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97篇 |
免费 | 157篇 |
国内免费 | 73篇 |
专业分类
427篇 |
出版年
2025年 | 3篇 |
2024年 | 10篇 |
2023年 | 8篇 |
2022年 | 6篇 |
2021年 | 8篇 |
2020年 | 7篇 |
2019年 | 8篇 |
2018年 | 9篇 |
2017年 | 10篇 |
2016年 | 19篇 |
2015年 | 8篇 |
2014年 | 13篇 |
2013年 | 14篇 |
2012年 | 18篇 |
2011年 | 23篇 |
2010年 | 17篇 |
2009年 | 22篇 |
2008年 | 17篇 |
2007年 | 18篇 |
2006年 | 26篇 |
2005年 | 28篇 |
2004年 | 18篇 |
2003年 | 15篇 |
2002年 | 13篇 |
2001年 | 8篇 |
2000年 | 13篇 |
1999年 | 8篇 |
1998年 | 4篇 |
1997年 | 5篇 |
1996年 | 6篇 |
1995年 | 3篇 |
1994年 | 9篇 |
1993年 | 6篇 |
1992年 | 3篇 |
1991年 | 4篇 |
1990年 | 4篇 |
1989年 | 7篇 |
1988年 | 2篇 |
1987年 | 1篇 |
1985年 | 3篇 |
1984年 | 1篇 |
1982年 | 1篇 |
195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小叶榕气生根气体交换特征及影响因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LI-6400XT便携式光合仪测定了小叶榕(Ficus microcarpa L. f.)气生根的气体交换特征。结果表明气生根具有呼吸、蒸腾作用和空气吸湿作用。影响气生根呼吸作用的因素为年龄>空气温度>光强>相对湿度;影响蒸腾作用的因素为年龄>相对湿度>空气温度>光照。年龄小的气生根的呼吸和蒸腾作用较强,年龄大的尤其是木质化程度较高的气生根的呼吸作用较小,水分的释放(蒸腾作用)转变为水分的吸收(吸湿作用)。年龄小的气生根的CO2交换率与温度呈线性关系,温度越高,CO2交换率越大,呼吸越强;H2O交换率与相对湿度呈线性关系,相对湿度越大,H2O交换率越小,蒸腾越弱;年龄大的成熟气生根的H2O交换率与空气相对湿度呈线性关系,相对湿度越大,H2O交换率越小,蒸腾越小。 相似文献
3.
中间锦鸡儿(Caragana intermedia)是一种优良的防风固沙灌木。有关其蒸腾作用的测定研究多是通过对单叶或小枝蒸腾速率的测定值推算整株丛的蒸腾耗水。该研究选择在中间锦鸡儿株丛的主根安装“热扩散探针”来测定整株丛的蒸腾耗水。结果表明: 中间锦鸡儿整株丛液流量的日变化可划分为4个阶段: 1)液流量迅速上升阶段(8:00~11:30), 其液流量占全天液流量的21.21%; 2)液流量最高而相对稳定阶段(12:00~18:00), 液流量占全天液流量的58.84%; 3)液流量迅速降低阶段(18:30~21:00), 液流量占全天液流量的10.62%; 4)液流量最低而稳定阶段(21:30~次日8:00), 液流量占全天液流量的9.32%。从所观测的中间锦鸡儿整株丛液流量的日变化可以看出: 在午间(12:00~14:00), 中间锦鸡儿整株丛蒸腾虽因环境因子的影响(如云朵遮阴)会发生较小的波动, 但并没有出现明显的“午休”现象, 而是保持相对稳定的高蒸腾速率。环境因子对中间锦鸡儿整株丛液流量影响的强弱次序依次为: 太阳辐射>空气温度>水蒸气压亏缺>空气相对湿度>土壤温度>风速。液流量对环境因子变化的响应存在着明显的时滞现象。根据所测大、中、小3个中间锦鸡儿整株丛树干液流量数据, 计算出一个中等大小(株高为110 cm, 冠幅为0.6 m2, 叶片总干重为51.82 g)的中间锦鸡儿整株丛在测定时间内的日蒸腾耗水量为2.2 kg · d-1。 相似文献
4.
金钱槭(Dipteronia sinensis Oliv.)隶属于槭树科金钱槭属,为中国特有的寡种属植物之一。金钱槭为落叶乔木,高可达10m,具裸露的冬芽。奇数羽状复叶对生,通常具7~11枚小叶。花白色,杂性,雄花与两性花同株,形成圆锥花序。翅果周围环绕着圆形的翅,嫩时粉红色,成熟时棕黄色,状如古钱。金钱槭分布于陕西、甘肃、湖北、河南、四川、贵州等省,被列为中国三级保护植物。 相似文献
5.
6.
金钱槭(Dipteronia sinensis Oliv.)隶属于槭树科金钱槭属,为中国特有的寡种属植物之一。金钱槭为落叶乔木,高可达10m,具裸露的冬芽。奇数羽状复叶对生,通常具7~11枚小叶。花白色,杂性,雄花与两性花同株,形成圆锥花序。翅果周围环绕着圆形的翅,嫩时粉红色,成熟时棕黄色,状如古钱。金钱槭分布于陕西、 相似文献
7.
为系统认识荒漠草原中间锦鸡儿人工林草本植被特征及演变趋势对土壤养分的响应,采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以天然草地为对照,构建3个中间锦鸡儿林龄(16a、25a、37a)研究序列,调查不同中间锦鸡儿林灌丛内外土壤植被并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随林龄增加,不同功能群植物重要值呈不同变化趋势,其中禾本科植物显著增加,豆科植物显著降低,杂草类植物先减小后增加。(2)α多样性分析显示,荒漠草原中间锦鸡儿人工林16a灌丛外物种丰富度(S)、香浓维纳指数(H)最高(P0.01);不同林龄均匀度指数(J)、优势度指数(P)未表现出明显的变化规律。(3)β多样性分析显示,Cody指数(βc)和Morisita-Horn(CMH)相似指数均表现出16a与25a、37a之间的物种差异较大、25a与37a之间物种差异相对较小、37a中间锦鸡儿林与天然草地物种组成相似,βws指数在25a中间锦鸡儿林最大。(4)人工中间锦鸡儿林存在显著的土壤碳氮\"肥岛效应\",其中土壤有机碳是不同林龄植物群落组成差异的显著性影响因子,土壤速效氮为不同林龄灌丛外植物多样性差异的显著性影响因子,但灌丛内植物多样性对土壤养分的响应并不显著。研究认为,中间锦鸡儿林土壤养分演替正效应提高了植物多样性,增强了植物物种的更替程度,但建植后期(37a)植物群落存在向天然草地演替趋势。 相似文献
8.
9.
<正> 小乔木。树高4—8米,嫩枝被灰黄色至黄褐色疏长毛。芽微小,倒卵形,密被灰黄色长柔毛。叶革质,狭椭圆形或披针状椭圆形,长(7)10—14厘米,宽(2)3—4厘米,先端尾状渐尖,尖尾长1—2.5厘米,基部阔楔形,表面无毛,背面沿叶脉上有疏长毛,叶片干后两面密布小瘤凸,叶缘1/2—2/3以上有细锯齿,近基部全缘,叶柄长1—1.5厘米,被疏长毛。花单生枝顶,花柄极短至近无柄,开花时直经3—4(5)厘米,苞片和萼片不分化,8—10枚,外面密被银灰色至灰黄色绢毛,里面无毛,质脆易碎;花辦淡黄白色,倒卵形至阔倒 相似文献
10.
小叶锦鸡儿基因组DNA的提取及AFLP反应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小叶锦鸡儿幼嫩叶片为材料,采用改良的SDS法提取其基因组DNA,通过优化AFLP技术体系中的几个主要因素,建立了适合小叶锦鸡儿的AFLP银染反应体系。改良的SDS法能通过在提取液中加入β-巯基乙醇防止氧化、加入PVP去除酚类等物质,获得满足AFLP分析要求的纯度高、完整性好的基因组DNA;用EcoRⅠ和MseⅠ37 ℃双酶切4 h后可以将500 ng的基因组DNA完全切开。酶切产物和接头经16℃连接过夜后,用带有1个选择性碱基的引物和带有3个选择性碱基的引物分别进行预扩增和选择性扩增,扩增产物经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用AgNO3染色,得到了清晰的指纹式样。小叶锦鸡儿AFLP反应体系的建立为利用该技术研究小叶锦鸡儿的遗传多样性奠定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