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一种稳定的多次乌拉坦注射诱导小鼠肺癌模型的构建方法,比较BALB/C及C57BL/6J小鼠对该肺癌模型的敏感性。方法 10只BALB/C小鼠及10只C57BL/6J小鼠适应性饲养3周,随后每只小鼠分别被给予每周1次腹腔注射1 g/kg体重乌拉坦,连续注射10周,继续喂养15周后处死小鼠取肺组织。由3名不同的检测者在解剖显微镜下观察计数肺组织表面肿瘤数目并以直径记录肿瘤大小;HE染色检测肺组织病理变化。结果多次乌拉坦注射诱导的BALB/C及C57BL/6J小鼠肺癌发生率均为10/10(100%);BALB/C小鼠荷瘤数明显多于C57BL/6J小鼠(P0.01),同时,直径也大于C57BL/6J小鼠(P0.05);HE染色显示多次乌拉坦注射诱导的肺癌有非典型性腺瘤增生及腺瘤两种病变类型。结论 BALB/C和C57BL/6J小鼠均可以作为多次注射乌拉坦诱导性肺癌模型的动物,BALB/C小鼠对该肺癌模型的敏感性高于C57BL/6J小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曲美布汀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D)重叠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患者肠道微生态的影响。方法选取90例FD重叠IBS-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两组患者均予以曲美布汀片100mg/次,3次/d,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630mg/次,2次/d,餐后约30min温水服用,两组患者均连用8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肠道菌群的变化,并比较其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8周后,观察组患者粪便中双歧杆菌和乳杆菌数量增加,而肠杆菌、肠球菌和酵母菌数量下降(P<0.05)。对照组患者粪便中这5种菌的数量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8周后,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χ~2=4.05,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中分别出现不良反应6例(13.33%)和8例(17.78%),症状均较轻微,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4,P>0.05)。结论曲美布汀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FD重叠IBS-D患者疗效较肯定,安全性较高,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肠道菌群,重建肠道微生态平衡,从而改善其消化不良及腹泻症状。  相似文献   
3.
氯沙坦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肾脏蛋白质表达谱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氯沙坦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肾脏组织蛋白质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蛋白质组学的技术,建立自发性高血压和氯沙坦干预后高血压大鼠肾脏的蛋白质二维凝胶电泳图谱,利用Imagemaster2Dv5.0软件分析蛋白点,并通过LC-MS/MS质谱分析和数据库检索鉴定差异蛋白质。结果:两组凝胶的平均蛋白点数分别为570±48、686±30。氯沙坦干预后有13个蛋白表达发生了显著变化,表达增强4个,表达降低4个,蛋白点消失5个。13个差异蛋白点进行质谱分析,鉴定出的7个蛋白质为Heat shock protein(Hsp)、Tubulin alpha-1chain、Transthyretin precursor、Liver regeneration-related protein LRRG03、Ezrin-radixin-moesin binding phosphoprotein50、Phosphoglycerate kinase1、Anionic trypsin I precursor。结论:这些差异表达的蛋白质可能在氯沙坦对高血压肾脏保护中发挥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4.
由于家兔耳缘静脉的血液先经耳尖部再流至耳根部,如果在耳缘静脉的耳尖部先经穿刺或割破而取血效果不理想时,就很难再于耳根部穿刺取血。因此我们认为,在耳缘静脉多次取血时,应从耳根部开始,逐渐移向耳尖部为宜。如以注射针头穿刺取血时,应从耳根部向耳尖方向插入耳静脉内。此外,为使血管扩张,  相似文献   
5.
用VeroE6细胞从12例水痘及带状疱疹病人水疱液中分离到10株病毒,分离阳性率为83.3%。10株病毒均具有使感染细胞圆缩、融合、脱落等典型的VZV局灶性细胞病变(CPE)特点,CPE随着传代次数增加而加快。用带状疱疹恢复期病人血清作间接免疫荧光染色镜检,可见典型的感染细胞核内荧光块。10株病毒感染细胞制成的抗原片,检测5例带状疱疹病人急性期及恢复期血清,荧光抗体滴度均有4倍以上增高。VZV对Vero细胞敏感;对沙鼠肾,胎兔肾,胎豚鼠肾、肺、脾原代单层细胞不敏感;对乳小白鼠不敏感。毒种在-20℃保存一周内死亡;但在30%脱脂牛奶、20%小牛血清及10%山梨醇Eagle’s液中,液体或真空冷冻干燥-100℃可保存二年以上。  相似文献   
6.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发病机制   总被引:42,自引:1,他引:41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ntibiotic-associated diarrhea,AAD)是由于因抗生素治疗而引起的一种常见副作用,约有30%~50%的病人在抗生素治疗期间或治疗停止后的2个月发生过腹泻[1].几乎所有的抗生素都能引起腹泻,特别是抗厌氧菌类药物,氨苄西林,氨苄西林-克拉维酸,头孢菌素类和克林霉素等是引起腹泻的常见药物.AAD发生的频率及其严重性,除与使用的抗生素种类有关外,与肠道感染的病原体和宿主的免疫抵抗力亦有关[2].  相似文献   
7.
男性泌尿生殖道感染标本葡萄球菌分离及抗菌谱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男性尿生殖道感染患者尿道分泌物和前列腺液葡萄球菌的分离及时抗菌药物的敏感情况.方法用法国生物梅里埃VITEK32型细菌鉴定分析鉴定分离自尿道分泌物和前列腺液的葡萄球菌及药敏试验,计算6种葡萄球以及耐甲氧西林(MRS)和甲氧西林敏感葡萄球菌(MSS)的分离率及构成比,以x2检验统计分析其差异.结果尿道分泌物葡萄球菌分离率(7.17%)明显低于前列腺液(22.16%)(P<0.005).二者无论以溶血性葡萄球菌的分离率和构成比最高,其次为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4种葡萄球菌分离率及构成比较低,其分离情况也存在差异.2种标本各型MRS都有很高的阳性率,各种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100%敏感,MRS对多种抗菌药敏感率明显低于MSS(P<0.005);各型MRS除万古霉素、呋喃妥因、利福平和林可霉素,对其余药物敏感率(S I)%较低;与总MRS比较,对利福平、复方新诺明、庆大霉素和呋喃妥因中1种或3种药物的敏感率(S I)%,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模仿葡萄球菌或赛氏葡萄球菌差异有显著性(P<0.025);其余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凝固酶阴性的MRS为泌尿生殖道感染的重要病原菌,对多种抗菌药物敏感性显著降低且不同种存在差异,应重视各种MRS的分离和药敏试验,有助于指导临床合理用药,达到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伤口细菌感染的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定树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04,16(3):192-192,F003
伤口是指皮肤撕裂或黏膜破损使身体受到伤害.从微生物的观点,正常与完整皮肤及黏膜的功能是防止皮肤表面及其外围细菌的侵入,如果这种屏障丧失能给微生物提供了一个湿润、温暖和丰富营养的生存环境,使细菌有一个定植、生长繁殖的机会.但是否会引起感染?感染后伤口的愈合与微生物有何关系?取决于多种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诱导型AmpC酶对三代、四代头孢菌素的影响及其治疗策略。方法采用药敏纸片扩散法,用FOX药敏纸片作为诱导剂,以CAZ、CTX和FEP作为指示剂,检测肠杆菌的诱导AmpC酶的产生。结果待测的196株菌株中有101株为产诱导型AmpC酶阳性(51.5%),其中阴沟肠杆菌58株(67.4%),产气肠杆菌18株(52.9%),沙雷菌属共8株(40%),费劳地枸椽酸杆菌6株(42.8%),聚团肠杆菌6株(33.3%),奇异变形杆菌5株(20.8%),其余95株产诱导型AmpC酶为阴性。产诱导型AmpC酶阳性菌株中无一株对FEP纸片的抑菌圈直径有影响,诱导型AmpC酶试验均为阴性。结论对于鉴定确认为诱导型AmpC酶阳性菌株的感染,即使实验报告三代头孢菌素为敏感,也应慎用或避免使用第三代头孢菌素的治疗,以第四代头孢菌素如头孢吡肟为首选药。  相似文献   
10.
骨质疏松(ostceporosis)是最常见的骨骼代谢性疾病,其特征包括正常骨密度的减少、骨质脆弱以及骨折的风险性增加。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s,GCs)治疗的病人容易并发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症(glucocorticoids-induced osteoporosis,GCOP)。糖皮质激素受体(glucocorticoidreceptor,GR)基因多态性能可改变其受体对糖皮质激素的敏感性,而激素高敏感病人极容易被临床医生所忽视而使用常规剂量糖皮质激素,所以存在更高的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症风险,甚至出现病理性骨折。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症最明显的表现为体内的骨代谢水平升高,体内骨代谢敏感性变化能反映骨质疏松的进展情况。然而,近来对糖皮质激素受体基因多态性与骨代谢敏感性的研究缺乏统一的认识。作者对文献进行检索分析发现,糖皮质激素受体基因的多态性可能增强或者减弱其对糖皮质激素敏感性,进而促进或抑制骨代谢,其作用结果和基因多态性位点、受体作用通路等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