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24篇
  免费   770篇
  国内免费   518篇
  3612篇
  2025年   43篇
  2024年   65篇
  2023年   77篇
  2022年   97篇
  2021年   125篇
  2020年   108篇
  2019年   101篇
  2018年   52篇
  2017年   72篇
  2016年   84篇
  2015年   104篇
  2014年   153篇
  2013年   111篇
  2012年   142篇
  2011年   138篇
  2010年   167篇
  2009年   184篇
  2008年   223篇
  2007年   160篇
  2006年   131篇
  2005年   162篇
  2004年   137篇
  2003年   133篇
  2002年   113篇
  2001年   121篇
  2000年   76篇
  1999年   73篇
  1998年   67篇
  1997年   49篇
  1996年   50篇
  1995年   61篇
  1994年   46篇
  1993年   43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31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63年   1篇
  1953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方舟子 《生命世界》2005,(7):101-105
从亚里士多德开始一直到18世纪后期,博物学家普遍采用的是自上而下的分类法。例如,生物根据是否会运动分成动物和植物两大类,动物根据是否有血分成有血动物(脊椎动物)和无血动物(无脊椎动物)两类,有血动物分成温血和冷血,  相似文献   
2.
3.
《昆虫知识》2009,(3):334-334
快点儿杀死它们,并且越早越好。在过去的50年中,这句话一直是消灭害虫的非官方座右铭。然而一项新的研究表明,至少对疟疾来说,这种策略是错误的。通过选择见效更缓慢的杀虫剂,或者将更年老的蚊子作为目标,研究人员将能够防止杀虫剂抗性——一个长期困扰疟疾防治工作的难题一的进化。  相似文献   
4.
昆虫与寄主植物的适应性及协调进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昆虫与寄主植物的适应性及协调进化钦俊德(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北京100080)昆虫和植物都是地球上起源很早的生物类群。从化石的证据来推断,它们至少在3亿多年前已生活在一起,在不同地域建立起密切关系的生物群落。它们中不同的种类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并根...  相似文献   
5.
6.
目的 探讨采用sPD-1协同4-1 BBL进行肿瘤免疫基因治疗的效果及相关的免疫学机制.方法 以不同剂量的H22肝癌细胞接种于BALB/c小鼠右后腿肌肉内,建立小鼠肿瘤模型;采用可溶性PD-1 (sPD-1)和4-1 BBL真核表达质粒体内转染进行基因治疗;观察接种不同剂量肿瘤细胞、不同治疗时间小鼠的成瘤率及肿瘤治疗效果;RT-PCR检测肿瘤微环境中免疫调控相关基因的表达;组织切片检测肿瘤细胞浸润肌肉组织的组织学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脾脏细胞毒性T细胞(CTLs)的杀瘤效率.结果 转染4-1 BBL/sPD-1基因治疗后,接种低剂量(1 × 104个/ml) H22肿瘤细胞的小鼠肿瘤生长完全受到抑制;接种高剂量(1×105个/ml) H22肿瘤细胞的小鼠肿瘤也受到显著抑制.通过延长基因治疗,荷瘤小鼠的成瘤率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逐渐递减,至8周时成瘤率为0;基因治疗不仅促进IFN-γ和IL-2基因表达上调,而且也使TGF-p、IL-10的表达下调;瘤组织中CD8+ T淋巴细胞数量增多和脾淋巴细胞的杀瘤效率显著增加.结论 利用体内存在的少量肿瘤可作为抗原刺激淋巴细胞的激活;基因治疗适用于对手术、化疗、放疗后体内残存的少量肿瘤细胞的清除;当体内存在大量肿瘤细胞时,适当延长基因治疗时间可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HIV共受体——CC类趋化因子受体┐5黄仕和秦椿华(卫生部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武昌430060)(美国得克萨斯A&M大学毒理学系)关键词HIV共受体CC类趋化因子受体-5继冯愈等发现融合素是嗜T细胞HIV-1的融合辅助因子后,邓洪魁及其同事发现了初始...  相似文献   
8.
《生物学通报》2008,43(1):20-20
美国科学家近日发现遗传证据表明,人类进化并不像有些人认为的已经停止或维持一个恒定的速度,而是正处在一个加速的阶段。这意味着世界各大陆的人们正变得越来越不同。相关论文12月10日发表于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上。  相似文献   
9.
《生命世界》2010,(7):4-4
屎壳郎因推粪球而闻名,但直至近期,科学家才用数据证明它们是地球上已知最强壮的昆虫:蜣螂目中的雄性食粪金龟最多可推动相当于自身体重1141倍的粪球,这就相当于一名体重70千克的人推动80吨重物一样。科学家认为,争夺交配权是该物种在进化过程中力气不断增加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刘炳仑 《化石》1995,(1):9-11
棕榈科花粉萌发孔的演化趋向与其化石花粉刘炳仑棕榈科(Palmae)属单子叶植物,共约217属,2500余种,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我国约22属,72种,主产云南、广西、广东和台湾;温带地区很少见。因而,一般都把它视为热带、亚热带气候的指示植物。在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