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4篇
  免费   256篇
  国内免费   94篇
  964篇
  2025年   8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55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位于祖国西北部,面积达165万平方公里的新疆,地形复杂,高山、高原与盆地相间,冰山、草原、荒漠、戈壁各种生态类型皆有。天山山脉横穿中部,北为准噶尔盆地,南为塔里木盆地,北、东北为阿尔泰山,西南为帕米尔高原,南为昆仑山与阿尔金山。  相似文献   
2.
我说蝗虫     
蝗虫是一种直翅目昆虫。它们有一对发达的膜质内翅善于飞翔,后足发达,善于跳跃。由于新疆地域广阔,地形复杂,南北疆气候相差悬殊,植被类型多样,因此蝗虫的种类繁多,数量惊人。据蝗虫专家陈永林先生介绍,在新疆现已发现蝗虫160余种,其中主要分布在北疆的有128种,南疆也有52种。如此多的蝗虫,导致新疆地区蝗灾不断。  相似文献   
3.
新疆精河地区枸杞瘿螨和枸杞刺皮瘿螨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臧扬才 《昆虫知识》1998,35(3):153-154
1枸杞瘿螨和枸杞刺次瘿螨危害情况构把疲螨AceriapallidaKeifer危害严重,构相的叶、花蕾、幼果、嫩茎、花瓣及花柄无不受其侵害,被害部位变成黑色病状的虫瘦,使组织隆起,造成弯曲畸形、变色。花蕾被害后不能开花结果,严重时全树衰弱,早期脱果、落叶,造成减产。构把刺皮廖螨Aculops恤nKuang主要危害嫩叶、花蕾和幼果。叶片受害后失绿、变褐加厚呈铁锈色,质脆易折裂,造成早期落果,即使未脱落的果实,亦营养不良,严重影响产果量及其品质。构记廖螨1991年发现,1992年大面积发生,构把刺皮廖螨是1992年发现,1995年大面积成灾。新…  相似文献   
4.
新疆塔里木马鹿粪便激素含量季节性变化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检测雄性塔里木马鹿的睾酮,雌鹿的雌二醇、雌三醇、孕酮等粪便激素含量,并比较不同月份之间的变化。方法:利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在且末和尉犁县马鹿场采集塔里木马鹿粪便,检测了2004年2~12月间塔里木马鹿粪便中的激素水平。结果:粪便性激素水平有明显的季节变化(P<0.05)。雄鹿粪便睾酮水平月间差异显著(P<0.05),浓度在8月有2个高峰。雌鹿粪便雌二醇在3月和6月有2个高峰;粪便孕酮水平在3月有2个高峰,在8月有1个高峰;雌三醇差异不显著,但4月的最高值也显著高于其他各时间点(P<0.05)。结论:利用动物粪便研究激素具有对保护动物完全无伤害、材料收集容易等优点,并且有助于评估动物青春期的健康状况、判断动物排卵方式、早孕检查、产前预测等,因而是目前研究野生珍稀动物性激素的一种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在研究新疆阿勒泰地区柳属(SalixL.)植物时发现了新疆杨柳科(Salicaceae)柳属植物新记录组粉枝柳组(Sect.Daphnella Seringe ex Duby)及新疆新记录种粉枝柳(Salix rorida Laksch.)。该种雌花苞片长圆形、倒卵状长圆形、倒卵状椭圆形和倒卵形,先端锐尖,苞片基部两侧各具3~4个腺点;雄花苞片倒卵形和倒卵状长圆形,先端锐尖,稀凹陷,在个别苞片基部一侧会有不明显的2~3个腺点,与其他分布区的粉枝柳稍有差异。主要分布在哈巴河中、上游及其2个支流,生于河岸及人工渠道岸边,海拔900~1 500m之处。  相似文献   
6.
从塔北隆起奥陶纪钙藻化石探讨奥陶纪的古环境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塔里木盆地塔北隆起轮南46井、英买1、2井奥陶纪石灰岩内含有大量的钙藻化石、蓝细菌以及疑难微体化石。这些钻井岩芯均在深达5000-6200m的地下深部取得。钙藻主要为绿藻类的Dasyporella,Ver‘miporella,Moniliporella以及?Plexa;红藻类的管孔藻类Solenoporaceans;钙化蓝细菌则有Girvanella,Botomaella,?Subtifloria等;疑难微体化石有Bevocastria,Nuia,Rothpletzella。这些钙藻生活于热带或亚热带正常盐度的浅海水内,其水深不到20m。世界各地的奥陶纪Vermiporella均位于古赤道的两侧,这表明它们是在气候炎热、温暖海水中生活的一类海洋藻类。Girvanella以藻灰结核和内碎屑最为常见,某些球粒可能代表Girvanella破碎后形成的单管或小棒。塔里木盆地钙藻植物群相似于哈萨克斯坦、波罗的海周围地区以及北美同时代植物群,这表明这些钙藻和蓝细菌化石具有遍布于全球的性质。塔北隆起早、中奥陶世沉积属于典型的碳酸盐岩台地相沉积。到晚奥陶世时,碳酸盐岩沉积被浅水陆棚沉积所取代,以陆源碎屑岩为主,夹少量的碳酸盐岩。  相似文献   
7.
白顶鹀(Emberiza stewarti)为中亚特有物种,比较罕见。2013年5月12日,喀什地区观鸟爱好者与户外摄影人在新疆乌恰县境内膘尔托阔依乡(39°20'N和75°05'E,海拔2 100 m)帕米尔东麓拍摄到一只雄性白顶鹀照片,经过查阅文献,确认是中国鸟类新纪录。  相似文献   
8.
新疆石竹属野生种核糖体DNA的ITS序列与亲缘关系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新疆是我国石竹属植物分布和分化中心,种质资源丰富。通过采用PCR直接测序法,对新疆石竹属(Dianthus)植物野生种共8个种及外类群(Lychnis coronata Thunb)rDNA的ITS区(包括ITS-1,5.8S,rDNA和ITS-2)进行序列测定。研究结果说明,新疆石生属植物的ITS序列总长度为617-621bp,长度变异较小,仅相差4bp,种间序列同源性很高,达97.6%-99.8%,外类群的序列同源性为80%左右。ITS区序列在石竹属内是相当保守的,石竹属物种间序列变异位点基本上是转移多于颠换,且转移率较高,转换/颠换率为1.0-3.0。系统地位和亲缘关系分析表明分布于中国的石竹属植物3个组即齿瓣组(sect.Barbulatum Williams)和石竹组(sect.Dianthus),遂瓣组(sect.Fimbriatum Williams)的亲缘关系较远,而sect.Dianthus与sect.Fimbriatum Williams的亲缘关系较近。ITS系统发育树揭示了石竹组起源早于遂瓣组和齿瓣组,其结果与传统形态学论述存在很大差异。  相似文献   
9.
本文是对于新疆库车县牙哈乡进下中侏罗世早期克孜勒努力尔库部孢粉组合的研究,共计有孢粉24属32种,藻类化石2属3种,其Trilobosporites antiquus亦见于库车河和阳霞河露头剖面的克孜勒努力尔组底部,推测层位较为稳定。根据孢粉组合认为地质时代为中侏罗世早期,同时根据孢粉植物群反映的古气候属于温暖湿润的亚热带型。  相似文献   
10.
37份新疆粳稻品种(系)的IRAP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该研究基于4个稻属(Oryza)反转录转座子,包括活性、低拷贝[Tos17/Osr21(Ty1-copia)和RIRE7/Osr31(Ty3-gypsy)]和非活性、高拷贝[Osr34(Ty3-gypsy)和Houba/Tos5/Osr13(Ty1-copia)],在两侧翼长末端重复序列(LTR)区域分别设计引物,对37份新疆粳稻(Oryza sativa L.ssp.japonica)栽培品种(系)进行PCR扩增。评估鉴定适用于反转录转座子插入位点间扩增多态性(IRAP)标记方法,并分析37份供试品种(系)的遗传多样性。(1)PCR扩增结果显示,Tos17/Osr21、RIRE7/Osr31、Osr34和Houba/Tos5/Osr13依次获得73、63、107和560条谱带,其中多态性条带36、63、70和523个,多态性比率为49.3%、100.0%、65.4%和93.4%。(2)综合评估比较多态性、异质性、总谱带数和平均多态性谱带数发现,Houba/Tos5/Osr13适用于IRAP标记方法构建DNA指纹图谱数据库。(3)以Houba/Tos5/Osr13遗传相似系数为基础,对供试品种(系)采用非加权平均(UPGMA)法进行聚类分析显示,以0.55为阈值将37份新疆粳稻栽培品种(系)分为6大类群,绝大多数品种(系)得到了明确的区分,品种间的遗传相似性较高,多样化程度偏低;品系‘20-18’和‘96-16’分别各自聚为一类,表明品系与品种间遗传背景较远,多样化程度较高。综上所述,IRAP分子标记适用于新疆粳稻种质资源的亲缘关系分析、鉴别及育种遗传距离的判定和DNA指纹图谱数据库构建等相关研究,在实际育种中选取不同类群的水稻品种与品系进行杂交选育,成功率较高,可能会大大缩短优良品种的选育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