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25篇 |
国内免费 | 7篇 |
完全免费 | 62篇 |
出版年
2022年 | 2篇 |
2021年 | 1篇 |
2020年 | 1篇 |
2019年 | 1篇 |
2018年 | 4篇 |
2017年 | 11篇 |
2016年 | 4篇 |
2015年 | 9篇 |
2014年 | 33篇 |
2013年 | 23篇 |
2012年 | 29篇 |
2011年 | 29篇 |
2010年 | 34篇 |
2009年 | 28篇 |
2008年 | 45篇 |
2007年 | 21篇 |
2006年 | 30篇 |
2005年 | 14篇 |
2004年 | 11篇 |
2003年 | 7篇 |
2002年 | 12篇 |
2001年 | 4篇 |
2000年 | 2篇 |
1999年 | 1篇 |
1998年 | 2篇 |
1997年 | 4篇 |
1996年 | 3篇 |
1995年 | 1篇 |
1993年 | 1篇 |
1992年 | 2篇 |
1991年 | 4篇 |
1990年 | 4篇 |
1989年 | 2篇 |
1988年 | 4篇 |
1987年 | 2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2篇 |
1984年 | 3篇 |
1983年 | 1篇 |
1982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40 毫秒
1.
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概念入手,根据观测和研究资料,采用替代工程、市场价值等方法,从两个方面评价了北京山地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价值。结果表明,面积为4056.64km^2的北京山地森林生态系统的生态服务功能价值每年为167.78亿元,其中涵养水源价值搂91.67%亿元,净化水质价值为15.3亿元,保持土壤价值为2806.92万元,固碳制氧价值为2.24亿元,净化环境价值为48.65亿元,游憩价值为9074.98万元,林果品价值为8.73亿元。 相似文献
2.
4.
以基因工程产品、抗体工程产品和细胞工程产品为主要代表的生物制药产业是发展最快的高技术产业之一 ,最近 6年全球年销售额连续每年以 1 5 %~ 33%的速度增长 ,并在 2 0 0 4年突破 40 0亿美元。生物技术药物在治疗肾性贫血、白细胞减少、癌症、器官移植排斥、类风湿关节炎、糖尿病、矮小症、心肌梗死、乙肝、丙肝、多发性硬皮病、不孕症、粘多糖病、戈谢病、法布莱氏病、囊性纤维化、血友病、银屑病和脓毒症等发挥了重要乃至关键作用。综述生物制药的历史、现状和市场。 相似文献
5.
6.
文淑美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006,26(1):92-96
传统化学制药的黄金时代结束,新化学药品数量下降,而生物技术药物已成为当今最活跃和发展最迅速的领域。随着基因组和蛋白质组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与人类疾病发展相关的靶标被确定,生物制药将有更多的机会获得突破性进展。综述了全球生物制药产业发展的几个态势,主要有:(1)全球生物制药产业的研究成果数量增长迅速;(2)生物制药依然是生物技术产业的重点领域,生物技术药物市场发展规模逐渐扩大,市场集中度高,主要集中于美国和大的跨国公司;(3)生物技术新药在新药研发中的比重越来越大,逐渐成为新药研发主流;(4)生物制药企业间通过加强联盟,来增强新药研发能力和降低新药研发成本;(5)各国政府均重视生物制药产业的发展,出台一系列相关政策。(6)生物疫苗、基因工程药物和基因药物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7.
生物技术药物的研究开发与产业化现状及前景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本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生物技术药物的研究、开发和产业化现状,讨论了我国医药生物技术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中国医药生物技术产业发展应遵循自主开发与技术引进相结合及政府引导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的原则,政府、企业和科技界应发挥各自不同的作用;展望了我国生物药物产业的发展方向和生物技术药物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8.
国外微生态制剂的研究与市场概况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对国外微生态制剂的研究和市场概况作了介绍。包括:(1)关于肠道菌群研究的新手段;(2)国外使用的益生菌和益生菌剂市场;(3)益生菌的作用;(4)益生菌安全性的问题;(5)关于活菌和死菌问题;(6)关于益生元;(7)免疫增强因子。 相似文献
9.
随着基因组和蛋白质组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与人类疾病发展相关的靶标被确定,使得我们能够研发更精确的药物来防治这些疾病。这意味着生物制药将有更多机会获得突破性进展,最终将使更多更好的生物技术药物被批准上市。综述了生物制药发展的几个趋势,主要有:(1)哺乳动物细胞表达的产品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占统治地位;(2)治疗性抗体将会是生物制药领域第二次创新高潮;(3)越来越多分子量大、结构复杂的功能蛋白将被开发成生物技术药物,尤其是用于治疗遗传性疾病的药物;(4)对已批准上市的生物技术药物的化学修饰尤其是PEG化以改善药物性能;(5)通过某些药物的定点突变获得第二代新生物技术药物,如胰岛素、EPO和t-PA的突变体;(6)组织工程、细胞治疗和基因治疗充满了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