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80篇 |
免费 | 510篇 |
国内免费 | 235篇 |
专业分类
1625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0篇 |
2024年 | 24篇 |
2023年 | 20篇 |
2022年 | 18篇 |
2021年 | 42篇 |
2020年 | 38篇 |
2019年 | 26篇 |
2018年 | 25篇 |
2017年 | 37篇 |
2016年 | 36篇 |
2015年 | 30篇 |
2014年 | 42篇 |
2013年 | 42篇 |
2012年 | 38篇 |
2011年 | 43篇 |
2010年 | 44篇 |
2009年 | 47篇 |
2008年 | 77篇 |
2007年 | 60篇 |
2006年 | 68篇 |
2005年 | 61篇 |
2004年 | 51篇 |
2003年 | 54篇 |
2002年 | 76篇 |
2001年 | 54篇 |
2000年 | 69篇 |
1999年 | 45篇 |
1998年 | 44篇 |
1997年 | 48篇 |
1996年 | 38篇 |
1995年 | 59篇 |
1994年 | 31篇 |
1993年 | 29篇 |
1992年 | 37篇 |
1991年 | 20篇 |
1990年 | 28篇 |
1989年 | 39篇 |
1988年 | 19篇 |
1987年 | 15篇 |
1986年 | 13篇 |
1985年 | 14篇 |
1984年 | 3篇 |
1983年 | 4篇 |
1982年 | 4篇 |
1981年 | 2篇 |
195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6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东北羊草草原的耐盐碱植物主要有10种,分别属于藜科、禾本科和菊科,其生态分布与土壤中的pH值和电导率有密切关系。在10种耐盐碱植物中,碱蓬、刺沙蓬、角碱蓬、翅碱蓬、碱蒿和碱地肤具有较大的细胞膜透性和对Na+、K+的富集能力,是重要的耐盐碱植物,在治理退化草原的过程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西藏色季拉山暗针叶林苔藓多样性及林窗干扰的影响,在过去工作积累的基础上研究了色季拉山西坡5块样地内不同林内环境(林窗、林缘和林下)地面、腐木和树附生苔藓生物量特征。结果表明, 地面生单位面积苔藓植物生物量储量最高,平均910.10 g/m2,其次为腐木生(221.90 g/m2),树附生的最低(53.59 g/m2)。林窗地面生苔藓单位面积生物量最高,均值为360.47 g/m2,其次为林下(305.51 g/m2),最小为林缘(244.11 g/m2);林窗、林缘和林下间的地面生苔藓单位面积生物量差异显著(P<0.05)。沿海拔梯度,林窗苔藓单位面积生物量表现出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因此,在西藏色季拉山暗针叶林内,林窗对地面生苔藓单位面积生物量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3.
福建尤溪九阜山省级自然保护区自然植被类型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盛坚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13,32(4)
采用路线踏查与典型样地相结合的调查方法,按照《中国植被》的划分,结果表明:尤溪九阜山省级自然保护区自然植被类型十分丰富,植被保存完整,共有8个植被型36个群系85个群丛;植被分布水平规律变化界限和植被类型的垂直带谱分布不明显,常绿阔叶林遍布从山麓到山顶,针阔混交林多分布于中上坡,常绿针叶林主要分布于山脊山顶附近,毛竹林多分布在局部常绿阔叶林下缘,有的与常绿阔叶林呈带状或团块状混生,是中亚热带典型的常绿阔叶林森林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4.
植被光合呼吸模型(VPRM)关键参数的确定和优化是准确计算生态系统净CO_2交换(NEE)的基础。利用中国通量观测研究联盟(China FLUX)长白山站温带阔叶红松林2005年的通量观测资料,对VPRM的4个参数(最大光能利用率ε_0、光照为半饱和条件下光合有效辐射值PAR0和呼吸参数(α、β))进行优化,并使用2006年的观测资料对参数优化前后的模拟结果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参数优化后,VPRM能够较好地模拟长白山地区2006年植物生长季NEE的变化。对30min NEE模拟的平均误差为-1.81μmol m~(-2)s~(-1),相关系数为0.72,模拟NEE平均日变化的峰值约为观测值的91%,相关系数为0.97。但在植物非生长季模型对森林NEE的模拟效果较差。模型模拟30min NEE的平均误差为0.39μmol m~(-2)s~(-1),相关系数仅为0.10,并且模拟低估NEE平均日变化白天吸收峰值约82%,日变化模拟值与观测值的相关系数为0.50。通过分析不同天气个例,发现模型可以较好地模拟晴天条件下NEE的变化,而对阴雨天NEE的模拟误差较大。该研究有利于提高VPRM模型对温带落叶阔叶林NEE的模拟能力,对进一步改进区域陆地NEE的模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6.
7.
广东省野生植物一新记录科——蜡梅科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报道了广东省野生植物一新记录科--蜡梅科(Calycanthaceae)、一新记录属--蜡梅属(Chimonanthus)及一新记录种--山蜡梅(Chimonanthus nitens Oliv.).标本存放于华南农业大学林学院树木标本室(CANT). 相似文献
8.
以两年生山定子(Malus baccata(L.)Borkh)盆栽苗为材料,正常浇水为对照,控水条件下喷施不同浓度(0、25、50、75、100mg/L)5-氨基乙酰丙酸(ALA),测定各持续干旱胁迫时期(第0、4、8、12天)叶片的抗旱生理指标及光合荧光参数,研究ALA对干旱胁迫下山定子叶绿素荧光和抗逆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及其调节机制。结果显示:(1)持续干旱胁迫条件下,外源ALA处理使得山定子叶片渗透调节物质(SS、SP、Pro)含量增加,抗氧化酶(SOD、POD、APX)活性升高,丙二醛(MDA)积累减少。(2)ALA处理增大了干旱胁迫下山定子叶片的气孔开度,促进叶绿素的合成,并对干旱引起的最大光化学效率(F_v/F_m)、实际光量子效率(YⅡ)、光化学淬灭系数(qP)及光合电子传递速率(ETR)的减小,以及PSⅡ调节性能量耗散的量子产额(Y_(NPQ))、非调节性能量耗散的量子产额(Y_(NO))和非光化学淬灭系数(NPQ/4)的增大有明显的缓解作用。研究认为,外喷ALA能够有效缓解干旱胁迫对山定子生理代谢功能的损伤,但干旱胁迫条件下山定子对不同浓度ALA响应程度不尽相同,其中以75mg/L的ALA处理效果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9.
10.
江西金盆山自然保护区位于江西省龙南县、全南县与信丰县的交汇处,为武夷山脉与南岭山脉之间的过渡区域,保护区植物种类丰富、区系地理成分复杂。经野外实地调查、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对保护区内种子植物的科、属、种分布区类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金盆山保护区共有野生种子植物161科659属1 474种,其中裸子植物6科7属7种,占江西裸子植物总种数(83种)的8.43%,被子植物155科652属1 467种,占江西被子植物总种数(4 369种)的33.58%。(2)区系分析显示,金盆山保护区内科的分布区类型中热带分布和温带分布分别占总科数(除去世界分布)的64.22%和35.77%,热带分布占优势地位;属的分布区类型中热带分布和温带分布分别占总属数(除去世界分布)的50.95%和47.55%,二者接近平衡;种的分布区类型中热带分布种和温带分布分别占总种数(除去世界分布)的33.98%和37.15%,而且中国特有种419种,占总种比的28.88%。(3)金盆山保护区种子植物具有单种属、寡种属多,植物区系起源古老的特点,其中有寡种属212属,占总属比的32.17%;单种属374属,占总属比的56.75%;其中寡种属所含种数537种,占总种比的36.43%。(4)与邻近6个保护区的植物区系比较表明,金盆山保护区与武夷山脉的联系较南岭山脉更近,而且金盆山保护区表现出比邻近的阳际峰等武夷山脉地区热带性质更明显。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