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6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诱导的帕金森病小鼠模型的行为学及组织学变化.方法:C57/BL小鼠腹腔注射MPTP 25 mg/kg,每周2次,连续5周.通过旷场实验和强迫游泳实验检测小鼠的行为变化,分别使用抗酪氨酸羟化酶(TH)单克隆抗体和抗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iN0S)单克隆抗体、抗精氨酸酶Ⅰ(Arg1)多克隆抗体作为多巴胺能神经元和小胶质细胞M1、M2两种极化表型的分子标志进行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旷场实验中,模型组小鼠的活动总路程较对照组小鼠有减少趋势,但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而其中央活动时间较正常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强迫游泳实验中,模型组小鼠在水中的不动时间较对照组显著延长(P<0.05).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中脑黑质致密部TH阳性神经细胞数目减少约87%,两组TH阳性神经细胞计数比较差异显著(P<0.01).模型组iNOS所染M1型小胶质细胞数量较对照组增加约54%,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Arg1标志的M2型细胞数量,虽较对照组有减少趋势,但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MPTP所致的C57/BL小鼠行为学及神经病理学改变与临床PD患者类似,脑内黑质区小胶质细胞两种极化表型混合存在,但M1型极化较正常有所改变,M2型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2.
帕金森病是中老年人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研究表明小胶质细胞的活化及其介导的神经炎症在帕金森病的病程进展中发挥重要作用,适度干预小胶质细胞的活化有望延缓帕金森病的进程。小胶质细胞是中枢神经系统固有的巨噬细胞,Notch信号途径可以调控小鼠外周巨噬细胞的分化及功能。Notch通路也参与调控小胶质细胞的激活、细胞因子的表达、吞噬活性的变化等,而这与活化的小胶质细胞介导的帕金森病等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病情进展相关。因此,本文将综述Notch信号途径与小胶质细胞介导的相关疾病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3.
分泌蛋白特异性基因陷阱的设计与验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蛋白质分子向细胞外分泌的过程有赖于信号肽的介导.基因陷阱是功能性基因克隆的一种有效方法,经典的基因陷阱以geo作为报告基因,对所克隆的基因类型没有选择性.将绿脓杆菌外毒素、2A序列、IL-2受体穿膜区以及新霉素磷酸转移酶的基因依次融合构建新型报告基因——peo,该报告基因能够特异性地甄别具有信号肽编码序列的基因.为验证peo对信号肽编码序列的特异性甄别作用,以peo为报告基因,构建了3种质粒载体,分别模拟用基因陷阱载体进行筛选时可能出现的3种情况,通过转染HeLa细胞、G418筛选以及碱性磷酸酶检测,证明peo能够有效地区分信号肽和非信号肽编码序列,以peo为报告基因改造的基因陷阱载体可以用于分泌蛋白基因的筛选.  相似文献   
4.
核糖体蛋白L6/Taxreb107的核定位信号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核糖体蛋白L6(RpL6,Taxreb107)含有三个具有核定位信号特征的基序.用作者构建的核定位信号捕获系统分析了这些核定位信号是否具有介导蛋白质进行核转位的功能.将RpL6/Taxreb107分段插入核定位信号捕获载体的克隆位点后转化宿主酵母,发现其前两个核定位信号可以介导融合蛋白进入细胞核,而第三个核定位信号无此作用.将RpL6/Taxreb107分段与绿色荧光蛋白融合后转染培养的哺乳类细胞,证实了以上在酵母中所得的结果.进一步发现RpL6/Taxreb107的前两个核定位信号同时具有核仁定位的功能.当在细胞中表达的早期,进入核内的融合蛋白优先定位于核仁.这些结果一方面有助于理解RpL6/Taxreb107核转位的机理,同时说明作者构建的核定位信号捕获系统也可用在蛋白质中寻找核定位信号.  相似文献   
5.
HTLV—1转录激活因子Tax和Taxreb107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Tax是人类T淋巴细胞白血病病毒编码的转录因子。核糖体蛋白RpL6又称Taxreb10 7,是Tax应答序列结合蛋白 ,二者均作用于HTLV 1的启动子LTR。用酵母双杂交法和GST下拉检测 (pull down)法研究了Tax和Taxreb10 7/RpL6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显示 ,二者在酵母细胞内和体外均具有直接相互作用。这些结果提示Taxreb10 7/RpL6可能通过与Tax的相互作用而调节Tax在病毒感染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LIM结构域蛋白KyoT相互作用分子的筛选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李荣  王冀姝  孙强  王键  杨曦  黄红燕  周鹏  韩骅 《遗传学报》2002,29(2):175-180
  相似文献   
7.
目的:构建小鼠EVL(Ena/VASP like)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为深入研究EVL的功能奠定基础.方法:采用PCR方法,从小鼠cDNA文库中,扩增出1245bp的EVL编码区片段,经电泳、胶回收后连接入pMD- 18T载体中,测序鉴定正确.用BamHI和HincⅡ双酶切,定向克隆EVL编码区片段到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中,用限制性内切酶酶切鉴定重组质粒正确后.将重组质粒转染入HELA细胞中,以RT-PCR检测EVL的mRNA的表达,以Western Blot检测EVL蛋白的表达.结果:酶切鉴定结果显示小鼠EVL编码区基因被成功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中;RT-PCR和Western Blot结果以及免疫荧光染色显示Hela细胞中有EVL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论:成功获得pcDNA3.1 -EVL的真核表达载体,为进一步深入研究EVL蛋白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β-血红蛋白病(β-hemoglobinopathies)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6种常见疾病之一,尽管其遗传分子机制已被阐释清楚,但目前除异基因骨髓移植外尚还缺乏根治性的治疗策略。近年来,基因组编辑技术的迅速发展及其在人造血干祖细胞中的应用为β-血红蛋白病的治疗开辟了新的方向。针对血红蛋白的基因突变,可利用同源重组介导的细胞内源性DNA损伤修复途径直接修复遗传缺陷,也可以利用非同源末端连接机制沉默抑制胎儿血红蛋白表达的分子,重新激活胎儿血红蛋白的表达以缓解β-血红蛋白病人的临床症状。本文从β-血红蛋白病的基因组编辑策略及尝试、临床转化平台的要素分析等方面对该病的基因组编辑治疗的研究进展展开综述,以期为β-血红蛋白病新型治愈方案的研究以及基因组编辑技术的临床转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人纤溶酶原饼环区5基因的原核表达及活性测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人纤溶酶原饼环区 5 (hPgnK5 )是新的血管生成抑制因子 .PCR法改造hPgnK5基因 ,所得hPgnK5基因包括编码人纤溶酶原C4 62 到P54 4共 83个氨基酸残基 ,而且在 5′ ,3′分别引入了EcoRⅠ和BamHⅠ位点 .以pThiohisA构建hPgnK5基因原核表达载体 ,在大肠杆菌TOP10中表达该蛋白 .通过柱层析法获得hPgnK5纯化蛋白 .免疫印迹反应表明该蛋白具有hPgnK5免疫活性 .体外实验表明 ,该蛋白具有抑制血管内皮细胞增殖活性 .提示hPgnK5可能具有良好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黄红艳  李荣  孙强  王健  周鹏  韩骅  张万会 《遗传学报》2002,29(11):953-958
KyoT是一种LIM结构域蛋白,是以RBP-J为诱饵蛋白通过酵母双杂交系统得到的新分子,KyoT2可以抑制RBP-J介导的转录,以KyoT2为诱饵蛋白,通过酵母双杂交筛选得到了人类紧密连接蛋白2(ZO-2),的一种新的剪接体ZO-2-i3,序列分析表明,新的剪接体有19个外显子,与已发表序列比较,见ZO-2-i3分子的激酶后区发生了改变,为排除酵母双杂交实验的假阳性,实验首先在酵母中验证KyoT2与ZO-2-i3的体外直接相互作用并得到阳性结果,进而在大肠杆菌中原核表达纯化带有His标签的KyoT2蛋白,使用抗His标签的抗体,通过GST pull-down assay验证KyoT2与ZO-2-i3的体外直接相互作用,也获得阳性结果,并通过酵母实验初步确定了其作用位点,即KyoT2通过LIM2结构域与ZO-2-i3相互作用,本实验验证了KyoT2与Z-2-i3的相互作用,并初步确定其相互作用位点,对探讨KyoT的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