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0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封面说明     
《应用生态学报》2021,(2):485-485
封面图片由聊城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李雪硕士研究生2019年8月17日拍摄于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区中国科学院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生态试验站(37°76′ N,118°99′ E) 。该地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雨热同期,年均温12.9 ℃,最低和最高月均温分别为-2.8 ℃(1月)和26.7 ℃(7月),年降水量556.1 mm,70%降水集中于7-9月,年蒸发量1962 mm。  相似文献   
2.
黄河三角洲典型植被与地下水埋深和土壤盐分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土壤盐分和地下水埋深是影响黄河三角洲植被发育和分布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野外调查与统计分析,研究了黄河三角洲区域典型植被(翅碱蓬 柽柳、刺槐、芦苇和棉花)、地下水埋深、土壤盐分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 研究区地下水埋深显著影响土壤盐分,平均影响系数为0.327,地下水埋深在0.5~1.5 m的土壤盐渍化最严重;整个研究区内植被发育较差,其中,研究区78%面积的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0.4,地下水埋深、土壤盐分对天然植被分布有显著影响;土壤盐分对研究区翅碱蓬-柽柳、刺槐、芦苇及棉花NDVI的影响显著,地下水埋深对翅碱蓬-柽柳NDVI的影响显著,对芦苇、棉花、刺槐NDVI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3.
陶宝先  张保华  董杰  刘晨阳 《生态学报》2019,39(15):5564-5572
凋落物分解速率及其温度敏感性Q_(10)能够影响凋落物对土壤的碳归还及其对全球变暖的响应。然而,凋落物有机碳质量对凋落物分解及其温度敏感性的影响研究仍不充分。以黄河三角洲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为例,通过凋落物袋法、室内模拟实验及固态~(13)C核磁共振技术,研究有机碳质量对凋落物分解及其温度敏感性的影响,探讨预测凋落物分解及其温度敏感性的指标。结果表明:(1)随着凋落物分解,易分解碳组分(烷氧碳、双烷氧碳)相对含量逐渐降低,而难分解碳组分(芳香碳)相对含量显著增加,疏水碳/亲水碳、芳香碳/烷氧碳比值逐渐增大,凋落物有机碳更加稳定,凋落物呼吸速率及失重率呈下降趋势。(2)凋落物失重主要受烷基碳、烷氧碳相对含量及C/N的影响,凋落物CO_2累积释放量主要受烷氧碳及双烷氧碳相对含量的影响。羰基碳相对含量可以用来解释Q_(10)的变异。因此,相对于生态化学计量比,烷基碳、烷氧碳、双烷氧碳、羰基碳相对含量是预测凋落物分解及其温度敏感性的敏感性指标。  相似文献   
4.
黄河三角洲芦苇种群特征对水深环境梯度的响应   总被引:22,自引:2,他引:20  
通过野外调查芦苇种群特征及获取的监测数据,应用多元统计法、函数极值法以及β多样性指数测度法,对黄河三角洲芦苇种群在不同环境梯度(以水深为主)条件下的生物生态学特征及β多样性进行了分析.(1)通过离差平方和聚类分析方法,将研究区的10个调查样地划分为6个类型.随水深环境梯度变化,各样地群落优势植物也发生相应变化.(2)芦苇的平均高度和平均茎粗与平均水深呈显著相关.芦苇平均密度和平均盖度值与平均水深拟合曲线的变化呈非线性变化趋势.在平均水深为0.3m时,芦苇平均密度和平均盖度出现明显的峰,随水深变化向峰两侧递减,而芦苇平均株高和平均茎粗随水深增加呈递葺增趋势.(3)通过β多样性分析,黄河三角洲存在明显的环境梯度变化,随着水深的变化,物种间存在明显的替代关系.通过离差平方和聚类分析后得出的各相邻样地(水深段)间的Sorensen指数值均大于不相邻样地(水深段)间的值.水生环境植物群落间的相似性程度较大,而旱生环境植物群落间相似性程度较小.  相似文献   
5.
在实地采样的基础上,应用MLP神经网络模型和GIS技术,对现代黄河三角洲3类不同道路两侧边际50m带状区域内的土壤重金属含量进行了逐栅格模拟.结果表明:东部和北部的自然保护区以及东北沿海地区道路边际土壤重金属含量较低,西南部人口密集区重金属含量较高.研究区道路边际土壤的Mn、Zn、Cr、Cu、Pb、Cd等重金属平均含量分别达到509.57、61.26、58.55 、32.40、26.07mg/kg和0.27mg/kg,Cd污染较为严重,其余金属含量均低于国家土壤环境质量I级标准.道路对其边际重金属的累积作用明显,但对环境尚未造成广泛和显著的危害.不同道路类型的土壤重金属含量高速公路RG>省道RS>县乡公路RX(除Pb外).在风向、土壤性质和地表植被覆盖等主要因素的影响下,道路边重金属含量在30m以内达到峰值,但因重金属扩散机理的差异,变化规律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6.
为了给黄河三角洲贝壳堤岛自然保护区维管植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对黄河三角洲贝壳堤岛自然保护区植物资源进行了调查和研究,初步统计本地区维管植物共有58科、149属、228种。其中,蕨类植物3科、5属、9种;裸子植物1科、1属、1种;被子植物54科、143属、218种。从科、属、种三个层次对其植物区系进行了统计分析后得出结论:该区植物多样性贫乏;区系属的分化程度高;地理成分复杂,分布类型多样;无特有现象。  相似文献   
7.
黄河三角洲自然湿地动态演变及其驱动因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1989、2000和2009年3期Landsat TM和ETM+影像为基本数据源,结合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与实地考察校正,分析黄河三角洲自然湿地的演变动态及其驱动因子.结果表明,受水盐等因素的影响,自然湿地的分布在空间上呈现出规律性变化.1989-2000年,黄河三角洲的自然湿地面积的年变化率为-0.3,动态度为3.1,而在2000-2009年,其年变化率为-1.8,动态度为5.1,表明自然湿地面积变化情况有所加剧.对湿地变化原因的分析表明,黄河水情是自然因素中最重要的方面,部分自然湿地亚类之间存在相关性;养殖池、水田建设等人为因素与自然湿地的减少有着显著的相关性,灌草地减少则与居民和工矿建筑用地增加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8.
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物区系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植物区系进行了研究分析,该区系具有以下特点:组成植物区系成分的种类比较少,计有43科,123属,193种,温带性质明显,温带分布型属占总属数的54.7%,植物成分以草本植物为主,自然分布的木本植物只有草麻黄(Ephedra sinica),柳(Salix matsudana),杞柳(S.integra),柽柳(Tamarix chinensis),单叶蔓荆(Vitex trifolia var.simplicifolia)等少数几种,植物成分中盐生物种类比较丰富,计有73种,占总种数的37.8%,植物成分中湿生,水生植物种类丰富,计有92种,占总种数的47.7%,属于比较典型的湿地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9.
芦康乐  杨萌尧  武海涛  管强  张科 《生态学报》2020,40(5):1637-1649
分别于2018年5月和8月对黄河三角洲芦苇湿地19(淡水补给区11处,石油开采区8处)处采样点的底栖无脊椎动物和水体理化指标进行调查采样,运用统计方法分析两个区域物种组成、优势种、多样性、群落结构以及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两季共采集到底栖无脊椎动物54种,主要以水生昆虫、腹足纲和软甲纲为主,淡水补给区和石油开采区各类群组成差异明显。独立样本T检验表明淡水补给区和石油开采区水体理化指标间差异显著(P0.05)。双因子方差分析显示,昆虫纲和腹足纲密度在两区域差异显著(P0.05),软甲纲和腹足纲密度在季节上差异明显(P0.05)。底栖无脊椎动物优势种共10种,淡水补给区指示物种8种,而石油开采区未发现有指示物种。聚类和非参数多维排序(nM DS)显示,底栖无脊椎动物群落结构相似性较低; RDA结果表明:淡水补给区底栖无脊椎动物群落结构主要受Cond,TDS,Sal,pH,Eh,HCO_3~-,SO_4~(2-)等环境因子的影响。石油开采区底栖无脊椎动物群落结构影响较大的环境因子为HCO_3~-、NH_4-N。  相似文献   
10.
盐沼植被是沿海水体中溶解有机物(Dissolved Organic Matter, DOM)的重要贡献者。然而,不同盐沼植物释放DOM的动力学特征尚缺乏系统研究和比较。黄河三角洲湿地是中国东海岸面积最大,保护最完善的沿海生态系统之一。本论文研究了2016年10月从黄河三角洲(Yellow River Delta, YRD)盐沼中采集的三种常见沼泽植物(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碱蓬(Suaeda salsa)和獐茅(Aeluropus littoralis)的DOM释放过程。通过测定溶解有机碳(Dissolved Organic Carbon, DOC)和溶解氮(Dissolved Nitrogen, DN)发现,植物叶片释放的DOM浓度远高于其根和茎。在27天的培养期内,平均有15%的生物碳和30%的生物氮以DOC和DN的形式通过植物叶片释放。从植物中释放的DOM非常不稳定,在27天的培养期内,细菌共消耗了92.4%–98.1%的DOC和88.0%–94.6%的DN。植物释放DOM的荧光特性表明,发色溶解的有机物(Chromophoric Dissolved Organic Matter, CDOM)是DOM的主要组分,而类蛋白组分是植物释放CDOM的主要组分。细菌的降解作用改变了DOM的荧光性质和化学组成。上述的室内研究结果得到了实地调查的充分支撑,表明在深秋时期黄河口湿地有大量DOM溢出。本研究结果表明,盐沼植物释放的DOM是沼泽和沿海水域DOC和DN的重要来源,而且易降解DOC和DN为黄河口湿地和邻近沿海水域中的微生物群落提供了重要的食物来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