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安徽蝶类二新记录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安徽省蝶类方面的研究较少 ,陈博尧报道了黄山地区蝴蝶 1 0科 1 0 6种 ;许雪峰等报道了滁州琅琊山7科 60种。 1 997~ 1 998年度 ,本文作者受省教委自然科学基金资助 ,对安徽省琅琊山蝶类进行了进一步调查研究 ,采集到安徽省蝶类 2种新记录种。标本保存在滁州师专化生系动物实验室。现将 2种蝴蝶的形态描述如下。1 大紫琉璃灰蝶Celastrinaoreas (Leech)雄蝶翅正面外缘和前缘黑色 ,其余部分蓝紫色 ,缘毛白色。雌蝶翅紫色 ,是同属中色彩较深、个体较大的种类。翅反面灰白色 ,前翅外缘有一列小黑点 ,亚外缘线波状 ,外横列… 相似文献
3.
洪抡元,英文名Lun-Yuan Hung,1913年2月2日,生于浙江慈溪洪塘(现属宁波市),2008年1 1月2日在上海逝世.洪抡元5岁发蒙,1917-1928年,先后就读于洪塘小学、承裕小学、宁波旅汉小学和澄衷中学,1928-1931年,就读于上海南洋医学院,1931年,转入上海东南医学院,1933年毕业后,在上海自然科学研究所医学部细菌学科读研究生. 相似文献
4.
为深切缅怀著名鸟类和兽类学家、安徽大学教授王岐山先生对我国动物学特别是在鸟兽研究领域做出的重要贡献,在王岐山先生诞辰80周年之际,安徽省动物学会、安徽省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和安徽大学于2012年12月26日在安徽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联合举办"安徽省鸟兽研究历史回顾与展望暨纪念王岐山先生诞辰80周年学术研讨会"。来自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南京大学、安徽省林业厅、安徽省环境 相似文献
5.
2021年8月,在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牛王寨采集到东亚腹链蛇属(Hebius)蛇类标本1号。经形态比较发现,该蛇明显不同于大别山地区已有的东亚腹链蛇属物种——棕黑腹链蛇(H. sauteri)和绣链腹链蛇(H. craspedogaster)。分子系统学分析显示,该标本与东亚腹链蛇(H. vibakari)遗传关系最近,且形态上符合东亚腹链蛇特征,提示该标本应为东亚腹链蛇。东亚腹链蛇是安徽省和大别山地区爬行动物分布新记录种,这也是该物种在中国东北地区之外首次被报道。该分布新记录扩大了对东亚腹链蛇的分布范围的认知,对东亚腹链蛇的种群分化和生物地理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7.
安徽不同地区奶站牛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其肠毒素污染状况评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定安徽地区各奶站牛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以及肠毒素的污染情况。方法通过从安徽省不同地区30所奶站采集乳样,进行乳源性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离与生化鉴定,并采用PCR技术对分离出的菌株进行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血清型鉴定。结果安徽省30个奶站中有4个地区奶站的牛奶中污染金黄色葡萄球菌;从污染牛奶中共分离出5株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为16.7%。经鉴定,所分离出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中2株为肠毒素A型,1株为肠毒素C型,2株为同时产肠毒素A和肠毒素C。结论安徽省不同地区奶站中的牛奶污染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产肠毒素类型以肠毒素A为主。 相似文献
8.
生态系统水分利用效率(Water Use Efficiency,WUE)是衡量碳水循环耦合程度的重要指标,估算安徽省农田生态系统的WUE并分析其时空变异规律,探究其影响因素,对该区域农田水资源的科学配置和合理利用有着重要的意义。基于MODIS遥感数据和气象数据,分析安徽省近15年农田WUE的年际、年内时空变化特征以及与气候因子的关系,研究表明:(1) 2000—2014年间安徽省农田WUE的变化范围为1.38—1.66 g C mm~(-1)m~(-2),多年均值为1.54 g C mm~(-1)m~(-2),整体上农田WUE年际呈现增长变化趋势,变化率为0.011 g C mm~(-1)m~(-2);具有较强的空间分异性规律,整体上呈现北高南低趋势,淮河以北各市的农田WUE较高,高于全省多年均值,淮河以南地区的农田WUE则低于全省水平。(2)安徽省农田WUE的年内变化呈现双峰型变化格局,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差异,表现为春季秋季夏季冬季;以淮河为界,南北各市变化趋势略有不同,淮河以南地区的最大值在4月份,淮河以北则以3月份为最高。(3)安徽省农田WUE动态变化受到气候因子降雨影响的区域占比17.14%;气温影响的区域占比0.73%;降雨和气温综合影响所占0.71%,而农田WUE与气温和降雨影响均不显著的区域占比为81.42%;因此,气候因素中降雨在安徽省农田WUE的变化中起主导作用,由于人为因素的干预,非气候因素对农田WUE变化的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9.
利用中国浙江省西南部九龙山自然保护区和安徽省南部牯牛降的高海拔黄山松树轮径向宽度资料,分别建立了2个树轮宽度差值年表(RES).由子样本信号强度(SSS)>0.8判定,九龙山年表(JLS01)的可靠时段为1884—2010年,牯牛降年表(GNJ01)的可靠时段为1837—2008年.将采样点周围气象站气象数据做算术平均代表区域气候状况,利用相关函数检验了两年表与区域气象数据的月降水量、月平均温度、月平均相对湿度、月总云量和月日照时数的关系.结果表明: 2个高海拔点树木径向生长主要受夏季(上年6、7月,当年6月)水热条件的影响.九龙山年表与上年6、7月温度呈显著正相关,与上年6、7月和当年6月降水及相对湿度呈显著负相关,与上年7月总云量呈显著负相关,与上年6、7月日照时数呈显著正相关;牯牛降年表与上年7月温度呈显著正相关,与上年7月和当年6月降水及相对湿度呈显著负相关,与上年6月总云量呈显著负相关,与上年7月、当年6月日照时数呈显著正相关.由于高海拔地区温度较低,夏季温度的升高有利于该地区树木生长,同时较多降水对应的高相对湿度、高云量和低日照时数,限制了光合作用产物的合成,导致树木的径向生长受到抑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