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7篇
  免费   74篇
  国内免费   71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邢康南  牛翠娟 《生态学报》2020,40(21):7978-7986
周期性孤雌繁殖的轮虫靠休眠卵度过不良环境,等环境适宜时休眠卵孵化出干雌体,再次通过孤雌繁殖建立种群。通常休眠卵要经历一段休眠期再孵化,但也有些休眠卵生成后很快孵化,称为早孵化现象。有关休眠卵不同孵化对策如何影响其干雌体克隆种群的增长,目前尚不清楚。分别观测了萼花臂尾轮虫(Brachionus calyciflorus)的两个品系H1(窄温度生态位)和D1(宽温度生态位)的休眠卵在不同孵化对策和不同食物浓度下所生产的干雌体克隆群的种群增长差异。孵化对策包括早孵化(early hatching,EH)和晚孵化(late hatching,LH);食物浓度包括高食物浓度(high food concentration,HF:2×106个细胞/mL)和低食物浓度(low food concentration,LF:5×105个细胞/mL),每个品系下各设置4个实验组(LH-HF、LH-LF、EH-HF、EH-LF),每组10个重复。结果发现,对D1品系来说:孵化对策和食物浓度对最大种群数量具有显著的综合影响(P=0.002),但两因素间不存在交互作用(P=0.911);早孵化的干雌体种群在最大种群数量上显著高于晚孵化的干雌体种群(P=0.001)。对H1品系:孵化对策和食物浓度对最大种群数量综合影响显著(P<0.001),且两个因素之间存在交互作用(P<0.001);高食物浓度下,EH干雌体克隆群的最大种群数量显著低于LH干雌体克隆群(P<0.001)。高食物浓度下干雌体克隆群开始有性生殖的密度阈值,D1品系EH组显著高于LH组(P=0.041);而H1品系EH组却显著低于LH组(P=0.022)。最高种群密度下,H1品系的有性生殖率在两种孵化对策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44),EH种群的有性生殖率低于LH种群,而D品系却未见有性生殖率在不同孵化对策间存在明显差异。本研究结果显示休眠卵的孵化对策会影响其后代干雌体种群的增长特性,其影响的结果可能与种群的生境适应相关。  相似文献   
2.
林线是气候变化敏感指示区,林窗和林缘是草本植物进入的重要窗口。研究林线过渡带林窗和林缘生境内草本物种的格局有利于揭示这两种生境内重要的生态过程。本文选取五台山自然保护区林线过渡带内的林窗(海拔2350 m)和林缘(海拔2300 m)为样地(5 m×5 m),每个样地设置25个1 m×1 m样方,分别记录样方内6个优势物种(光稃茅香(Hierochloe glabra)、小花草玉梅(Anemone rivularis)、平车前(Plantago depressa)、珠芽蓼(Polygonum viviparum)、三叶委陵菜(Potentilla freyniana)、蒲公英(Taraxacum mongolicum))位置信息。运用完全空间随机过程(CSR)、异质性泊松过程(HP)、泊松聚块过程(PC)零模型在不同尺度下进行格局模拟分析。结果如下:(1)林窗内6个物种的聚集分布的尺度范围都分别大于林缘,在两个生境内珠芽蓼和小花草玉梅聚集尺度较宽,蒲公英和平车前聚集尺度较窄,最常见的聚集尺度在0~40、100~140和200~230 cm。(2)异质性泊松过程模拟及检验结果表明:在林窗和林缘,微生境异质性对具有广适性的5个物种的格局影响不显著,而无性繁殖较发达的光稃茅香的格局在林窗和林缘生境内受微生境影响显著。(3)泊松聚块过程模拟及检验结果表明:林缘的物种格局显著受到种子扩散过程的影响。在0~50 cm的尺度范围内种子扩散过程受重力影响分布在母体周围。在大于100 cm尺度上,种子特殊的传播方式或特殊种子附属结构影响种子扩散的距离。此外,在风力帮助下,特殊结构的物种分布有可能达到250 cm。  相似文献   
3.
治理外来入侵植物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对保护河口湿地鸟类栖息地及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在崇明东滩比较了"淹水刈割"、"反复刈割"及"化学除草"三种措施对大面积互花米草的治理效果及其对大型底栖动物与土著植物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复刈割措施对互花米草生长具有一定的控制作用,对底栖动物群落的影响较小;使用化学除草剂清除互花米草的效果不明显,对底栖动物群落的影响亦不明显;淹水刈割措施能长期有效地清除互花米草,但长期淹水对底栖动物群落的影响较大,同时亦对芦苇生长造成一定负面影响。因此,淹水刈割可能是在河口生态系统治理大面积互花米草最有效的方法,但是在后续管理中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来减小对底栖动物及土著植物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对寡居种悦目金蛛Argiope amoena若蛛群居生活对其结网的影响、温度和种群大小对若蛛存活率的影响、若蛛对限制性空间的利用及其扩散方式进行了观察和研究.结果表明,若蛛从卵袋出蛰后不经历群居扩散即具备结网能力,可结完整网,也具备在扩散前不进食水存活的能力;在变温条件下若蛛存活率要远远高于室温条件下的存活率,而在室温条件下若蛛开始死亡和半数死亡的时间比其聚居期长得多;若蛛主要通过群体空中扩散的方式进行扩散,可以减小能耗与敌害的威胁;不同种群大小的若蛛在限制性空间的分布均从第5d左右开始发生较大变化的,这与在空间不受限的条件下若蛛在第5d开始扩散的结果是一致的.据此我们推断:个体扩散代价最小化(包括御敌和能耗)和维持种群较高的生存率可能是寡居种悦目金蛛若蛛群居生活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圈养大熊猫初产母兽弃仔和抚育行为不当是导致幼仔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针对这种情况 ,从 1 998~ 2 0 0 0年 ,分别采用幼仔模型、尿液、叫声录音、实体和乳汁等多种刺激信号 ,对 1只弃仔的雌性大熊猫 (谱系号 :446)母性行为培训的结果表明 ,首先采用幼仔模型、尿液、叫声录音和乳汁等多种信号的刺激 ,有助于弃仔的初产母兽再接受其幼仔。进一步对母兽抚育行为的培训 ,其母性行为逐年增强 ,并最终掌握各项育幼技能 ,使幼仔存活率得到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6.
杨明  李庆芬  黄晨西 《动物学报》2003,49(6):748-754
为了解野生小哺乳动物在冷暴露条件下褐色脂肪组织产热的调节机理 ,雄性布氏田鼠随机分为常温对照组 ( 2 4± 2℃ ,12L∶12D) ,冷暴露 1天、 1周和 4周组 ( 4± 1℃ ,12L∶12D ,分别处理 1天、 1周和 4周 ) ,驯化处理结束后测定下丘脑—垂体—甲状腺 (HPT)轴和下丘脑 -垂体 -肾上腺 (HPA)轴的中枢和外周激素及血清去甲肾上腺素含量。结果表明 :( 1) ,冷暴露布氏田鼠HPT轴持续处于激活状态 ,急性冷暴露下 ,由于下丘脑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TRH)释放的增加而导致下丘脑TRH含量明显降低 ;慢性冷暴露后 ,下丘脑TRH的合成和经正中隆起 (ME)的释放显著增加 ,血清T3 水平随着冷暴露时间的延长而增加 ;( 2 )冷暴露持续激活布氏田鼠交感神经系统 ;( 3)急性冷暴露对布氏田鼠HPA轴的激活不明显 ,慢性冷暴露布氏田鼠HPA轴明显被激活 ,正中隆起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 (CRH)及血清皮质酮水平均增加 ,这可能是交感神经系统作用的结果 ;( 4 )下丘脑精氨酸加压素 (AVP)含量在冷暴露过程中变化不明显。冷暴露布氏田鼠的产热受到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交感神经等多种神经内分泌因素的综合调节  相似文献   
7.
大熊猫母性行为培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圈养大熊猫初产母兽弃仔和抚育行为不当是导致幼仔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针对这种情况,从1998-2000年,分别采用幼仔模型、尿液、叫声录音、实体和乳汁等多种刺激信号,对1只弃仔的雌性大熊猫(谱系号:446)母性行为培训的结果表明,首先采用幼仔模型、尿液、叫声录音和乳汁等多种信号的刺激,有助于弃仔的初产母兽再接受其幼仔。进一步对母兽抚育行为的培训,其母性行为逐年增强,并最终掌握各项育幼技能,使幼仔存活率得到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8.
尿液在大熊猫化学通讯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对大熊猫尿液中化学成分的检测是揭示大熊猫尿液中化学物质组成及其功能的关键.本实验通过使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Headspace-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HSSPME)对大熊猫尿液样品进行前期处理,继而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对大熊猫尿液中化学成分进行检测.共检测到56个峰,通过在NIST(National Institute of Standardsand Technology)质谱库中进行检索,初步推定出其中的38种物质.除此之外,还对HS-SPME萃取头的净化方法进行了探索和改进.结果表明,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能够应用于大熊猫尿液中挥发性与半挥发性化合物的检测,并且能够得到较好的实验结果,为揭示大熊猫化学通讯机理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9.
集合种群与生物多样性保护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集合种群的概念受到空前的重视,其精髓是强调物种受局域和区域两个空间尺度上生态学过程的共同作用。主要介绍了集合种群概念的由来、集合种群动态理论以及集合种群理论在生物多样性保护及生物防治中一些可能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渤海中、南部大型底栖动物物种多样性的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以1997年 6月、1998年9月和1999年4月共3个航次,覆盖渤海中、南部大部分海区的大型底栖动物丰度、生物量和生产力的研究为基础,进一步对其物种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研究海域的大型底栖动物物种多样性没有明显的平面分布规律;物种多样性指数与沉积物因子的相关性高于其与底层水因子的相关性;沉积物中污染物含量的确会对大型底栖动物的多样性造成影响。通过对3个航次中3个相同站位的比较,发现不同年份之3个季节的平均Shannon Wiener指数无显著差异(P>0.05);而1998年9月和1999年4月2个航次中20个相同站位的平均Shannon Wiener指数同样也未表现出明显的差异(P>0.05)。此外,渤海的物种数量要明显地高于胶州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