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6篇 |
国内免费 | 30篇 |
完全免费 | 37篇 |
出版年
2020年 | 2篇 |
2018年 | 1篇 |
2017年 | 1篇 |
2016年 | 3篇 |
2015年 | 3篇 |
2014年 | 8篇 |
2013年 | 15篇 |
2012年 | 10篇 |
2011年 | 13篇 |
2010年 | 6篇 |
2009年 | 10篇 |
2008年 | 9篇 |
2007年 | 9篇 |
2006年 | 13篇 |
2005年 | 7篇 |
2004年 | 2篇 |
2003年 | 4篇 |
2002年 | 1篇 |
2001年 | 2篇 |
2000年 | 2篇 |
1999年 | 2篇 |
1997年 | 2篇 |
1996年 | 3篇 |
1994年 | 1篇 |
1990年 | 2篇 |
1989年 | 1篇 |
1988年 | 4篇 |
1987年 | 3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国云南人间鼠疫流行区十种小兽体表蚤类群落的比较(英文)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本文将某一种小兽 (小型哺乳动物 )宿主体表的全部蚤作为一个特定的蚤类群落 ,在此基础上运用模糊聚类分析方法对云南人间鼠疫流行区 10种小兽体表的蚤类群落之间的相似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 ,在动物分类上比较接近的、隶属同一属 (鼠属 )的黄胸鼠、大足鼠和斯氏家鼠体表 3种蚤类群落之间的相似性较大 ,在模糊聚类的谱系图上明显聚为一类。动物分类上距离较远、隶属不同属的微尾、臭、灰麝、中华姬鼠、滇绒鼠、社鼠和锡金小鼠体表的 7种蚤类群落之间的相似性较小。结果提示 ,宿主因素可能是影响体表寄生蚤群落之间相似性大小的一个主要因子 ,当宿主在动物分类上彼此接近时 ,其体表寄生蚤群落的相似程度就比较高 ,当宿主在动物分类上距离较大时 ,其体表蚤类群落的相似程度就比较低。本文中不同属小兽体表寄生蚤类形成了不同的群落类型。 相似文献
2.
敏感性评价是分析区域生态环境稳定性的主要方法之一.为了促进土地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实施宏观规划和管理,利用2003年生态环境现状调查资料和相关研究成果,在GIS空间分析技术支持下,从土壤侵蚀、石漠化、生物多样性、地质灾害、水环境5个方面,对云南省土地生态敏感性开展了单要素评价和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云南省土地生态环境中度敏感地区和高度敏感地区面积较大,分别占总土地面积的36.67%和46.93%,不敏感地区占10.15%,极敏感地区占的份额最小,只占6.25%.从区域分布来看,中度敏感类型区在全省各个地区均有分布,高度敏感的地区主要分布在滇东北、滇西北以及滇西的部分地区. 相似文献
3.
滇西北生态脆弱区生态足迹动态变化与预测研究--以云南省丽江纳西族自治县为例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预测研究是生态足迹研究中较为重要的一个研究方向,通过对生态足迹未来发展趋势的拟合,能够有效克服生态足迹计算结果的静态性缺陷,并对区域可持续发展状态的预测、预警和相关政策制定具有实际意义.本文以丽江纳西族自治县为研究对象,运用生态足迹模型,对丽江县1949~2001年共53年的生态足迹进行了计算,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丽江纳西族自治县不同时期的可持续发展状态,并运用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对未来近20年的生态足迹变化进行了模拟分析.结果表明,从1949~2001年,丽江纳西族自治县的人均生态足迹呈整体上升趋势.从0.2938~1.3518 hm2·人-1,人均生态足迹增长近4.6倍,表明在人民生活水平逐渐得到改善的同时,不断增长的消费水平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的压力也日益加剧;从不同时期来看,丽江纳西族自治县均处在生态盈余状态,社会经济的发展与生态环境的保护协调程度较好;生态足迹模拟预测结果表明,如保持现有的发展速度,丽江纳西族自治县的人均生态足迹将不断增长,并在2015年超过人均生态承载力,使发展进入不可持续状态. 相似文献
4.
滇西横断山地区蚱总科的调查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本文记述滇西横断山地区蚱总科昆虫3科9届17种,其中含新种4种,云南省新记录2种。 相似文献
5.
分别进行了云南省土壤侵蚀敏感性、石漠化敏感性和生境敏感性评价,其中土壤侵蚀敏感性评价主要考虑了降水侵蚀力、地形、土壤质地和地表覆盖因素;石漠化敏感性评价主要考虑了地形、地貌、植被盖度因素;生境敏感性评价主要根据生态系统类型中物种丰富度,以及国家与省级保护对象的分布数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土壤侵蚀的轻度敏感、中度敏感地区分别占云南省面积(3.84×105km^2)的35.61%、41.30%。石漠化不敏感地区、敏感地区分别占云南省面积的65.09%、34.91%。生境不敏感地区、高度敏感地区及极度敏感地区分别占全省面积的41.50%、39.69%、14.25%。 相似文献
6.
云南省蚱属四新种记述(直翅目,蚱科)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记述采自云南省无量山及丽江地区蚱属昆虫4新种,即拟二斑蚱Tetrix parabipunctata sp.nov.、拟毛股蚱Tetrix parabarbifemura sp.nov.、黑缘蚱Tetrix nigrimarginis sp.nov.及无斑蚱Tetrix nonmaculata sp.nov..模式标本保存于西南林学院保护生物学学院昆虫标本室. 相似文献
8.
云南省刺翼蚱科四新种记述(直翅目,蚱总科)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报道采自云南省刺翼蚱科4新种,即尖翅刺翼蚱Scelimena spicupennis sp.nov.、云南羊角蚱Criotettix yun-nanensis sp.nov.、龙陵羊角蚱Criotettix longlingensis sp.nov.及无量山真角蚱Eucriotettix wuliangshanensis sp.nov.。模式标本保存于西南林学院昆虫标本室。 相似文献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