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10篇 |
免费 | 142篇 |
国内免费 | 66篇 |
专业分类
518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篇 |
2024年 | 10篇 |
2023年 | 7篇 |
2022年 | 15篇 |
2021年 | 9篇 |
2020年 | 17篇 |
2019年 | 11篇 |
2018年 | 9篇 |
2017年 | 5篇 |
2016年 | 11篇 |
2015年 | 6篇 |
2014年 | 30篇 |
2013年 | 13篇 |
2012年 | 14篇 |
2011年 | 19篇 |
2010年 | 31篇 |
2009年 | 16篇 |
2008年 | 65篇 |
2007年 | 22篇 |
2006年 | 17篇 |
2005年 | 27篇 |
2004年 | 19篇 |
2003年 | 20篇 |
2002年 | 20篇 |
2001年 | 9篇 |
2000年 | 17篇 |
1999年 | 6篇 |
1998年 | 8篇 |
1997年 | 5篇 |
1996年 | 5篇 |
1995年 | 3篇 |
1994年 | 11篇 |
1993年 | 3篇 |
1992年 | 3篇 |
1991年 | 6篇 |
1990年 | 4篇 |
1989年 | 1篇 |
1988年 | 5篇 |
1987年 | 5篇 |
1986年 | 3篇 |
1985年 | 3篇 |
1984年 | 2篇 |
1983年 | 1篇 |
1981年 | 1篇 |
1980年 | 1篇 |
1977年 | 1篇 |
196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球体蛛在我国首次被发现,本文记述了产于我国海南的纳尔蛛属一新种,定名为华纳尔蛛Wendilgarda sinensis sp. nov.,模式标本保存在河北教育学院生物系。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讨基因组序列的非随机性对密码对使用的影响程度,揭示依赖上下文的密码对偏爱性(CDCB)可能存在的规律,本文主要对大肠杆菌基因组中密码子及其紧邻密码子(密码对)偏爱作了全面的统计分析。结果发现85%的密码子在其紧邻密码子位点有显著依赖上下文的密码对偏爱性,通过密码对与全序列六联体(三联体对)的相对丰度比较发现,大约35%的密码对偏好性不能用基因组的序列组分来解释。当密码子第二和第三位点核苷酸相同,且紧邻密码子相同时,它们的相对丰度有显著相关性。结果表明我们的数据支持依赖上下文的密码子偏好的主要原因是蛋白质合成精确性选择的假设,即本文结果揭示了依赖上下文的密码对偏好性可能存在的规律,从而为今后进一步研究大肠杆菌基因组中密码对使用偏好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有效的种子散布是木本植物形成入侵种需要经历的过程之一,但在预测入侵种时却常常被忽略.紫金牛科东方紫金牛(Ardisia elliptica)原产热带亚洲而在北美成为入侵植物,分布在云南南部的其同属种酸苔菜(A.solariacea)与之具有相似的生物学特征.本文以酸苔菜为研究对象,于2004年12月至次年2月分别在人为干扰轻的野象谷和人为干扰重的植物园进行酸苔菜的种子散布及捕食研究,试图了解生境变化对其种子散布和种子捕食的影响.结果表明,酸苔菜在两地的种子散布者均为白喉冠鹎(Alophoixus pallidus)、黑冠黄鹎(Pycnonotus melanicterus)和灰眼短脚鹎(Iole propinqua),但3种食果实鸟类的组成比例、拜访行为、频率及种子捕食者的影响在两地均不相同.人为干扰轻的野象谷生境中白喉冠鹎、黑冠黄鹎与灰眼短脚鹎的拜访频率分别为25%、32%和26%.取食后的第一次停栖地点有4%在10 m以外;人为干扰重的植物园生境中3种鸟的拜访频率分别为67%、8%、5%,取食后的第一次停栖地点有26%在10 m以外.人工摆放种子试验表明,地面上种子捕食者主要是啮齿类;在两生境中种子捕食率均较低(2-6%),但野象谷生境中种子捕食率仍显著高于植物园生境.野象谷生境中种子还受到象鼻虫幼虫的危害,危害率为17.9±3.5%(n=512);而植物园生境中未发现种子被象鼻虫危害(n=489).干扰对生境中的动物组成及行为造成了明显影响,并可能通过种子散布与捕食的改变而间接影响与其有密切关系植物的种群动态. 相似文献
4.
5.
蛋白质与酶工程是生物技术专业的核心、必修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文中以教育部颁布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为依据、结合专业及课程特色,科学设定教学目标,深入挖掘课程思政教育元素,从融入内容、方法路径及评价等方面进行了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探索和实践。通过精心开展教学设计,利用对分课堂、以学生为中心,从讲故事、谈生活、说案例、议热点、读文献、做训练入手,激发并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公民品格、全球视野、生态文明、法治意识、家国情怀和文化自信素养,促进课程思政教育有机融入教学全过程,实现课程育人目标的同时推动教学卓越。 相似文献
6.
7.
目的:研究全膝关节置换术前、术后Insall-Salvati指数和改良Insall-Salvati指数与术后膝关节活动度的关系。方法:采用HSS评分系统对患者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半年至一年的关节功能、活动度、肌力、屈曲畸形、稳定性等进行评价。测量81例(106膝)患者术前、术后X线片Insall-salvati指数及改良Insall-salvati指数。结果:术后HSS评分为(89±10)分,术前Insall-salvati指数及改良Insall-salvati指数分别为(1.00±0.13)、(1.61±0.21),术后Insall-salvati指数及改良Insall-salvati指数分别为(0.94±0.19)、(1.67±0.34)。关节置换术后Insall-salvati指数较置换前显著降低(P0.05),改良Insall-salvati指数显著提高(P0.05)。术后低位髌骨组(Insall-salvati指数0.8)HSS评分、活动度和屈曲畸形分值均较正常髌骨组(0.8Insall-salvati指数1.5)显著降低(P0.05)(P0.05)。高位髌骨组(Insall-salvati指数1.5)和正常髌骨组各项评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术前改良Insall-salvati指数小于1.8的患者术后膝关节HSS评分、功能、活动度、肌力、屈曲畸形、稳定性显著高于大于1.8的患者(P0.05)。结论:术前改良Insall-salvati指数和术后Insall-salvati指数可作为评价术后膝关节功能的参考指标。术前、术后的膝关节高度均会影响术后关节功能,全膝关节置换术中精确截骨对术后关节功能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基因组组分极其偏向的厌氧性粘菌和立克次氏体基因中密码对的使用,研究DNA双链密码对使用的不对称性。方法:生物统计学。结果:发现脱卤厌氧粘菌和立克次氏体基因组中分别有17%和21%的密码对在DNA双链上的使用偏好性正好相对,这表明它们的前导链与滞后链上密码对的使用偏好存在差异。因此,影响密码对搭配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基因所在链的特性。这些特性可能包括:基因方向性偏好、密码子使用偏好、密码子的前后文关系等。结论:造成上述两物种DNA双链间密码对使用不对称的原因可能是DNA链特异的突变偏好性和在复制、转录、翻译水平上的自然选择约束。 相似文献
9.
城市是人口和社会经济活动最密集的地方,随着城市化进程和气候变化的发展,城市地区面临的气候风险和影响日益凸显。提升城市适应气候变化能力已成为城市应对气候变化挑战最重要的任务和途径。通过梳理和评价我国城市适应气候变化能力及其关键要素,以期为区域适应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科学依据。基于IPCC适应能力评价框架,构建了基于暴露度-敏感度-恢复力的城市适应气候变化能力评估框架,进而筛选了19项指标,将指标划分为适应气候变化能力对应的5个等级,以熵权法赋权重;采用集对分析方法,评估我国286个地级市的适应气候变化能力水平,并分析了主要限制因素。结果显示,我国东部的适应能力整体高于西部地区,适应能力较低的区域主要集中在西北的甘肃陕西部分城市、华中的两湖和江西等城市以及西南的广西云南等城市;城市适应能力的各项限制要素主要表现为,适应能力高主要为暴露度-恢复力-敏感度的(低-高-低)的组合;适应能力低则分别包括暴露度-恢复力-敏感度(高-高-高)、(低-低-低)和(高-低-低)3种组合。提高城市适应气候变化能力,对西部西北的甘肃-陕西等城市,重点在于提升应对气候变化的恢复力,例如建立良好的灾后恢复与应急系统等;对于华中、西南等城市则以提高气候风险的防御能力为主。 相似文献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