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73篇 |
免费 | 448篇 |
国内免费 | 268篇 |
专业分类
1789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1篇 |
2024年 | 27篇 |
2023年 | 17篇 |
2022年 | 36篇 |
2021年 | 36篇 |
2020年 | 56篇 |
2019年 | 16篇 |
2018年 | 31篇 |
2017年 | 21篇 |
2016年 | 36篇 |
2015年 | 50篇 |
2014年 | 55篇 |
2013年 | 49篇 |
2012年 | 66篇 |
2011年 | 70篇 |
2010年 | 78篇 |
2009年 | 76篇 |
2008年 | 93篇 |
2007年 | 63篇 |
2006年 | 71篇 |
2005年 | 66篇 |
2004年 | 64篇 |
2003年 | 62篇 |
2002年 | 56篇 |
2001年 | 61篇 |
2000年 | 59篇 |
1999年 | 33篇 |
1998年 | 47篇 |
1997年 | 56篇 |
1996年 | 40篇 |
1995年 | 28篇 |
1994年 | 25篇 |
1993年 | 50篇 |
1992年 | 34篇 |
1991年 | 40篇 |
1990年 | 31篇 |
1989年 | 34篇 |
1988年 | 10篇 |
1987年 | 7篇 |
1986年 | 4篇 |
1985年 | 16篇 |
1984年 | 3篇 |
1983年 | 3篇 |
1982年 | 1篇 |
195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7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传统的平菇栽培中,栽培种的培养料都用熟料接种.而整个的接种和灭菌过程中需要一些大型的设备和繁杂的技术,从而限制了平菇的发展和普及.自八八年以来我们根据平菇菌的长势快、抗杂菌能力强的特点,试图对平菇生料栽培种的制做和使用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试验,现将结果简述如下:材料与方法(一)菌株:采用我校从佛罗里达平菇中选育的菌株. 相似文献
2.
Seasonal occurrence of Aphis glycines and physiological responses of soybean plants to its feeding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e soybean aphid Aphis glycines Matsumura (Hemiptera: Aphididae) is an important pest of soybean in China. To monitor and manage this pest effectively it is neces-sary to understand its population dynamics and demographics, as well as the physiological responses of soybean plants to its feeding. In this study, using field surveying and suction-trap monitoring, we investigated the population dynamics of the soybean aphid in Xiuyan County, Liaoning Province in northeastern China during 2009-2012. The results indicatedthat the population dynamics of the soybean aphid followed a unimodal curve distribution, with the insect generally colonizing soybean fields from the middle of June to early Julyand the population reaching a peak between early July and early August. On the whole, soybean aphids occurred in suction-traps at least 2 weeks earlier than they were foundin field surveys. A total of 72 alates were collected by suction-trapping over the 4 years, with the earliest alate captures occurring on 28 May in 2009, 2011, 2012 and 4 June in 2010. The life table parameters clearly showed that this aphid had a short doubling time (4.73 ± 0.21 days), and 7.36± 0.98 nymphs were produced by a soybean aphid adult during its lifetime (13.57 ± 0.30 days). Finally, biochemical assays indicated that the amount of malondialdehyde and the activities of four defense-related enzymes in soybean leavessignificantly changed between 0 day and 7 days of aphid infestation. Polyphenol oxidase (PPO) and catalase (CAT) activities increased more dramatically after 1 day of aphid feed-ing. In addition, significantly higher levels of superoxide dismutase and CAT were found after aphid feeding for 7 days, whereas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change in the activitiesof peroxidase and PPO. Consequently, this study will be beneficial in determining the seasonal occurrence of the soybean aphid and selecting insect-resistant soybean varieties,and thus in developing a theoretical framework for appropriate management strategies. 相似文献
3.
CO2倍增对不同基因型大豆光合色素含量和荧光诱导动力学参数的影响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研究了CO_2倍增对大豆(Glycine max L.)Bragg(野生型)及其不同单基因突变品系Nts 382(超结瘤突变体)和Nod 49(不结瘤突变体)某些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CO_2倍增能提高Bragg、Nts 382和Nod 49的叶绿素(Chl)和类胡萝卜素(Car)的含量,但不同品系提高的幅度有所不同。荧光诱导动力学测定结果表明,CO_2倍增均能提高其PSⅡ活性、PSⅡ原初光能转化效率和光合作用潜在量子转化效率。CO_2倍增更有利于提高Nts 382的荧光光化学猝灭系数(qp)和PSⅡ总的光化学量子产量,以及较大幅度地降低荧光非光化学猝灭系数(qN),有助于把所捕获的光能用于进行光合作用。这可能与Nts 382是超结瘤突变体,比Bragg和Nod 49能更充分地利用空气中的氮素有关。 相似文献
4.
利用Absidiasp.R菌株,通过液体发酵的方法,得到了一种高活性的大豆异黄酮糖基水解酶。该酶经硫酸铵分级沉淀、DEAE-Cellocuse(DE-52)离子交换层析纯化,被纯化了11倍,收率为10.9%;经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测得该酶的分子量为53kD;该酶的最适反应温度为50℃;最适pH为5.0;温度低于60℃,pH在5.0~7.0范围内该酶较稳定,Co2 、Ca2 对该酶有激活作用;Ag 、Cu2 对该酶有抑制作用。当以染料木甙为底物时该酶的米氏常数(Km)为1.3×10-2mol/L。等电聚焦电泳测得其等电点为3.2。 相似文献
5.
植物类受体蛋白激酶(receptor-likeproteinkinase,RLK)在高等植物生长发育和环境刺激的信号传导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报告了一个新的大豆类受体蛋白激酶基因的全长cDNA克隆及对其基因结构和功能的初步分析。研究表明该基因序列编码的蛋白包含一个跨膜域、一个具有丝氨酸/苏氨酸激酶活性的胞内域和一个缺少N-末端信号肽的胞外域。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表明,该基因与一些拟南芥菜类受体蛋白激酶基因具有很高的相似性,这些激酶N-末端都缺少信号序列,属于植物胞质类受体激酶(receptor-likecytoplasmickinase,RLCK)亚家族。因此命名该大豆基因为GmRLCK(GenBankAccessionNo.AY687390)。对GmRLCK激酶域中磷酸化可能性较高的位点进行了预测。RT-PCR的结果表明,GmRLCK在大豆子叶、根、花以及豆荚中都有较高的表达,而在胚根、茎和成熟叶片中的表达相对较弱。进化分析表明GmRLCK与一些衰老相关的植物类受体蛋白激酶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不同进化类型大豆种子超氧物歧化酶(SOD)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供试三种进化类型大豆种子的 SOD 同工酶酶谱一致,均为7条,其中一条为 Ma-SOD,其余6条为 Cu-Zn-SOD。(2)SOD 活性表现为:野生类型明显高于中间类型,中间类型明显高于栽培类型。(3)随着大豆籽粒百粒重的增大,种胚的 SOD 活性降低。(4)种皮颜色由黑到黄,种皮的 SOD 活性降低。讨论了大豆种子 SOD 活性与 Sofa 亚属内大豆进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锌指蛋白在调节植物防卫基因表达和抗性反应上起关键作用。目前,对大豆中C3HC4型RING锌指蛋白基因的研究不多。本研究利用核蛋白筛选系统(NTT)筛选大豆(铁丰8号)干旱处理5h的cDNA文库,获得一个RING锌指蛋白基因。该基因全长927bp,编码308个氨基酸,含有C3HC4-type RING锌指结构域,命名为GmRZFP1。系统进化树分析显示,Gm-RZFP1属于C3HC4-type锌指亚家族。Real-time PCR结果表明,GmRZFP1基因受干旱、高盐、高温、低温、乙烯和ABA等胁迫诱导表达,表明该蛋白涉及多种胁迫相关的信号传导途径。亚细胞定位结果表明,163hGFP-GmRZFP1融合蛋白定位于细胞核中。本研究结果有助于研究该类基因在大豆逆境应答反应中的作用,阐明大豆抗逆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了评估转基因高蛋氨酸大豆ZD91对土壤生态系统的安全性,开展了其对土壤主要有机元素和酶活性影响的实验。【方法】连续2年,在大豆苗期、花期、鼓粒期和成熟期,采用抖落法采集根际土壤样品,通过室内测定,分析了转基因大豆ZD91对根际土壤含水量、pH、主要有机元素和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转基因大豆ZD91较之对应的非转基因大豆对根际土壤含水量、pH、主要有机元素和酶活性无显著影响,但同一种酶活在不同年份和不同生育期存在显著差异。【结论】转基因大豆ZD91对土壤生态系统具有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Eduardo Trigo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011,31(12):133-134
自1996年引入第一例抗除草剂大豆以后,阿根廷成为全球率先采用转基因作物的几个主要国家之一。2010年,全国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达到2290万公顷。新技术的采用过程稳定、迅速且品种多样化。目前,阿根廷所有的大豆、86%的玉米和99%的棉花都采用了转基因品种。本研究发现,1996~2010年间,农业生物技术使阿根廷获得的总收益达到726.45亿美元,创造了182万个工作机会。优先采用新技术为阿根廷带来的优势效益非常显著。收益是通过SIGMA数学模型进行评估的,该评估工具由阿根廷国家农业技术机构和全球乡村发展捐赠平台的支持。\"此报告呼吁立即行动。\"该委员会委员、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学院教授Molly, Jahn说,\"全世界都要求增加粮食、饲料和生物能源作物。食品价格已涨至历史高位,极端天气事件在全球范围内频发,将导致粮食安全状况恶化。庆幸我们正在采取具体而明确的、科学的措施应对这一切。\"委员会向政策制定者提出几点意见:一、将粮食安全和可持续农业纳入全球和国家政策;二、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其他对农业的负面环境影响的同时,持续性地增加农业产出;三、锁定最易受气候变化和粮食危机影响的人群和部门;四、重新建立更适宜的食品获取和消费模式,确保满足人们的最基本营养需求,培养健康而可持续的进食习惯;五、减少粮食体系内的损失和浪费,尤其是基础设施、耕种技术、加工过程、运输以及贮藏习惯等;六、建立广泛、共享、综合的信息系统。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