | 8篇 |
2014年 | 11篇 |
2013年 | 15篇 |
2012年 | 8篇 |
2011年 | 9篇 |
2010年 | 8篇 |
2009年 | 16篇 |
2008年 | 21篇 |
2007年 | 8篇 |
2006年 | 8篇 |
2005年 | 19篇 |
2004年 | 15篇 |
2003年 | 9篇 |
2002年 | 4篇 |
2001年 | 6篇 |
2000年 | 9篇 |
1999年 | 3篇 |
1998年 | 9篇 |
1997年 | 5篇 |
1996年 | 8篇 |
1995年 | 5篇 |
1994年 | 4篇 |
1993年 | 1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3篇 |
1990年 | 2篇 |
1989年 | 3篇 |
1987年 | 3篇 |
1985年 | 4篇 |
1984年 | 1篇 |
1983年 | 2篇 |
197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埃索美拉唑为基础的四联疗法对消化性溃疡(PU)患者幽门螺杆菌(Hp)根除率、炎性因子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8年11月间我院接收的117例PU患者,根据数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58)和研究组(n=59),对照组给予以奥美拉唑为基础的四联疗法治疗,研究组给予以埃索美拉唑为基础的四联疗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Hp根除率、炎性因子、生活质量及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74.58%(44/59),高于对照组患者的53.45%(31/58)(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白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HP根除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心理情感、社交及任务完成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埃索美拉唑为基础的四联疗法治疗PU,可有效改善炎性因子水平、Hp根除率和生活质量,疗效确切,安全性好,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讨锦鲫(Carassius auratus)幼鱼摄食后特殊动力作用(SDA)的变化特征及运动代谢与摄食代谢之间的相互影响,实验首先灌喂锦鲫4%体重的饲料和等体积的纤维素(湿重),测定灌喂前后的耗氧率;另设灌喂饲料、灌喂纤维素、空腹组(对照组)3个组,测定3组的临界游泳速度(Ucrit)和运动耗氧率(MO2);然后在70%、0%临界游泳速度下,分别测定饱足摄食组和空腹组的耗氧率。结果显示:1灌喂饲料后代谢率快速上升,达到峰值后又迅速下降,代谢时间较短,没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平台期,灌喂纤维素后代谢率没有显著性变化(P0.05)。提示锦鲫幼鱼的特殊动力作用功率曲线为一个典型的\"三角型\"模型,且在特殊动力作用总耗能中,生化特殊动力作用占特殊动力作用总耗能的绝大部分,而机械特殊动力作用只占特殊动力作用的极少部分。2锦鲫幼鱼在摄食后临界游泳速度显著下降(P0.05),代谢率显著升高(P0.05)。摄食后的运动过程中,代谢率从摄食开始到代谢率回落至空腹组代谢的标准误范围内的首个数据所对应的时间长度均为6.5 h,且摄食代谢无显著性差异。提示,对锦鲫幼鱼来说,摄食代谢降低了其运动能力,而运动代谢并没有影响摄食代谢。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离鉴定云南普洱茶、广州小青柑、广西六堡茶和湖南熙茯茶中的主要真菌,并探讨其产消化酶活性。方法 采用平板涂布法分离不同发酵茶中的真菌,通过其ITS序列进行分子鉴定;利用平板透明圈法测定不同真菌的产淀粉酶、蛋白酶、纤维素酶和脂肪酶活性。结果 从4种发酵茶中共分离出8种真菌,其中,在云南普洱茶中分离出2种真菌,分别为篮状菌(Talaromyces. sp.)和T. variabilis;广州小青柑中分离出3种真菌,分别为阿曲霉(Aspergillus amstelodami)、烟曲霉(A. fumigatus)和绳状篮状菌(T. funiculosus);广西六堡茶中分离出2种真菌,分别为黑曲霉(A. niger)和冠突曲霉(A. cristatus);湖南熙茯茶中仅分离出谢瓦曲霉(A.chevalieri)。其中Talaromyces. sp.、T. variabilis、A. niger、A.amstelodami、A. fumigatus、T. funiculosus有产纤维素酶活性,Talaromyces. sp.、T. variabilis、A. cristatus、A. fumigatus、T. funiculosus有产淀粉酶活性,Talaromyces. sp.、T. variabilis、A. niger、A. fumigatus、T. funiculosus有产蛋白酶活性,A. niger有产脂肪酶活性。在8种真菌中,T. variabilis、烟曲霉和绳状篮状菌可同时产纤维素酶、淀粉酶和蛋白酶;黑曲霉能同时产纤维素酶、蛋白酶和脂肪酶;冠突曲霉仅有产淀粉酶活性;阿曲霉仅有产纤维素酶活性。通过比较不同真菌的产酶活性表明,烟曲霉的产蛋白酶活性能力最强;Talaromyces sp.的产纤维酶活性能力最强;Talaromyces. sp.和绳状篮状菌的产淀粉酶活性最强。结论 发酵茶的真菌以曲霉菌属Aspergillus、散囊菌属Eurotium和篮状菌属Talaromyces为主,多数真菌具有产消化酶活性,这些酶可能在茶叶发酵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并影响发酵茶叶的品质。 相似文献
4.
昆虫消化酶抑制剂与害虫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物源昆虫消化酶抑制剂主要包括蛋白酶抑制剂和淀粉酶抑制剂。昆虫消化酶抑制剂能通过降低或抑制昆虫蛋白酶或淀粉酶的活性,而影响昆虫的正常生长发育,使其生长缓慢,虚弱,甚至导致死亡。本文就生物源昆虫消化酶抑制剂对昆虫生化、生理代谢和生长发育的影响,消化酶抑制剂的作用机理,植物中昆虫消化酶抑制剂的诱导产生等进行了介绍。同时,探讨了生物源蛋白酶和淀粉酶抑制剂在害虫防治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通过将邻苯二甲醛、双链季铵盐与相应助剂进行复配,制备一种新型的复合消毒剂,并进行灭菌消毒试验、清洗效果及稳定性试验。实验证明邻苯二甲醛复合消毒剂浓度在2000 mg/L时对白色念珠菌的杀灭效果达100%。该复合消毒剂原液经45℃恒温放置15 d,邻苯二甲醛的下降率为2.26%左右,稳定性和杀菌能力有明显提高。对油脂清洗率达98%以上,具有消毒清洗双功能。因此邻苯二甲醛复合消毒剂对消化内镜消毒灭菌效果高,耗时短,用法简便,并可降低对医务人员健康的危害性,是值得在医院临床推广使用的高效消毒剂。 相似文献
6.
7.
8.
捕食是小哺乳动物死亡最常见的原因,也导致被捕食动物遗骸发生明显改变.动物死亡后的风化、踩踏、搬运等过程也会改变动物的骨骼并影响到化石组合的形成.本文研究了内蒙古大庙三个中新世化石地点,时代从早中新世到晚中新世早期(约21~11.6 Ma).通过分析各小哺乳动物化石组合的沉积背景以及埋藏学特征识别化石埋藏的主要成因.结果显示出捕食是三个地点小哺乳动物化石埋藏的基本成因,而在两个年轻的地点中也有流水搬运与可能的踩踏因素的叠加.三个地点可能存在不一样的捕食者:早中新世地点以猫头鹰捕食为主,中、晚中新世地点则以日间活动的鸟类或哺乳类为主要捕食者.研究还显示小哺乳动物的系统发掘是可行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采样过程中产生的破坏. 相似文献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