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用兔抗人ER-α和ER-β多克隆抗体对文昌鱼神经系统、轮器哈氏窝和性腺进行免疫细胞化学的定位研究。结果揭示幼年和成年两性不同发育时期文昌鱼在这些部位分布ER-α和ER-β蛋白。ER-α定位在端脑、中脑、后脑和神经管中大多数神经细胞核,少数在胞质及其突起和神经纤维,ER-β则定位在细胞质或细胞膜上,少数在核内。ER-α免疫阳性物质主要分布在哈氏窝下层的上皮细胞核,少数在上层细胞质,β受体则在上层细胞核。在性腺,ER-α分布在卵巢中卵原细胞和小生长期卵母细胞胞质与核仁,生发泡(核)显免疫阴性,在大生长期卵母细胞核膜和核仁的免疫阳性显著增强,成熟期则在卵细胞生发泡表达;ER-β免疫阳性物质分布在卵原细胞和早期卵母细胞质以及成熟卵细胞的卵被膜检测到,生发泡显免疫阴性。在精巢,这两种ER亚型均定位在精原细胞、初级与次级精母细胞和足细胞质,精子细胞在胞核,精子显免疫阴性。另外,双染结果还揭示ER-α和ER-β在上述部位多数共存于同一细胞,少数在不同细胞表达,且在细胞定位有不同。首次发现这两种雌激素受体亚型在文昌鱼有广泛分布,它们介导雌激素对文昌鱼神经内分泌组织的调节作用。α和β受体在靶细胞定位的不同,提示两者在介导雌激素信号路线和基因转录机制可能有不同生理作用。 相似文献
4.
GATA基因在脊椎动物和非脊椎动物的发育中行使重要的功能,该家族的成员在进化上也是非常保守的。脊椎动物的GATA基因分为两个亚群:GATA1/2/3和GATA4/5/6。通过生物信息分析,在文昌鱼的基因组中找到了3个GATA基因:一个GATA1/2/3亚家族基因,两个GATA4/5/6亚家族基因;还找到一个类GATA基因。还克隆了白氏文昌鱼(Branchiostoma belcheri)GATA123的一段序列,并研究了它在早期胚胎发育中的表达图式。结果表明GATA123在原肠胚的中内胚层表达,而在神经胚晚期和幼体早期,GATA123在脑泡和消化道中部区域表达。这种表达模式与头部发育的重要基因Otx相类似。结果提示在文昌鱼脑泡的发育过程中GATA123和Otx很可能共同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6.
本研究利用胚胎整体原位杂交技术结合系列组织学切片技术,以及Northern blot 分析,对进化上处于特殊地位的模式动物文昌鱼profilin 基因不同发育时期的表达图式进行了系统研究,揭示了该基因的动态表达图式与肌肉分化的过程一致,文昌鱼profilin 基因可能与胚胎早期肌肉的发育相关。同时,通过Southern blot 检测对青岛文昌鱼profilin 基因可能存在的同源体进行了探讨,试图为弄清文昌鱼肌肉发育分化的分子机制提供资料。 相似文献
7.
近年在隶属头索动物亚门的文昌鱼体内发现有内源性绿色荧光蛋白存在,并发现文昌鱼荧光蛋白的发光现象在不同发育时期以及个体间有较大的差异。为了进一步揭示GFP基因在文昌鱼中的进化模式,探索其可能执行的功能,该文首先对白氏文昌鱼(Branchiostoma belcheri)GFP基因作了全面鉴定,并对其不同发育阶段胚胎及成体不同区域中的荧光信号进行了实时观察记录,进而对GFP基因在绿色荧光表达强烈的两个特定时期做了绝对定量检测。研究结果表明,文昌鱼基因组中至少有12个内源性GFP基因,在个体发育的不同时期,内源性荧光出现的位置有所变化,而且在变态后的个体之间出现荧光的情况差异较大,荧光蛋白基因的表达由多个GFP同源基因共同参与,这些基因在不同的发育时期表达量有较大的差异,提示不同的GFP基因在特定发育阶段可能行使各自的功能。 相似文献
8.
从厦门文昌鱼分离纯化了文昌鱼转铁蛋白,物化性质与青岛文昌鱼转铁蛋白相同,其单体和二聚体的分子量分别为26kD和52kD,是一分子量约为脊椎动物转铁蛋白1/4的糖蛋白,测定了文昌鱼转铁蛋白完整分子和其C端分子片段的部分氨基酸序列并分析 一人务清失蛋白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发现用文昌鱼转铁蛋白序列可将人血清转铁蛋白序列划分成粗略相等的4个片段,文是鱼转铁蛋白与每一片段及人血清转铁蛋白的4个片段之间存在明 相似文献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