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根据日本血吸虫尾蚴发育分期,除胚细胞(SI)已有报道(胡敏等,1991)外,对胚球期(S2)、尾蚴雏体期(S3)、成熟前期(S4)及成熟期(S5)在透射电镜对体被及其要素(tegumental elements)进行剖析。结果原(始)体被最早出现于S2,表性分布。随后(S3—S5)消失而为真正体被所取代。体被皱褶亦随高隆。基膜及体棘为各期基本结构。感觉乳突于S3、S4出现。到了S5渐趋复杂而完善并对其结构作了较精细的描述。糖膜直至成熟期(S5)才出现,为尾期成熟的标志。近期对糖膜组份有较深入的研究并对其生理功能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活体标本、连续切片、全封标本及扫描电镜观察了大陆品系日本血吸虫Schistosomajaponicum子胞蚴体内尾蚴发育期的形态。日本血吸虫尾蚴发育分为五期,即胚细胞期、胚球期、尾蚴雏体期、成熟前期和成熟期。与曼氏血吸虫尾蚴发育进行比较,日本血吸虫尾蚴在胚球期无极化现象;尾蚴雏体期的尾芽形态多非圆球形,尾叉形成较早。钻腺及焰细胞均在此期发生,较曼氏血吸虫尾蚴早。除了上述头器、头腺、钻腺、焰细胞及消化器官进一步发育外,体内散在胚细胞结集为生殖始基,体表感觉乳突分化与体尾肌细胞的发育,尾蚴从成熟前期过渡到成熟期。 电镜首次原位观察尾蚴发育在子胞蚴育腔内的自然状态。尽管偶尔可见到胞蚴体壁与胚元之间某些结构联系,但大部份的胚元各自独立混杂在育腔之中。此外尚注意到尾蚴体棘发生在成熟前期,但其密度较成熟尾蚴小,而其大小却比成熟尾蚴的大。尾蚴头器上感觉乳突和围褶可能先于内部腺体细胞的分化。  相似文献   
3.
日本血吸虫胞蚴期超微结构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扫描与透射电镜观察了我国大陆品系37日和45日龄日本血吸虫母胞蚴及其体内未成熟子胞蚴体被的结构。同时观察了取自螺肝组织的62日龄成熟子胞蚴。初次揭示日本血吸虫胞蚴期体被的超微结构,基本上与曼氏血吸虫胞蚴期相似。日本血吸虫母胞蚴和成熟子胞蚴除体被无体棘外,其他很相似。比较未成熟的子胞蚴与未成熟的尾蚴,揭示外质膜由两层结构构成;随后,外层结构溶化消失,而同时出现微绒毛。构成这样母子二代胞蚴及其体内胚胎既相同又有差别,认为与幼虫寄生部位及生殖生理状态有关。  相似文献   
4.
营养因素对体外培养日本血吸虫成虫产卵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应用体外培养方法,观察不同商品培养基、血清、营养物质和有关添加剂对体外培养日本血吸虫成虫产卵量和畸卵率的影响。结果表明,RPMI/1640培养基、兔血清和人血清对产卵的作用较好;ATP、5-HT、次黄嘌岭、水解酪蛋白及维生素C对产卵有促进作用。在841培养基的基础上加入有关促进产卵的成分,建立了比较适合成虫产卵的851培养基。  相似文献   
5.
1.本文报道用扫描电镜观察正常情况下日本血吸虫10日龄和15日龄肝门型童虫体被超微结构,可供血吸虫免疫学、药理学和生理学研究参考。 2.根据肝门型童虫的大小、形状、皮式等错综复杂的表现,认为童虫皮式,不仅在同龄而且在同一个体不同部位,其演变是不同步的。 3.对本型童虫与日本血吸虫成虫有关资料如皮褶、体棘和感觉乳突等方面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6.
王健  周述龙 《水生生物学报》1988,12(3):286-288,i005
吡喹酮(Praziquantel,PZ)是目前最优良的非锑类抗血吸虫药,实验证明,PZ对埃及、曼氏及日本血吸虫病疗效均佳,对体外培养的日本血吸虫成虫、曼氏血吸虫成虫及自由生活期幼虫均有很强的杀灭作用。有关PZ对血吸虫作用的文献很多,但迄今尚未见有关PZ在体外培养中对日本血吸虫童虫超微结构影响的文献报道。本文报道利用血吸虫童虫体外培养技术,在超微结构水平观察PZ对日本血吸虫肝门型童虫形态学影响。  相似文献   
7.
梅柏松  周述龙 《水生生物学报》1989,13(4):326-333,T001
本文报道了4种培养基,4种血清,不同浓度的半乳糖,二巯基苏糖醇及部分三羧酸循环中间产物对日本血吸虫毛蚴体外转变为母胞蚴及其存活的影响,发现稀释一倍的RPM1 1640加10%兔血清为较适宜的培养基,上述添加剂对毛蚴转变和母胞蚴存活均无有益作用,其中柠檬酸可显著抑制毛蚴的转变,文中描述了毛蚴的体外转变成母胞蚴的过程,对血吸虫的糖代谢途径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日本血吸虫尾蚴头器、腺体及体被超微结构的观察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本文报告用扫描与透射电镜观察大陆品系日本血吸虫(Schistosoma japonicum)尾蚴的头器、膆体及体被的超微结构。 从不同角度扫描电镜观察日本血吸虫的尾蚴头器前端,见有5对钻腺的开口,开口的周围有围褶,围褶的外侧分布有7对无鞘单纤毛的感觉乳突,这些结构靠近头器的腹侧围成马蹄形,顶端为无棘区。作者综合有关图像重建日本血吸虫尾蚴头器表面结构的示意图,供参考。 日本血吸虫尾蚴的体被、头腺及钻腺与曼氏血吸虫尾蚴基本相似,但在前钻腺分泌小体我们另见有连续性条索状透明物,对它的形成及其性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用光镜及电镜观察小鼠中性粒细胞及中性粒细胞依赖抗体及补体对体外培养的日本血吸虫童虫 的作用。结果表明:单纯中性粒细胞很少粘附到童虫表面,仅个别十分疏松地粘附在童虫表面,被粘附 的童虫结构正常。提示:单纯中性粒细胞对童虫无明显作用,在抗体及补体协同下,中性粒细胞成群且 紧密地粘附在童虫体表,在细胞集聚的周围,虫体体被出现隧道样及火山口样变化,紧贴童虫的中性 粒细胞伸出伪足,虫体体棘紊乱,皮层变平,体被剥脱,虫体变形,说明中性粒细胞在抗体及补体协同 下,对童虫有杀伤作用、文中对杀伤机制进行了扼要的讨论。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报告日本血吸虫皮肤型、肺型、肝门型童虫的体被用扫描电镜观察其超微结构的变化,其目的在于寻求日本血吸虫童虫的体被在实验动物体内变化的规律,提供血吸虫病在免疫学上和预防化学药物上的研究参考。其图版Ⅰ—Ⅲ的1—4为日本血吸虫尾蚴,5—7为0.5小时龄皮肤型童虫,8—13为10日龄肺型童虫,14—22为15日龄肝门型雄性童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