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2篇
  国内免费   59篇
  完全免费   280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63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78年   2篇
  1975年   2篇
  1960年   3篇
  1959年   3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濒危植物银杉的种群统计与年龄结构   总被引:65,自引:5,他引:6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谢宗强  陈伟烈  路鹏  胡东 《生态学报》1999,19(4):523-528
通过对银杉主要群落种群的数量统计和年龄组成的分析,编绘了银杉种的特定时间生命表,存活曲线和年龄结构图,结果表明,银杉种群年龄超过200a后,出现植株个体死亡高峰,种群的平均生命期望陡降,预示着种群的生理衰退。银杉种群的存活曲线介于DeeveyI和II型曲线之间整个银杉种群在40龄级以上的年龄结构基本表现为增长型,但不同的银杉群落种群的年龄结构差异很大,大部分种群都存在的幼龄个体缺乏的现象,其中花坪  相似文献
2.
羊草种群年龄结构及无性繁殖对策的分析   总被引:60,自引:0,他引:60  
天然割草场羊草 ( Aneurolepidium chinense( Trin.) Kitag.)种群的生殖枝中有 87%为冬性植株。羊草分蘖节最老为 4龄 ,其生活时间可达 5个年度。在分蘖节成株的年龄结构中 ,1、2龄株占绝对优势 ,其所占比重达 92 .5 %。 1龄株生产力最高 ,至 3龄株生活力已明显衰弱。割草场羊草种群为增长型与稳定型混合的年龄结构类型。综合分析了羊草以根茎顶端成株调节种群年龄结构的无性繁殖对策 ,以及羊草草地自然持续更新的生物生态学机制  相似文献
3.
根据样地每木栓尺和林缘扩散效应调查以及无性系跟踪挖掘材料,分析了毛乌素沙地中国沙棘无性系各上群年龄结构动态及其遗传后果,结果表明,中国沙棘无性系种群年龄结构由增长型经过稳定型发展到衰退型,在衰退的种群中,中国沙棘能够通过无性系生长实验林窗更新恢复其稳定性或依靠林缘扩散使种群在更大的空间尺度上进行自我维持。同时,随着种群的自疏,无性系种群的组成由较多拥有较少分株的无性系向较少拥有较多分株的无性系转变,从而降低了无性系种群的基株多样性。  相似文献
4.
不同年龄阶段马尾松人工林养分循环的研究   总被引:36,自引:0,他引:3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人工林内N、P、K、Ca、Mg 5种养分元素的含量、积累、分配和生物循环以及它们随林分年龄的变化趋势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针叶的养分含量最高,树干材的养分含量最低,凋落物的养分含量与树枝或树皮的养分含量接近,土壤中K、Mg元素丰富,N、P、Ca 3种元素亏缺。树叶、树枝、树皮和树根中各元素含量大小顺序为K>N>Ca>Mg>P,树干材中则是Ca>K>N>Mg>P,5种元素含量随马尾松林分年龄的增加呈逐渐减少的趋势。5种元素贮存总量为460.19~1950.32 k  相似文献
5.
北京地区黑线姬鼠种群年龄和繁殖的研究   总被引:35,自引:5,他引:30  
张洁 《兽类学报》1989,9(1):41-48
1982—1986年,作者在北京农业区研究黑线姬鼠种群的年龄和繁殖,共解剖标本1360号(684,676)采用胴体重划分出4个年龄组,研究睾丸重量与性成熟的关系,确定睾丸重0.5克为性成熟线。种群一年更新一次,个体年繁殖2—3胎,当年出生的鼠基本不参加繁殖,胎仔数有年度差异,1982年为6.18±0.35,1983年为5.29±0.13,1984年为5.97±0.13,1985年为5.69±0.20。  相似文献
6.
海南五指山热带山地雨林主要种群结构特征分析   总被引:30,自引:2,他引:28  
对海南五指山热带山地雨林线枝蒲桃、毛荔枝、鸭脚木、谷木、山苦茶和海南柿6 个主要种群进行年龄结构分析,结果表明这6 个种群均为增长型结构,现处于发展阶段.这些种群的发展状况将直接决定五指山热带山地雨林未来的类型.同时对其中的线枝蒲桃进行静态生命表和波谱分析,结果表明线枝蒲桃种群的动态过程存在周期性,其更新与林窗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7.
洞庭湖区东方田鼠迁移的研究   总被引:29,自引:5,他引:24  
郭聪  王勇 《兽类学报》1997,17(4):279-286
洞庭湖区东方田鼠以湖滩上的芦苇+荻或薹草沼泽为最适栖息地,枯水季节,多在其上生长、繁殖。汛期,随着湖水上涨,湖滩面积缩小,东方田鼠在拥挤的的压力下或直接被洪水所迫,越过防洪堤迁入垸内。东方田鼠在湖滩及农田间的迁移主要取决于湖水水位及种群密度,无固定的迁移时间。迁入垸内的东方田鼠主要分布于靠近防洪堤一带,其捕获率随着与防洪堤距离的增加而递减。个体较大的东方田鼠迁移距离较远。在迁移期,迁入垸内的东方田鼠的性比在不同的距离上无显著差异。湖水回落时,东方田鼠随湖滩出露而迁回沼泽草地。回迁时,个体较大的雄性首先回迁的比例较高。迁入垸内的东方田鼠,栖息在荒坡地的种群密度大于在农田中的种群密度;东方田鼠不在农田越冬,小部分可在岗地荒坡中越冬,但少有增殖。按迁移动因看,此种迁移乃洪水逼迫所至,而由逼迫外迁和自动回迁构成循环,保证了种群对湖区特殊环境的适应。  相似文献
8.
9.
缙云山马尾松种群年龄结构初步研究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种群在我国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的组成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在森林生态系统演替中起着先锋种群作用。研究马尾松种群的年龄结构及其动态规律有助于亚热带森林群落和生态系统的研究,有益于亚热带次生林的经营管理。本文以每木调查法为基本方法,并结合样方法和空间差异代替时间变化法,研究缙云山马尾松种群的年龄结构及其动态规律。  相似文献
10.
格氏栲种群个体年龄与胸径的时间序列模型研究   总被引:25,自引:3,他引:2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提出格氏栲种群以年轮确定种群个体年龄并与胸径、树高确定种群个体年龄有机结合的时间序列预测个体年龄方法。通过时间序列分析,确定出格氏栲种群个体年龄与胸径关系的ARIMA(1,2,0)模型,经检验该模型的相似性系数为93.48%,即该模型预测胸径生长量是可靠的。同时,通过ARI-MA(1,2,0)模型预测结果与实际调查材料组合起来,建立较为准确反映个体年龄的组合模型:A=10.15451+1.113851D+0.04220049D2-0.000227303D3式中D为格氏栲种群个体胸径,A为格氏栲种群个体年龄,相关指数为0.9998。可见,组合模型的格氏栲种群个体胸径与年龄回归关系极显著,效果理想,为相应研究提供一个较为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