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656篇 |
免费 | 745篇 |
国内免费 | 437篇 |
专业分类
2838篇 |
出版年
2025年 | 23篇 |
2024年 | 35篇 |
2023年 | 49篇 |
2022年 | 49篇 |
2021年 | 65篇 |
2020年 | 67篇 |
2019年 | 66篇 |
2018年 | 56篇 |
2017年 | 64篇 |
2016年 | 88篇 |
2015年 | 91篇 |
2014年 | 100篇 |
2013年 | 105篇 |
2012年 | 97篇 |
2011年 | 116篇 |
2010年 | 98篇 |
2009年 | 98篇 |
2008年 | 207篇 |
2007年 | 83篇 |
2006年 | 81篇 |
2005年 | 276篇 |
2004年 | 165篇 |
2003年 | 111篇 |
2002年 | 95篇 |
2001年 | 73篇 |
2000年 | 53篇 |
1999年 | 51篇 |
1998年 | 32篇 |
1997年 | 40篇 |
1996年 | 38篇 |
1995年 | 37篇 |
1994年 | 32篇 |
1993年 | 26篇 |
1992年 | 23篇 |
1991年 | 34篇 |
1990年 | 24篇 |
1989年 | 22篇 |
1988年 | 13篇 |
1987年 | 6篇 |
1986年 | 6篇 |
1985年 | 17篇 |
1984年 | 5篇 |
1983年 | 5篇 |
1982年 | 4篇 |
1978年 | 2篇 |
1957年 | 1篇 |
1956年 | 2篇 |
1955年 | 1篇 |
1953年 | 1篇 |
195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8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磁场对血浆和胃粘膜内胃肠激素及胃动力效应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腹部磁场作用,对大鼠血液及胃粘膜组织中胃泌素(gastrin,GAS)、胃动素(motilin,MTL)和生长抑素(somatostain,SS),以及胃排空的效应.方法:10只Wistar健康雄性大鼠,腹部接受表面磁强度为1300-1600GS,钡铁氧体恒磁场作用3小时,以放射免疫法,分别测定大鼠血及胃粘膜组织中GAS、MLT及SS含量,用99mTc标记的碳粉糊剂灌胃法,测试胃排空率.结果:恒磁场腹部作用后,大鼠血GAS、MLT及SS水平较对照组,均无显著变化(p均〉0.05);胃粘膜组织中,GAS含量无明显改变(p〉0.05),MLT水平明显升高(p〈0.01),SS水平明显降低(p〈0.01);胃排空率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腹部1300-1600GS恒磁场作用3小时,均不能显著调节大鼠血中MLT和SS,以及血和胃粘膜组织内GAS水平;可明显影响胃粘膜内MLT及SS水平;对大鼠胃排空率无明显效应. 相似文献
3.
2004年至2005年MRSA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调查龙岩市第一医院2004年至2005年各病区各类标本MRSA分离率及对常用抗生素耐药率。方法用VITEK 32细菌仪GPI卡鉴定及Slidex Staph-k it、MRSA胶乳凝集试验确认,用VITEK 32细菌仪GPS101做药敏,并统计分析。结果共检查229株SA,其中2004年MRSA为56.6%,耐药率苯唑西林、青霉素G为100%,优力新、头孢噻吩为100%,红霉素79%,四环素73%,环丙沙星71%,氯洁霉素36%,万古霉素0%;2005年MRSA为59.4%,耐药率苯唑西林、青霉素G、优力新、头孢唑啉为100%,红霉素94%,环丙沙星89%,氧氟沙星88%,四环素76%,氯洁霉素50%,利福平43%,万古霉素0%。结论该院SA耐药性监测显示临床分离SA的耐药性和交叉耐药性已相当严重,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严密监测、控制和预防MRSA感染,严格执行院内消毒隔离制度,防止MRSA扩散,定期对临床分离菌株的耐药性进行分析,避免万古霉素过度使用,防止耐万古霉素SA产生。 相似文献
4.
5.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008,28(3):139
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和《高技术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为促进全国高技术产业集聚,辐射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国家发展改革委决定在高技术产业发展具有优势和特色的地区,建设6个综合性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和24个行业性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在北京、上海、天津、深圳、西安和湖南的长株潭,重点围绕信息、生物、民用航空航天、新材料、 相似文献
6.
7.
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所长莱斯特·布朗在其《谁来养活中国》一文中提出了中国的粮食危机将导致世界的粮食危机。对此,国内的一些学者、专家纷纷撰文表示中国能够养活自己,国外的一些专家也对布朗的观点表示疑义。本文所介绍的是几位专家的观点,现翻译出来供参考,以期读者对中国的粮食问题有更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9.
Males of the nursery web spider Pisaura mirabil usually offer an insect prey wrapped in white silk as a nuptial gift to facilitate copulation. Males exploit female foraging preferences in a sexual context as females feed on the gift during copula- tion. It is possible for males to copulate without a gift, however strong female preference for the gift leads to dramatically higher mating success for gift-giving males. Females are polyandrous, and gift-giving males achieve higher mating success, longer copulations, and increased sperm transfer that confer advantages in sperm competition. Intriguingly, field studies show that ap- proximately one third of males carry a worthless gift consisting of dry and empty insect exoskeletons or plant fragments wrapped in white silk. Silk wrapping disguises gift content and females are able to disclose gift content only after accepting and feeding on the gift, meanwhile males succeed in transferring sperm. The evolution of deceit by worthless gift donation may be favoured by strong intra-sexual competition and costs of gift-construction including prey capture, lost foraging opportunities and investment in silk wrapping. Females that receive empty worthless gifts terminate copulation sooner, which reduces sperm transfer and likely disadvantages males in sperm competition. The gift-giving trait may thus become a target of sexually antagonistic co-evolution, where deceit by worthless gifts leads to female resistance to the trait. We discuss factors such as female mating rate and intensity of sperm competition that may shape the evolution of male deception, and how ecological factors may influence the evolution and maintenance of worthless gifts as an evolutionarily stable alternative mating strategy by frequency dependent selection 相似文献
10.
裸果木(Gymnocarpos przewalskii Bunge ex Maxim.)隶属于石竹科裸果木属,起源第三纪,是古地中海残遗珍稀濒危植物,别名“瘦果石竹”。多年生落叶半灌木,株高50~100 cm。叶线形,长5~20 mm,宽1~1.5 mm,近无柄,顶端短尖,基部稍收缩,偏肉质,表面覆蜡质层,无被毛,无明显叶脉;托叶膜质鳞片状;叶对生或互生。茎有两种形态,直立或曲折,节间膨大,多分枝;老枝灰褐色,剥裂,嫩枝红褐色。花两性,为红色、黄绿色;无花瓣,外部透明白色苞片包被;花萼5枚,披针形,顶端具芒尖,有较宽的透明膜质边缘,外被短柔毛;雄蕊10枚,为内外两轮各5枚,仅内轮雄蕊有花药,外轮花药败育,花药球形,纵裂;上位子房,近球形,胚珠1枚;花腋生,聚伞花序,由5~15朵单花组成,单花花期约4 d,种群花期30~36 d。瘦果宿存;种子小,长圆形,直径约0.5 mm,褐色,结籽率极低。主根明显,长达4 m,侧根发达,根毛较少。花期5~6月,果期7~8月。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