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74篇 |
免费 | 68篇 |
国内免费 | 61篇 |
专业分类
403篇 |
出版年
2025年 | 7篇 |
2024年 | 5篇 |
2023年 | 7篇 |
2022年 | 9篇 |
2021年 | 9篇 |
2020年 | 15篇 |
2019年 | 11篇 |
2018年 | 2篇 |
2017年 | 3篇 |
2016年 | 5篇 |
2015年 | 10篇 |
2014年 | 6篇 |
2013年 | 11篇 |
2012年 | 15篇 |
2011年 | 13篇 |
2010年 | 16篇 |
2009年 | 22篇 |
2008年 | 25篇 |
2007年 | 18篇 |
2006年 | 19篇 |
2005年 | 24篇 |
2004年 | 22篇 |
2003年 | 15篇 |
2002年 | 11篇 |
2001年 | 16篇 |
2000年 | 12篇 |
1999年 | 4篇 |
1998年 | 8篇 |
1997年 | 6篇 |
1996年 | 11篇 |
1995年 | 10篇 |
1994年 | 4篇 |
1993年 | 2篇 |
1992年 | 7篇 |
1991年 | 5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10篇 |
1984年 | 1篇 |
1982年 | 2篇 |
1976年 | 1篇 |
1959年 | 1篇 |
195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日本方头甲生物学、捕食效能和农药选择毒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日本方头甲(Cybocephalus nipponicus)是盾蚧科害虫的重要天敌。福建沙县一年4-5代,世代重叠。以成虫越冬,平均温度24.8℃,一世代历期47.2天;27.7℃,为32.6天。捕食盾蚧科害虫9种,并具有嗜食矢尖蚧雄虫的习性。一只末龄幼虫日取食矢尖蚧雄虫20-30只。柴油乳剂,松脂合剂和氧化乐果对日本方头甲低毒。 相似文献
2.
获取复配农药最佳增效配方的一种简易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借鉴共毒因子法评价农药复配联合作用的思想,将参与复配的单剂引起25%死亡率的剂量定为零水平,利用二次回归通用旋转组合设计安排实验研究氯氰菊酯和喹硫磷复配对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2龄幼虫的增效作用,得出杀虫剂使用量与斜纹夜蛾幼虫死亡率机率值之间的关系,从共毒系数(CTC)的计算公式推导出共毒系数与杀虫混剂中两单剂使用浓度N1、N2之间的数学关系,CTC=100/N1/α N2/b(α、b分别为氯氰菊酯和喹硫磷的LC50),进而确定最优化问题的目标函数j=N1/α+N2/b,利用国际统计分析软件SAS的NLP过程求最大共毒系数和最优配方,所得结论与共毒系数法一致。 相似文献
3.
4.
5.
6.
7.
数种农药对蚕豆根腐病的田间防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实验室内探讨了三唑酮,甲基硫菌灵,福美双,恶霜灵和甲霜灵等5种杀菌剂单用或混用对蚕豆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据此,在田间开展了杀菌剂拦种和杀菌剂与杀虫剂混用防治蚕豆根腐病的研究,第1年的结果表明,在11个处理中,三唑酮单独拌和效果最为显著,与对照相比,在0.01ga.i.kg^_1种子的剂量下,使6周龄植株的根腐病指数降低51.5%,成株累计死亡率减少36%,单株种子产量提高21%,每公顷种子产量增加97.6%,其他处理未取得显著防效,第2年开展的三唑酮拌种是防治蚕豆根腐病的有效措施之一。但杀菌拌种应与其他防治措施综合应用,方可取得更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8.
高尔夫球场农药随地表径流迁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药化合物随地表径流迁移的损失量与降雨量和降雨间隔期有关。施药后当天降雨,毒死蜱、氯氰菊酯、百菌清随地表径流迁移量为0.014~0.490 kg/hm2,径流迁移损失率9.79%~20.51%;施药后3 d模拟降雨,毒死蜱、氯氰菊酯的径流迁移损失率分别为8.32%和5.58%,减少了50%以上。因此,根据天气降雨状况,调整施药时间,可减少农药随地表径流的迁移,有利于减轻对水环境的污染。 相似文献
9.
安徽农药厂厂区及周边农田土壤线虫数量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解农药对不同植被下的土壤健康和土壤质量的影响, 在2006年10月对安徽省和县华星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内外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线虫数量和营养类群进行了调查, 包括厂内裸地(BIF)、厂内宝塔松林地(PIF)、厂外裸地(BOF)、厂外大豆地(SOF)、厂外水稻地(POF)、厂外玉米地(COF)。结果发现有植被覆盖的样地中土壤线虫总数显著多于裸地(P<0.01), 厂外裸地显著高于厂内裸地。在有植被覆盖的土壤中植物寄生类线虫为优势类群, 其中厂内松林地内植物寄生类线虫相对丰度最高, 达到84%。在裸地中以食细菌类线虫为优势类群, 厂外裸地和厂内裸地相对丰度分别为74%和72%。此次调查表明农药的过多使用会对土壤线虫的数量和相对丰度产生影响, 同时说明植被覆盖在减轻农药使用造成的环境污染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以福建省武夷山茶叶科学研究所鸟龙茶种质资源圃120份资源为试验材料,依外部形态特征初步筛选出31份比较有希望的品种(系)。将联苯菊酯、甲氰菊酯、氯氰菊酯和噻嗪酮4种农药喷施于这31份资源,7d后采摘鲜叶,烘干固样。用气相色谱法分析检测31份品种(系)鲜叶中4种农药的残留量,筛选出低联苯菊酯、低甲氰菊酯、低氯氰菊酯和低噻嗪酮残留量的乌龙茶特异资源各5、4、3和7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