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长江口降海生殖洄游途中的日本鳗鲡为研究材料, 对繁殖群体银化过程中体色、年龄、全长、体重及银化指标等特征作了分析。结果显示, 依据“体侧黑色素沉积是否蔓延至胸鳍下缘”这一体色标准, 可将日本鳗鲡洄游群体分为银化前期和银化期二个发育期。日本鳗鲡银化过程中, 体型、胸鳍长、眼径、性腺指数呈递增趋势, 消化道指数则呈递减趋势。主成分分析亦表明, 银化期较银化前期的眼径和胸鳍增大, 还具有较高的性腺指数和较低的消化道饱满度。由于日本鳗鲡的产卵场位于3000 km之遥的马里亚纳海沟, 这些形态的修正可能是为了适应即将起始的长距离降海生殖洄游。根据银化指标所建立的判别方程, 对雌、雄群体银化前期和银化期的判别分析均取得了95%以上的成功率。研究认为, 长江口日本鳗鲡银化期的野外快速判别, 亦可采用“眼径指数大于5”作为识别依据。  相似文献   
2.
为了评估近20年来上海苏州河环境综合整治过程中鱼类多样性的变化状况, 本文于2019年6月(夏季)和9月(秋季)对苏州河13个断面的鱼类样本进行了采集, 对鱼类多样性和群落结构作了分析。结果显示, 2次采集共获得鱼类样本10,102号, 隶属于8目15科37属45种。夏季和秋季, 上游8个断面的鱼类均为36种, 下游5个断面则为12种和15种。从上游到下游, 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Margalef种类丰富度指数(D)和Simpson优势度指数(C)总体呈逐渐降低的趋势。相对重要性指数(IRI)显示, 夏秋两季上游断面共同的优势种为似鳊(Pseudobrama simoni), 下游为鲫(Carassius auratus)和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丰度生物量曲线表明, 全河段鱼类群落结构总体上并不稳定, 特别是夏季的下游河段。Cluster聚类和非参数多维标度排序分析可明显将鱼类群落分为上游群组(I)与下游群组(II), 似鳊、泥鳅、鲫、光泽黄颡鱼(Pelteobagrus nitidus)和兴凯鱊(Acheilognathus chankaensis)等是造成群组间差异性的主要分歧种。与2001年的43种、2006年的28种相比, 本次调查的物种数出现了明显回升, 特别是下游河段。这种上游鱼类向下游迁移的趋势, 预示着下游中心城区与上游郊区河段的水质差别正在缩小, 水生态系统恢复迹象明显。本文认为, 上下游之间鱼类群落结构差异的缩小以及翘嘴鲌(Culter alburnus)、红鳍原鲌(Cultrichthys erythropterus)、棒花鱼(Abbottina rivularis)、子陵吻虾虎鱼(Rhinogobius giurinus)等在下游河段的出现, 可作为苏州河综合整治效果的重要生态标志。  相似文献   
3.
李雪健  唐文乔  赵亚辉 《生物多样性》2021,29(10):1336-5451
海河流域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受水区之一, 为评估中线工程引发海河流域鱼类入侵的风险, 本研究统计了南水北调引水区和受水区海河流域鱼类物种多样性差异, 采用水生生物入侵能力筛查系统(aquatic species invasiveness screening kit, AS-ISK)和外来鱼类入侵风险评估体系筛选引水区有入侵风险的鱼类物种, 并用MaxEnt模型预测有入侵风险的鱼类物种在海河流域的潜在适生区。结果表明, 丁鱥(Tinca tinca)、陈氏新银鱼(Neosalanx tangkahkeii)和大口鲇(Silurus meridionalis)是具有高入侵风险的鱼类, 另有3种鱼类具有中入侵风险, 均需重点监控; 而具入侵风险鱼类的适生区预测结果表明, 海河流域南部的徒骇马颊河水系、海河水系的漳卫南运河以及环渤海地区的河流是极易发生鱼类入侵的水域。因此在海河流域高入侵风险水域应开展持续性的水生生物监测, 针对具有高入侵风险的鱼类应进行早期筛查, 此外在水资源利用和分配上应加强管理, 从源头上杜绝鱼类入侵的发生, 还应尽快开展针对东线工程的鱼类资源调查和入侵风险评估工作。  相似文献   
4.
为摸清上海黄浦江5条骨干人工河流开挖半个世纪以来形成的鱼类物种资源家底,文章于2021年6月(夏季)和11月(秋季)用刺网对20个断面作了采集,获得鱼类标本13379尾,经鉴定有60种,隶属于8目17科45属。其中,鲤形目有2科28属41种,鲈形目7科8属8种;洄游鱼类2种,河口鱼类8种,其余均为淡水鱼类。IRI≥1000的优势种合计有9种,刀鲚(Coilia nasus)是5条河流共有的优势种。ABC曲线反映除金汇港外,其他河流总体上以中小型鱼类为主体,鱼类群落受到了严重干扰。βc指数和βr指数均反映浦东川杨河与大治河之间的鱼类组成相异性最大,浦南金汇港与龙泉港之间的鱼类组成相异性最小。20个断面可分为3组, D1和Z2断面为组Ⅰ,金汇港、龙泉港和除Z2断面的大治河为组Ⅱ,川杨河和除D1断面的淀浦河为组Ⅲ,似鳊(Pseudobrama simoni)、刀鲚、鲫(Carassius auratus)和?(Hemiculter leucisculus)是造成组间鱼类群落结构差异性的主要分歧种。研究认为,这5条人工骨干支流保存了比黄浦江源头、干流...  相似文献   
5.
刘东  唐文乔 《动物学杂志》2017,52(5):886-890
本文根据采自海南岛的标本描述了中国南海一新记录种:颈斑尖猪鱼(Leptojulis lambdastigma)。本种的主要形态特征为:体长形,体长为体高的3.7~4.0倍,为头长的3.1~3.6倍;头长为吻长的2.7~3.3倍,为胸鳍长的1.45~1.65倍;头裸露无鳞;两颌前端各具2对大犬齿,外侧1对犬齿弯向外后方;背鳍Ⅸ-12,臀鳍Ⅲ-12,胸鳍i(不分支)+11-12(分支);侧线完整,侧线鳞27;颈部具一个"V"形大黑斑,胸鳍后部的上方、侧线的下方具一小黑斑。新鲜标本头部具2条黄色纵带,沿体侧分别经眼和胸鳍基部向后达尾鳍基部;体侧背部具1条浅棕黄色条带;胸鳍基部棕红色,后部浅色;臀鳍浅蓝色;尾鳍下部淡蓝色,上部橙色。本种与尾斑尖猪鱼(L.urostigma)形态较为相似,主要差别在于颈斑尖猪鱼的颈部具有一显著的"V"形黑斑,尾鳍基部无黑斑(尾斑尖猪鱼具此黑斑)。  相似文献   
6.
低频听力基因PMCA2在生物听力方面占据着重要位置,基因突变或缺失后会引发神经性耳聋和平衡功能障碍.为探究基因PMCA2在瘤背石磺潮汐感知中的作用,本研究通过RACE技术克隆得到瘤背石磺PMCA2基因的全长cDNA,并进行系统进化分析.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技术和原位杂交技术分析两组(暂养无处理组和潮汐干扰刺激组)瘤背石磺PMCA2基因在各组织中相对表达量和在神经组织各神经节中的相对表达部位.实验结果表明,瘤背石磺PMCA2基因cDNA全长5 091 bp,包含492 bp的5'非编码区(UTR)以及972 bp的3'UTR,3 627bp的开放阅读框,共编码1 208个氨基酸,基因序列较为保守.序列分析结果显示,瘤背石磺与加州海兔、绿色海蜗牛和福寿螺PMCA2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81.79%,78.25%和72.91%.通过系统进化树分析研究得出,瘤背石磺与加州海兔进化关系相对较近.RT-qPCR结果显示,两组石磺神经组织PMCA2基因表达量皆高于其他组织的,且潮汐干扰刺激组神经组织表达量明显高于暂养无处理组,有显著性差异.两组瘤背石磺神经组织原位杂交实验结果显示,相较于暂养无处理组,潮汐干扰刺激组石磺神经组织杂交信号明显增强,该结果与荧光定量PCR结果相符.实验初步表述了瘤背石磺PMCA2基因的生物信息学特征,在瘤背石磺各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在神经组织中的分布部位,为研究滩涂生物感知潮汐能力提供原创性成果.  相似文献   
7.
8.
褐菖鲉的听觉阈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听觉诱发电位记录技术研究了褐菖鲉(Sebasticus marmoratus)的听觉阈值。通过采用听觉生理系统记录和分析了8尾褐菖鲉对频率范围在100—1000 Hz的7种不同频率的声音刺激的诱发电位反应。结果表明, 褐菖鲉的听觉阈值在整体上随着频率增加而增加, 对100—300 Hz的低频声音信号敏感, 最敏感频率为150 Hz, 对应的听觉阈值为70 dB re 1 μPa。褐菖鲉的听觉敏感区间与其发声频率具有较高的匹配性, 表明其声讯交流的重要性。同时, 人为低频噪声可能对其声讯交流造成影响。  相似文献   
9.
牙鲆、大黄鱼和小黄鱼不同部位鳞片类型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晶  高磊  鲍宝龙 《动物学杂志》2017,52(5):850-856
真骨鱼类的骨鳞有圆鳞和栉鳞两种类型,观察了大黄鱼(Larimichthys crocea)和小黄鱼(Pseudosciaena polyactis)成体的鳞片类型,发现同一个体同时存在圆鳞和栉鳞,有典型的圆鳞和栉鳞结构,也有两者的过渡型形态。而对100日龄和成体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不同部位鳞片类型的观察发现,100日龄牙鲆眼侧存在圆鳞向栉鳞过渡的Ⅲ型鳞片、Ⅳ型初始栉鳞和Ⅴ型典型栉鳞,而成体牙鲆有眼侧仅覆盖Ⅴ型典型栉鳞,推测栉鳞和圆鳞可能存在发育上的联系。通过统计大黄鱼和小黄鱼不同部位的圆鳞和栉鳞数量,发现二者体表栉鳞数量均为从头部到尾部依次减少,而背部与腹部之间没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0.
苏州城区河道后生浮游动物群落结构 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18年1月至11月对苏州城区8个片区23个监测点的河道断面进行每两月一次的后生浮游动物(轮虫、枝角类、桡足类)定量采集和分析,共鉴定出后生浮游动物127种,其中,轮虫48种,枝角类41种,桡足类38种。苏州城区河道后生浮游动物的年度优势种共24种,优势种生态位宽度变化范围在0.25~0.84之间,不同片区之间的生境异质性导致优势种生态位重叠指数差异较大。各片区的年均后生浮游动物总密度为(315.2±161.4)ind/L,年均后生浮游动物总生物量为(0.77±0.27)mg/L。不同片区间的生境异质性导致后生浮游动物现存量存在差异,轮虫在各片区的密度占比均达85.3%以上,成为绝对优势类群。典范对应分析(CCA)表明,电导率、水温、溶解氧、透明度、叶绿素a、总氮和总磷是影响后生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重要环境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