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1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实验对血红素加氧酶1(HO1)在斑马鱼发育中的功能进行了研究。多重序列比对结果显示,斑马鱼HO1与哺乳类、鸟类及其他鱼类的HO1氨基酸序列的总体相似性为44.1%—86.8%,血红素结合标签相似性为87.5%—95.8%。对斑马鱼早期胚胎和成鱼各组织进行RT-PCR检测,结果显示HO1转录本母源存在,HO1mRNA的表达水平在尾芽期前较低,到咽囊期迅速上升并稳定在较高水平。HO1基因在斑马鱼成鱼多个组织中均有表达,在肝脏、脾、鳃、肾中的表达量较高。WISH结果显示,HO1基因在斑马鱼胚胎的卵黄合胞层、眼和血液中的表达量较高。利用超表达和基因敲降技术发现,注射HO1 mRNA使HO1基因过表达对斑马鱼早期胚胎发育无明显影响。注射HO1 MO使HO1基因表达抑制可导致斑马鱼胚胎出现发育迟缓、围心腔水肿、尾部消失等不同程度的畸形。HO1 MO导致的斑马鱼胚胎发育异常可被HO1 mRNA回复。利用Real-Time PCR研究发现,HO1基因表达抑制可导致IGF1表达量显著下降,IGFBP1表达量显著升高。这些结果表明斑马鱼HO1基因可通过调节IGF信号途径调控胚胎的正常发育。  相似文献   
2.
白静  唐佳 《生物学杂志》2011,28(2):62-65
频率作为声音的一个重要参数,在听敏感神经元对声音进行分析和编码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一般用频率调谐曲线来表示听敏感神经元的频率调谐特性,并用Qn(10,30,50)值表达频率调谐曲线的尖锐程度,Qn值越大,频率调谐曲线也越尖锐,神经元的频率调谐能力越好,对频率的分辨能力越高。从听觉外周到中枢,听敏感神经元的频率调谐逐级锐化,而这种锐化主要是由听中枢的多种抑制性神经递质的作用而产生的,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GABA能和甘氨酸能神经递质。此外,离皮层调控,双侧下丘间的联合投射以及弱噪声前掩蔽等因素也会影响听敏感神经元的频率调谐特性。  相似文献   
3.
铜绿假单胞菌Ⅲ型分泌系统的分子调控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勤  金守光 《微生物学报》2008,48(10):1413-1417
铜绿假单胞菌是临床上重要的革兰氏阴性条件致病菌.通过Ⅲ型分泌系统,铜绿假单胞菌将其毒力因子注入到真核宿主细胞内部,逃避宿主巨噬细胞的吞噬降解,引起宿主相应的病理变化,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致病的重要原因.本文在简单介绍铜绿假单胞菌Ⅲ型分泌系统组成和功能的基础上,主要对调控T3SS基因转录表达的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和讨论.  相似文献   
4.
一株棕尾别麻蝇胚胎细胞系的建立及其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林华  黄翠  黎路林 《昆虫学报》2011,54(5):515-521
双翅目昆虫细胞系广泛应用于遗传学、发育生物学、分子生物学、人和动物体病原学以及昆虫抗微生物肽的研究。本研究建立了一株新的棕尾别麻蝇Sarcophaga peregrina胚胎细胞系。该细胞系的原代培养始于2008年11月17日, 取材于棕尾别麻蝇晚期胚胎组织, 在Shields & Sang M3昆虫培养基中于28℃恒温培养, 在第26天进行第1次传代, 至今已历时21个月, 传代72次, 生长状态稳定, 被命名为Sp-E-HNU11。该细胞系的细胞形态主要呈梭形和近圆形, 杂以少量巨型细胞, 紧密贴壁生长。细胞群体倍增时间为42 h。染色体数目一般为10条或12条, 为二倍体或亚二倍体细胞系; 除一对颗粒状微型染色体外, 其他染色体呈短杆状。细胞系的β-萘酯酶和谷草转氨酶同工酶谱上分别显示出1条和3条酶带。随机引物扩增多态性 (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 RAPD) 分析结果显示, 该细胞系与小菜蛾细胞系Px-E-HNU12、草地贪夜蛾细胞系IPLB-Sf-9和家蚕细胞系Bm-21E-HNU5呈现明显不同的带型特征。 Sp-E-HNU11细胞系的建立为昆虫抗微生物肽及其他相关的研究工作增添了新的研究工具和生产载体。  相似文献   
5.
索科线虫是一类具有很大生防潜力的昆虫(如棉铃虫等)天敌资源,但由于其体外培养尚未获得成功,阻碍了商业化生产和大规模应用,究其原因主要是体外培养的线虫不能完成雌雄性别分化。因此,研究该类线虫性别分化机制成为近年本领域的热点课题。该文以中华卵索线虫为实验材料,采用mRNA差异显示的方法,分析了中华卵索线虫性别分化关键时期雌、雄寄生后期幼线虫的基因表达差异。在雌雄线虫体内得到具有表达差异的基因片段20条。其中8条在雄虫体内特异性表达,12条在雌虫体内特异性表达。利用信息生物学技术对所分离到的差异片段进行了序列分析。其中,Ensembl分析发现4个片段与秀丽线虫X染色体具有可匹配片段,推测这些片段可能是影响中华卵索线虫性别分化的重要基因。这些结果将为后续研究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6.
广杆属秀丽线虫Caenorhabditis elegans是生物学中应用广泛的经典模式生物,利用形态准确对其进行种类鉴定困难且耗时,实验利用NGM培养基对1000余份样品进行线虫的分离培养,通过形态学、分子生物学、系统学分析及生殖隔离验证等方法对所分离线虫进行鉴定和分析,得到4个种共55个品系的广杆属线虫,其中采自武汉植物园腐殖质土壤的GXW0001经鉴定为C.elegans的中国分布新纪录。研究为模式线虫种类鉴定建立了系统可靠的方法,并填补了我国模式线虫种质资源库的空白。  相似文献   
7.
合子阻滞基因1(Zygote arrest 1,Zar1)及Zar1-like(Zar1L)作为母源基因,在小鼠卵子-合子转变过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研究以斑马鱼为对象,采用cDNA末端快速克隆(RACE)技术获得了Zar1L cDNA全长,并采用RT-PCR技术检测Zar1和Zar1L在斑马鱼不同组织器官、卵母细胞和胚胎发育时期的表达情况。Zar1L cDNA的全长为1146 bp,编码311个氨基酸残基,5′非编码区20 bp,3′非编码区190 bp。多重序列比对结果显示,C-末端的序列非常保守,相似性高达74%,具有非典型的PHD基序(Plant homeo domain),并具有两个C4类型的锌指结构。在基因结构上,Zar1和Zar1L均由四个外显子构成,两个基因的每一个外显子在大小上也比较相近。分子进化表明斑马鱼Zar1和Zar1L属于两个不同的基因,可能是同一来源的祖先基因重复和进化的结果。RT-PCR结果表明斑马鱼Zar1和Zar1L的表达模式相似,都是卵巢特异表达基因,在卵母细胞及早期胚胎中可检测到大量转录本的存在,囊胚、原肠胚期后下降,但在整个胚胎发育期都可检测到转录本。斑马鱼Zar1和Zar1L mRNA的表达水平的一致性,似乎暗示着两个基因的功能基本一致。表达模式分析表明Zar1和Zar1L可能与斑马鱼卵子-合子转变有关,也可能与其他的胚胎发育过程有关。  相似文献   
8.
藻类是海洋、淡水和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球初级生产中居重要地位,其中仅海洋浮游藻类对全球光合碳固定的贡献份额就达到40%-50%[1],是海洋"生物碳泵"的关键组分,对缓解大气CO2浓度升高意义重大[2].  相似文献   
9.
采用超声监测仪录制超声信号和细胞外电生理记录下丘神经元的频率调谐曲线(frequency tuningcurqes,FTCs)的方法,探讨了大蹄蝠(Hipposideros armiger)回声定位信号与下丘(inferior colliculus,IC)神经元频率调谐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发现,大蹄蝠回声定位叫声为恒频-调频(consrant frequency-frequenevmodulated,CF-FM)信号,一般含有2-3个谐波,第二谐波为其主频,cF成分频率(Mean±SD,n=18)依次为:(33.3 4±0.2)、(66.5±0.3)、(99.4 4±0.5)kHz;电生理实验共获得72个神经元的频率调谐曲线,Q10-dB值的范围是0.5-95.4(9.2±14.6,rg=72),最佳频率(best frequency,BF)在回声定位主频附近的神经元具有尖锐的频率调谐特性.结果表明,大蹄蝠回声定位信号与下丘神经元频率调谐存在相关性,表现为最佳频率在回声定位信号主频附近的神经元频率调谐曲线的Q10-dB值较大,具有很强的频率分析能力.  相似文献   
10.
噪声在环境中广泛存在,城市化的迅速发展也使野生动物接触到人为噪声的机会增大。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人为噪声在许多方面影响着人类的健康以及野生动物的生存。对这些研究进行总结发现,噪声会改变动物的生理状态,使其处在较高的应激水平,进而影响动物的抗氧化能力和免疫能力,甚至使雏鸟的端粒缩短。人为噪声的存在还会影响动物的学习和认知能力,干扰动物觅食、交流等行为。这些因素累积就可能会降低动物后代的存活率,改变物种丰度,对动物的生存造成威胁。对人为噪声带来的非听觉影响的研究,有助于更全面地了解噪声的潜在危害,采取更为积极的缓解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