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11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蜘蛛的物种多样性是极其丰富的,但目前只有一小部分的蜘蛛种类被描述。世界上已描述的蜘蛛种类已超过40000种,隶属于110个科。在我们居住的小范围内,可能至少有30个科的数百种蜘蛛。就中国而言,估计可能有40000种以上的蜘蛛种类,但目前也只有大约4000种被命名。本检索表首次列出了中国现有67个蜘蛛科的答定特征.以及不同科之间的相似处和不同处。  相似文献   
2.
中国蜉寄蝇属分类学研究(双翅目,寄蝇科)(英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蜉寄蝇属Phorocera隶属于双翅目Diptera寄蝇科Tachinidae追寄蝇业科Exoristinae追寄蝇族Exoristini,一般寄生于鳞翅口毒蛾科,夜蛾科和尺蛾科的幼虫;主要分布于古北区和新北区.该属区别于追寄蝇族Exoristini 其它属的特征为:眼后鬃列后方具黑毛,复眼具淡黄色长毛,单眼鬃位于前单眼后方,背中鬃3+3,翅内鬃0+3,腹部背板具心鬃.本文系统研究了中国蜉寄蝇属的4个已知种,勺肛蜉寄蝇P.assinilis,锥肛蜉寄蝇P.grandis,直条蜉寄蝇P.normalis和昏暗蜉寄蝇P.obscura;并首次描述了直条蜉寄蝇的雄性和采自我国辽宁本溪的1新种,辽宁蜉寄蝇Phorocera liaoningensis sp.nov.;编制了古北区本属6种雄性检索表.新种区别于近缘种勺肛蜉寄蝇的特征为:第4腹板后缘钝圆,中脉心角至中肘横脉的距离略长于心角至翅后缘的距离,雄性肛尾叶后面观端半部均匀变窄.  相似文献   
3.
我国2007年修订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录》将异胫长小蠹属非中国种作为我国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因此开展该类群中国记录种的厘订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记述了异胫长小蠹属中国记录种13种,即针叶异胫长小蠢Crossotarsus conife瑚、缺刻异胫长小蠹cemancipatus、外齿异胫长小蠹cexternedentatus、壳斗异胫长小蠹cfagacearum、黄翅长小蠹c伽o,,啪u纽础、端刺异胫长小蠢Cimpariporus,日本异胫长小蠢cniponicus、黑异胫长小蠹c.piceus、台湾异胫长小蠢csauteri、简长小蠹csimplex、鳞异胫长小蠹c.squamulatus、端异胫长小蠢Cterminatus和华氏异胫长小蠹c.wallacei,对这些种类的主要形态特征进行了描述,并编制了种类检索表。同时整理出了这些种类的寄主及分布。  相似文献   
4.
报道在江西和河南发现的浮姬蜂属Phobetes F(o)rster,1869的种类,其中有2新种:白环浮姬蜂Ph.albiannularis sp.nov.和河南浮姬蜂Ph.henanensis sp.nov.;中国1新纪录种:北海道浮姬蜂Ph.sapporensis( Uchida,1930).指出了新种与近似种的鉴别特征,并附彩色特征图.编制了该属中国已知种的检索表.  相似文献   
5.
中国贵州毛盾蝇属二新种记述(双翅目,蝇科)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记述采自贵州地区的毛盾蝇属Lasiopelta Malloch 2新种:红棕毛盾蝇L.rufescenta Wei et Jiang,sp.nov.和黄色毛盾蝇,L.flava Wei et Cao,sp.nov..文中编制了该属所有已知种的检索表、新种详细的形态特征及其与近缘种的鉴别特征;并建立了斑翅毛盾蝇群Lasiopelta maculipennis-group.新种的模式标本保存于作者所在单位.  相似文献   
6.
中国西北地区松科和柏科气孔器形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针叶树气孔器的研究为鉴定化石气孔器奠定了基础,对第四纪植被变化和古气候的研究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是第四纪孢粉学的一个重要补充。本文运用常规的标准的孢粉分析方法,对中国西北地区常见的松科3属8种和柏科3属4种植物气孔器进行了观察分析。结果表明凭气孔器大小可以区分松科与柏科。利用气孔器大小、T型结构的形状?上部木质片与气孔器茎之间的夹角进行属的鉴别,再结合茎的长度、宽度、中间木质部的宽、T型外角度和上部木质片外缘形状等可以进行种的鉴别,并编制了一个初步的检索表。  相似文献   
7.
8.
对新种丽花兰Cymbidium concinnum Z. J. Liu &; S. C. Chen和新变种龙州兰C. eburneum var. longzhouense Z. J. Liu &; S. C. Chen进行了描述和绘图; 丽花兰与大雪兰C. mastersii Griff. ex Lindl.有亲缘关系, 区别点在于新种叶片先端不分裂, 花序具18-22朵花, 唇瓣中裂片上有一个V型的紫红色斑块; 龙州兰(变种)与独占春(原变种)的主要区别在于唇瓣中裂片上和侧裂片顶部有较密的紫红色斑。对象牙白C. maguanense的分类问题进行了讨论, 并为其指定了新模式; 还为腋花组sect. Eburnea国产种类提供一个检索表。  相似文献   
9.
记述采自湖北咸丰趋流摇蚊属1新种,命名为缢尖趋流摇蚊Rheocricotopus(Psilocricotopus)constrictus sp.nov.,新种隶属Psilocricotopus亚属的orientalis群.与R.(P.)orientalis Wang,R.(P.)calviculus Wang et Saether和R.(P.)villiculus Wang et Saether 3种近缘,主要区别为:下附器极长,棒状,并具有长毛;肛尖中部收缢;下唇须第3节仅具1簇感觉棒.迄今本群只记录于中国南方(东洋区),该群具有若干可以认定为亚属或属级阶元的特征,但尚需幼期虫态的发现加以确认.文中同时提供了世界本群雄成虫检索表.  相似文献   
10.
异环足摇蚊属隶属于双翅目摇蚊科直突摇蚊亚科,全世界已记录4种。本文对中国产本属进行了系统研究。记述了2新种:简异环足摇蚊A.simplex sp.nov.和扎陵异环足摇蚊A.zhalingensis sp.nov.,重新核定了亮异环足摇蚊A.lucens(Zett.)。提供了世界本属雄成虫检索表。依据中国标本和相关文献,对Cranston等1989年所描述的本属的触角比、前足比、下附器的形状等属级鉴别特征予以订正。模式标本均保存于南开大学生物系。简异环足摇蚊A.simplexsp.nov.:正模:雄性,西藏建日,9/3/1987,邓成玉采。与本属已知种的区别:后足胫节无栉;无额鬃和唇基毛; R2+3脉清晰。扎陵异环足摇蚊A.zhalingensis sp.nov.:正模:雄性,青海扎陵湖,8/20/1986,任淑智采。与本属已知种的区别:个体大;无唇基毛;翅臀叶强烈突出,半球状;下附器三角形,强烈骨化,抱器端节具有13根粗长的刚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