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3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6篇
  200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适宜的麻醉深度是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创造良好手术条件的关键。脑电双频指数(bispectralindex,BIS)是用于监测镇静程度的一种新方法,自从临床应用以来它已得到多方面关注和研究,本文就其概念、原理及临床应用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张素芹  郭安梅  郭素香 《生物磁学》2009,(20):3929-3931
目的:探讨更有利于术后认知功能障碍早期诊断的评估方法。方法:选择青年患者(18-45岁)60例,ASAⅠ~Ⅱ级,在全凭静脉麻醉或椎管内麻醉下行手术;青年健康志愿者30例为对照组,术前一天(T1),术后3天(T2)行认知功能6项测定。所得结果分别采用1个标准差法(SD)和Z计分法对术后认知功能进行评定。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术后3天,依据SD法诊断认知功能受损25/90例(27.8%),术后认知功能障碍2/90例(2.2%),Z计分法认知受损18/90(20%)例,认知障碍3/90例(3.3%),两种诊断方法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K系数检验,SD法与Z计分法诊断吻合度无统计学意义(kappa=0.000,P>0.05)。结论:两种评估方法同时进行评估,可以弥补相互不足,较大程度地避免了术后认知功能受损假阴性的诊断,更有利于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早期发现。  相似文献   
3.
邓超  代志刚  张红 《生物磁学》2011,(2):387-389,370
适宜的麻醉深度是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创造良好手术条件的关键。脑电双频指数(bispectralindex,BIS)是用于监测镇静程度的一种新方法,自从临床应用以来它已得到多方面关注和研究,本文就其概念、原理及临床应用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杜宪厚  郭素香  董希玮  黄振限 《生物磁学》2011,(24):4886-4888,4922
目的:比较单纯全麻和星状神经节阻滞术复合全麻对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中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拟行OPCABG病人40例,根据实验设计随机分为星状神经节阻滞组(S组)和对照组(N组)各20例,S组在入室完成各项监测麻醉诱导前行右侧星状神经节阻滞术,两组麻醉及手术方式相同。分别于入室(T0,S组在行星状神经节阻滞前)、插气管导管(T1)、劈胸骨(T2)、和吻合前降支(T3)时记录患者的血压、脉搏并采中心静脉血测血糖,集中以放免法测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血管紧张素Ⅱ和胰高血糖素。结果:与N组比较,S组患者各时点血流动力学变化更趋平稳;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升高幅度明显较小(P〈0.01)。结论:星状神经节阻滞术可有效减轻OPCABG中麻醉与手术所致的过强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单纯全麻和星状神经节阻滞术复合全麻对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中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拟行OPCABG病人40例,根据实验设计随机分为星状神经节阻滞组(S组)和对照组(N组)各20例,S组在入室完成各项监测麻醉诱导前行右侧星状神经节阻滞术,两组麻醉及手术方式相同。分别于入室(T0,S组在行星状神经节阻滞前)、插气管导管(T1)、劈胸骨(T2)、和吻合前降支(T3)时记录患者的血压、脉搏并采中心静脉血测血糖,集中以放免法测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血管紧张素Ⅱ和胰高血糖素。结果:与N组比较,S组患者各时点血流动力学变化更趋平稳;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升高幅度明显较小(P<0.01)。结论:星状神经节阻滞术可有效减轻OPCABG中麻醉与手术所致的过强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舒芬太尼患者自控皮下镇痛(PCSA)在胃癌根治术后镇痛效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胃癌根治术后患者60例,ASA Ⅰ~Ⅱ级,年龄40~68岁,体重50~86kg.术毕分三组,A组术后按需肌注杜非合剂;B组舒芬太尼3.0μg/kg+2%盐酸利多卡因200mg+生理盐水总100ml;C组舒芬太尼4.0μg/kg+2%盐酸利多卡因200mg+生理盐水总量100ml.分别于术后3、8、24、48及72h观察,并比较休息、咳嗽时的疼痛视觉模拟(VASr/VASc)评分及Ramsay评分、肛门排气时间、总体满意度评分;生命体征:SBP、DBP、HR、SPO2;并发症:呼吸抑制、恶心呕吐、皮肤瘙痒的发生率.结果:VAS(休息/咳嗽)评分在术后72小时C组显著低于A和B组(P<0.01);术后镇痛生命体征平稳,Ramsay评分、肛门排气时间、呼吸抑制、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发生率组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总体镇痛满意度评分C组显著高于A和B组(p<0.05).结论:4.0μg/kg舒芬太尼PCSA在胃癌根治术后镇痛效果确切,副反应少且对胃肠功能的恢复影响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目前国内外常用的三种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stoperative Cognitive Dysfunction,POCD)诊断标准的合理性。方法:以100名中青年健康志愿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神经心理学测验测定认知功能三次,第一次测定(T0)作为基础值,第二次测定1(T1)和第三次测定(T2)分别与第一次测定间隔3d和30d。分别按照自身对比法、标准差法和Z计分法检测健康人群中T1和T2时认知功能变化程度超出正常范围的人数。以检测结果服从正态分布为判断标准。结果:完成全程测量者80人。按照三种POCD诊断标准诊断,在T1时,认知功能提高人数分别是认知功能降低人数的30倍、17倍和1倍,在T2时分别是32倍、26倍和1.5倍。结论:在采用神经心理学方法研究POCD时,用Z计分法诊断POCD比自身对比法和标准差法更能准确地反映认知功能的客观变化。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芬太尼和瑞芬太尼分别应用于肥胖患者全身麻醉中苏醒质量的优缺点,对比研究两药联合应用对于提高肥胖患者苏醒质量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60例体重指数〉30的肥胖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分别应用芬太尼(F组)、瑞芬太尼(R组)和瑞芬太尼联合应用芬太尼(RF组)进行全身麻醉,麻醉时间2小时左右,从停止用药开始分别观察BIS值恢复时间,睁眼时间,5mi/kg潮气量恢复时间,每分通气量恢复时间,拔管时血压,定向力恢复时间,进行视觉模拟评分和镇静/警觉评分和拔管后动脉血气的测量。结果:RF组和R组的BIS值恢复时间和睁眼时间及每分通气量恢复时间无差异,均优于F组。而且RF组和R组中BIS值恢复时间和睁眼时间相关性良好,F组中两指标无相关性。停药后三组患者分别进行1小时、2小时4、4小时和24小时的VAS评分和OAA/S评分,VAS评分中R组在四个时相于其他两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均较两组高,F组和RF组在手术后1、2小时时相上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OAA/S评分中,F组在1、2及4小时三个时相均低于其他组,R组和RF组在四个时相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定向力恢复时间三组比较,R组和RF组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F组均与其他两组有差别,且长于其他两组(P〈0.05)。血气分析结果中RF组优于其他组(P〈0.05)。全麻后的副反应中RF组的发生率较低。结论:瑞芬太尼联合应用芬太尼对于肥胖患者全身麻醉意识恢复快,通气恢复时间短,镇痛效果好,血流动力学平稳,苏醒质量高。  相似文献   
9.
邓超  张军  陈咏今  董希伟  李燕  张红 《生物磁学》2013,(27):5323-5325
目的:探讨地佐辛超前镇痛对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术期白介素-6(IL-6)、白介素-8(m-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浓度的影响。方法:40例择期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超前镇痛组(实验组)和术后镇痛组(对照组),每组20例。均采用蛛网膜下腔麻醉,患者静脉自控镇痛(PCIA):地佐辛0.8mg/kg,生理盐水稀释至100mL。负荷剂量:5mL,持续剂量:2mL/h,追加剂量:0.5mL/次,锁定时间:15min。实验组于入室后10分钟麻醉操作前开始静脉负荷量和背景量,对照组于术毕开始PCIA镇痛,方法同实验组,记录患者术后6、8、12、24小时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以及术后48小时内患者恶心呕吐的发生情况,于入室后10分钟麻醉操作前(T1)、手术开始后10分钟(T2)、术毕2h(T3)、4h(T4)、8h05)、24h(T6)时间点抽取静脉血样,测定细胞因子IL-6、IL-8、TNF-α水平。结果:术后6h、8h、12h时间点VAS评分实验组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24hVAS评分变化不大,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48小时内,实验组发生恶心呕吐1例,对照组2例。与本组T1比较,血浆IL-6、IL.8浓度实验组在各时点变化不大,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浓度升高(P〈0.05)。组间比较,相同时点血浆IL-6、IL-8浓度实验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浆TNF-α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术术前预先给予地佐辛可产生良好的超前镇痛效果,减少患者围术期细胞因子的产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芬太尼和瑞芬太尼分别应用于肥胖患者全身麻醉中苏醒质量的优缺点,对比研究两药联合应用对于提高肥胖患者苏醒质量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60例体重指数>30的肥胖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分别应用芬太尼(F组)、瑞芬太尼(R组)和瑞芬太尼联合应用芬太尼(RF组)进行全身麻醉,麻醉时间2小时左右,从停止用药开始分别观察BIS值恢复时间,睁眼时间,5mi/kg潮气量恢复时间,每分通气量恢复时间,拔管时血压,定向力恢复时间,进行视觉模拟评分和镇静/警觉评分和拔管后动脉血气的测量。结果:RF组和R组的BIS值恢复时间和睁眼时间及每分通气量恢复时间无差异,均优于F组。而且RF组和R组中BIS值恢复时间和睁眼时间相关性良好,F组中两指标无相关性。停药后三组患者分别进行1小时、2小时4、4小时和24小时的VAS评分和OAA/S评分,VAS评分中R组在四个时相于其他两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均较两组高,F组和RF组在手术后1、2小时时相上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OAA/S评分中,F组在1、2及4小时三个时相均低于其他组,R组和RF组在四个时相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定向力恢复时间三组比较,R组和RF组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F组均与其他两组有差别,且长于其他两组(P<0.05)。血气分析结果中RF组优于其他组(P<0.05)。全麻后的副反应中RF组的发生率较低。结论:瑞芬太尼联合应用芬太尼对于肥胖患者全身麻醉意识恢复快,通气恢复时间短,镇痛效果好,血流动力学平稳,苏醒质量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