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9篇
  免费   285篇
  国内免费   17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64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70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61篇
  2013年   60篇
  2012年   76篇
  2011年   99篇
  2010年   83篇
  2009年   60篇
  2008年   84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73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57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35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35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观察比较鼠复壮前后狂犬病毒的形态变化,并观察病毒感染BHK-21细胞后不同时间的形态发生情况.[方法]以保存时间较长的SRV9毒株为原始材料,经乳鼠传代复壮后接种BHK-21细胞,浓缩、纯化后观察.[结果](1)未经复壮的病毒中DI粒子占较高比例,典型粒子只占少数,而复壮后典型粒子所占比例升高到病毒粒子总数的90%.(2)感染24h后在细胞浆内可以观察到典型病毒粒子,其数量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带毒传代之后的培养过程中细胞内病毒数量增加不明显.(3)病毒可以在细胞内的空泡膜表面以多种方式成堆出芽.[结论](1)鼠复壮可恢复狂犬病毒中典型粒子所占比例.(2)带毒传代1~2次时为狂犬病毒收获的最佳时机.(3)本研究为狂犬病毒的装配机制补充了数据.  相似文献   
2.
3.
目的:观察信号蛋白Sema4C及其相互作用蛋白GIPC的亚细胞定位及两者的荧光共定位情况,为明确Sema4C和GIPC在亚细胞水平的相互作用提供佐证。方法:将Sema4C的基因编码区全长、胞外段和胞内段分别构建到pEGFPNl和pEGFPCI表达载体中,将GIPC编码区基因构建到pDsRed-C1表达载体中,分别转染HEK293细胞,观察亚细胞定位;将pEGFPNl-Sema4C和pDsRed-GIPC分别共转染HEl(293和COS7细胞,观察两者的荧光共定位情况。结果:酶切鉴定及测序结果表明重组载体构建正确,Sema4C蛋白全长和胞外段呈跨膜分布,而胞内段在全细胞中呈弥散样分布;GIPC在胞浆内呈斑块状聚集分布;pEGFPNl-Sema4C和pDsRed-GIPC存在荧光共定位区域。结论:Sema4C主要在胞膜和胞浆内表达,GIPC主要在胞浆内呈斑块样聚集分布;Sema4C和GIPC之间存在荧光共定位。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运动员的波涨落图的特征。方法:实验研究法,数理统计法,波涨落图技术。结果:花泳、射箭运动员的S谱线有显著的特异性。结论:运动员涨落图特征与运动项目的训练特点相关。  相似文献   
5.
溶栓治疗急性脑梗塞的现状与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及时有效地治疗急性梗塞(ACI)是现代医学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近年来,在这方面取得了许多进展,针对梗死周围缺血性半暗区的治疗已成为研究热点,本文就目前研究较多的超早期溶栓治疗和细胞保护剂的应用两方面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蛇志》2008,20(2):F0004
KF-3000循环分析仪是上海匡复医疗设备发展有限公司和复旦大学联合研究基础上开发的新一代的循环动力学检测与分析仪器。它通过无创检测颈动脉的血流速度、血液压力、血管管径和人体血压,以及颅内大两侧前、中、后动脉及椎动脉的血流速度,运用循环动力学模型和专用计算软件来计算分析反映循环功能状况的血管动力学参数。  相似文献   
7.
8.
9.
综述了维生素A缺乏导致组织、免疫系统的损伤和胚胎发育异常的研究进展,并简要概述了可能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0.
对高热量食物的过度摄取与体力活动不足(physical inactivity)是肥胖呈爆发式增长的重要原因,其中体力活动不足与心肺耐力下降及全因死亡率的增长还存在密切的关系。尽管人们已认识到肥胖者应该通过增加体力活动水平降低心血管病风险,但由于目前对肥胖相关体力活动不足的分子生物学机制了解有限,导致难以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近年来,国内外的研究开始关注中多巴胺(dopamine,DA)系统功能障碍与肥胖相关体力活动不足的关系,认为中-纹状体多巴胺系统参与了肥胖的形成,其功能可塑性与肥胖相关体力活动不足有关,中-纹状体多巴胺神经元可能成为运动干预肥胖的重要靶点。本文就这一领域的研究现状做一综述,为揭示肥胖的发生及运动防治肥胖的神经生物学机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