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采用自行设置的厌氧装置,分离培养日本弓背蚁Camponotus japonicus消化道厌氧细菌。【方法】改进了一种简易的厌氧装置——平皿夹层法,利用4种培养基对日本弓背蚁消化道内厌氧或兼性厌氧菌进行分离培养。【结果】从日本弓背蚁消化道共分离到22个不同的菌株,隶属于厚壁菌门、放线菌门和变形菌门3大类群的17个属;4种培养基分离到的细菌种类存在明显差异,选择性较强,其中从LB和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上分离到的细菌种类较多,分别为10种和8种;从MRS和LBS培养基上分离到的细菌较少,分别为3种和1种;大工蚁和小工蚁的消化道细菌组成也存在差异,可能与其在巢群中担负的功能和职责有关,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分析。【结论】利用平皿夹层法可以成功分离到日本弓背蚁肠道的厌氧细菌,该种方法对于其他昆虫消化道厌氧菌的分离培养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李长有  王云果  贺虹 《昆虫知识》2016,(5):1118-1123
【目的】雄蚁是蚂蚁巢群的重要成员,主要参与种群的繁殖。本文对日本弓背蚁Camponotus japonicus雄蚁的生殖系统结构及其化学组成进行了研究,拟为进一步开展雄蚁的生殖行为研究提供基础信息。【方法】利用光学和扫描电镜观察了雄蚁的生殖系统结构,并利用GC-MS方法分析了其化学组成。【结果】(1)雄蚁生殖系统包括1对附腺、1对输精管和射精管3部分,睾丸退化消失;附腺最为发达,肾形,乳白色;输精管简单细长,与附腺基部1/3处相连。扫描电镜下发现附腺表面平坦,包裹有发达的网状肌肉组织。(2)利用GC-MS方法检测到13种化学物质,主要以醛类、烃类和酸类为主,分别占29.31%、21.87%和20.56%,还有一些醇类(12.71%)和酯类(15.05%);含量最高的3种成分分别为十八烯醛(15.86%)、11-十六烯醛(13.45%)和9,12,15-十八碳三烯酸-2,3-二羟基丙酯(11.78%)。【结论】雄蚁生殖系统主要由附腺、输精管和射精管三部分组成,其中附腺最为发达,输精管细长,睾丸退化消失;生殖系统中含有多种化学成分,但其功能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日本弓背蚁亲系识别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谭声江  金黎  张敏  马占军 《昆虫知识》2000,37(3):175-177
亲系识别在社会昆虫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 ,为当前社会昆虫学研究中的五大热点之一。本文对采自西安地区 4巢日本弓背蚁 Camponotusjaponicus Mayr进行了进攻性行为测试 ,并结合酯酶、苹果酸脱氢酶同工酶电泳对亲系识别进行了综合研究。结果显示行为识别与同工酶电泳反应出的亲缘关系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日本弓背蚁视叶中5-羟色胺阳性神经元的分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树脂石腊(Colophony-paraffin,CP)组织包埋切片技术和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酶(Streptavidin-peroxidase,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了5—HT能神经元在日本弓背蚁(Componotus japonicus)视叶中的分布。5—HT阳性纤维起源于少量的细胞体,但在其视叶不同纤维网中有广泛的分布,呈现明显的静脉曲张状。染色强度在3个视觉纤维网各不相同,并出现分层现象。结果表明5—HT是在大面积神经丛区域,而不是在局部神经丛区域起作用[动物学报49(2):224—229,2003]。  相似文献   
5.
生命的挑战     
正热带雨林是地球上一种常见于约北纬10度、南纬10度之间热带地区的生物群系,常年的湿润,降水丰富,季节的差异不明显使雨林的生物多样性极为丰富。这回去西双版纳热带雨林考察没能订到从昆明去西双版纳的飞机,只能坐十几个小时的长途汽车。其实这也算不了什么,曾经从昆明去西双版纳只能赶牛车,并且要花一个月的时间。5天的生态调查,我见识到了平静的热带雨林中,上演着无数残酷的竞争,其战斗力让我叹为观止。  相似文献   
6.
【目的】颊下囊是蚂蚁口前腔中一个特殊的袋状结构,在蚂蚁取食过程中,固体食物和其它颗粒在进入食道前被过滤在颊下囊中,稍后被蚂蚁从口前腔排出,这种过滤机制保证了主要利用液体食物的蚂蚁整个消化道的畅通。本文旨在揭示蚂蚁颊下囊结构及其内含物中存在的细菌类群及其可能在蚂蚁的消化、清洁以及其它方面发挥的潜在作用。【方法】利用扫描电镜确定了日本弓背蚁颊下囊在蚂蚁头部的位置及其形状,然后采用传统的细菌分离培养与细菌16S r RNA基因序列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了颊下囊内含物以及蚁巢内土壤样品细菌的分离培养研究。【结果】(1)颊下囊位于蚂蚁口腔的后侧,呈袋状结构,内部含有大量的固体颗粒物质;(2)3个蚁巢工蚁颊下囊内含物每克样品中可培养细菌的菌落总数(cfu/g)数量差异较大,并且显著大于同巢土壤样品的细菌cfu/g数量;(3)从3个蚁巢的工蚁颊下囊内含物中共分离到11属的细菌,分别隶属于厚壁菌门(Firmicutes)、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和γ-变形菌纲(γ-Proteobacteria)三大类群,其中放线菌门细菌为优势类群;在属级水平上,巢1和巢2工蚁颊下囊内含物中的优势菌群为微杆菌属,分别占47.83%和49.73%,巢3优势菌群为不动杆菌属和微杆菌属,分别占37.27%和30%;3个蚁巢土壤样品优势菌均为芽孢杆菌属,分别占各自分离总菌落数的49.69%、56.22%和44.79%。(4)蚁巢土壤中所分离出的细菌均能在同巢工蚁的颊下囊内含物中分离得到,但同一蚁巢蚂蚁颊下囊内含物与其巢内土壤的细菌组成存在明显差异;不同蚁巢蚂蚁颊下囊内含物的细菌组成也存在明显差异。【结论】蚂蚁的颊下囊中存在丰富的细菌种类,在蚁巢土壤中分离到的细菌均能在颊下囊中发现,而在颊下囊中分离到的部分细菌并没有在相应的蚁巢土壤样品中分离到。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在室内模拟自然蚁巢的结构和条件下,使用个体标记和直接观察法对一巢金毛弓背蚁Componotus tonkinus的行为类型和社会分工进行了研究。共34只来自同一巢穴的工蚁被标记。在持续一周的观察过程中对每只蚂蚁所执行的每种行为的频率进行了统计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金毛弓背蚁可以区分出12种基本行为类型;该蚂蚁的成员大致可以分为5个功能组, 即繁殖(蚁后1个)、觅食(由10个工蚁组成,主要负责觅食)、巢穴内的维护及护育(由16个工蚁组成,主要负责巢穴的维修、清理及护育)、巢穴的防卫(包括3个工蚁,行巢穴防卫)及不活跃型(含5个工蚁)。  相似文献   
8.
日本弓背蚁亲系识别的研究:攻击行为测试与RAPD PCR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亲系识别在社会性昆虫繁衍、维持社群的生命力和个体间的通讯协作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不少学者已应用气相色谱和行为观察方法分析了几种社会性昆虫的亲系识别现象、识别能力及其化学本质 ,但在揭示其遗传背景方面的研究较少[1~ 3] 。作者对采自西安地区陕西师范大学校园和长安县不同巢穴的日本弓背蚁进行了攻击行为测试和RAPD PCR分析 ,旨在探讨它们的亲系识别能力及其遗传背景。1 材料与方法1 1 实验蚂蚁实验所用日本弓背蚁Camponotusjapanicus大型工蚁 (即兵蚁 )于 1997年 5月分别采自陕西师范大学校园、陕…  相似文献   
9.
记述弓背蚁属Camponotus Mayr 1中国新记录种,即暗足弓背蚁C.obscuripes Mayr。  相似文献   
10.
金毛弓背蚁的巢穴结构、头宽频数分布及活动节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金毛弓背蚁Camponotus tonkinus Santschi的巢穴结构、工蚁头宽频数特征及巢外活动节律作了系统的观察和分析。发现金毛弓背蚁地下巢穴极为复杂,有纵横交错的通道系统和众多的小室,蚁后室位于巢穴底部,工蚁的头宽为连续性,范围在1.05-3.85mm,频数分布为不对称的单峰,头宽在1.4~2.Omm的个体最多,占总数的72.7%,晴朗天气里工蚁出入巢活动在上午和下午各有一个高峰,中午随温度升高金毛弓背蚁外出活动进入低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